首页 > 公文 > 读后感 >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时间:2025-08-02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读后感了。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1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哲学类故事书,在哲学主题深奥的情况下却又不失真实,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一本哲学书囊括了从古希腊的泰勒斯时代一直到近现代的马克思时代的完整哲学史,每一课上的都很生动,每一个故事都很有深意。让我最震惊的是“雅典学派”那一课。这一节课是以录像的形式呈现的,录得本来是雅典的风景,可是却突然变成了苏格拉底时代的雅典,并且能够与古希腊的所有哲学家进行对话。比如与德谟克利特讨论原子论,或者与苏格拉底讨论自然派哲学。脑洞之大令人叹服。那个哲学老师给苏菲上了一节极为“生动”的哲学课。

  乔斯坦·贾德对历史上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近乎完美的解读,但是,我认为他还是出了一些错误。比如他写到牛顿,列出他在力学与光学方面的种种贡献,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轨道定律,并说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可是他“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理论是绝对错误的。又比如他讲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关“适者生存”却说的不够严谨。书中说,“而进化的实际‘机转’则是自然的淘汰作用”说得云里雾里,容易引起误解。虽说此书白璧微瑕,却还是优秀的。

  除了哲学意义,这部小说的故事性也极强。苏菲的故事其实是艾伯特少校给他的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但是一开始描写苏菲的故事时,我们完全不能想到原来苏菲的故事只是席德爸爸给席德的哲学讲义而已。这一种写法其实和莎士比亚的戏剧《驯悍记》有些类似。《驯悍记》一开始是一个富人把一个穷人抬到家里,并且给他看戏,看的就是“驯悍记”。只不过《驯悍记》中的主线故事是给乞丐看的戏,而且它是让你看到本书中间时逐渐沉醉于“驯悍”的故事当中,能够很好地引出主题,而《苏菲的世界》是让你逐渐逐渐认识到“苏菲的故事”原来只是一本书的事实。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是能让读者陶醉其中,使人读这一本书的欲望极强,从而达到自我营销的作用。

  虽然故事性与哲学意义都给这一部小说加了不少分,但是我觉得这一部小说最让我惊艳的一点却是他所要表达的人生道理。苏菲的故事存在于艾伯特少校的想象之中,而少校却是在我们书里。那么,从他们的故事联想到自己的世界,我们会不会也是存在于某一个人的想象之中呢?也许你会说,我们能感到的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所以我们是真的人。可是苏菲也有这种感觉呀!所以我们很有可能也是虚拟人物。

  这一本书既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又是一堂生动的哲学课,还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人生讲堂,真不愧为一部世界经典名著。

  以上为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2

  若是愿读一本书,必是会先从某处知晓她的存在:或从朋友口中,或从网络,抑或从学校开出的书单。而我接触到《苏菲的世界》,却是从另一本小说的故事情节里。书中的大学生请同学推荐他一本哲学入门读物,这位同学先是提及了《西方哲学史》,其后许久,突然叫出了《苏菲的世界》。大学生拿起了她,于图书馆内坐了一下午,读完后直呼醍醐灌顶、精彩万分。

  这本小说的作者当时是一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法学院学生。我想,这书中大学生的读后感受,应也是他当年读完此书所感吧。的确,我以为《苏菲的世界》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哲学启蒙读物。这样的书,她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丰富且缤纷不乏味的哲学知识,也有倚靠哲学理念的故事。苏菲的意识存在于席德的脑海中,而当她发现自己是被大校所创造出的角色时,她选择了逃离——在这样一个情节里,“创造者”是大校。而在书外,乔斯坦.贾德又创造了整个书中的世界!

  这不正如在整本书开头几张中大校所打的比喻么:苏菲好比生活在兔子皮毛中的人,而大校好比白兔,提起这只兔子的便是乔斯坦先生。而苏菲竟真的从兔毛中跳脱了出来!当然,这些都只是出自作者笔下,而对于现实中还在兔毛中安居的我们,是可以有所启示的。

  自然,书中的重点自然是大校所叙述的哲学知识。从爱琴海旁萌发的自然派哲学火种,至雅典三大哲人于整个欧洲燃起的燎原智慧之火;从中世纪教廷左右人心似是而非的宗教论调,到启蒙运动里思想家们对于教权与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对于自然的强调推崇……书中的内容似乎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仿,但因为是大校书与苏菲浏览的缘故,哲学中许多枯燥的那些“主义”的名词,都被用生动而通俗的言语解释了。作者十分善于用活泼的比喻来解释玄妙深奥的道理,就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来触动读者的内心,发人深思。

  我相信笛卡尔尔的那句话:“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句子被改编成无数个版本,许多听说过的人也未必清楚它的真正意思。这句话最好的证例或许便是书中的苏菲,苏菲对着镜子问镜中的影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所有新入门哲学的人似乎在接触哲学后都会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这时,不妨用笛卡尔的话来勉励自己。苏菲只是一个思想,但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中至少证明自己存在,也是令人安心的事情。

  在中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哲学这门课是令多数青少年大感陌生的。即便高三将要上哲学一门课,但空讲唯物主义辩证法这般贬斥唯心,肯定唯物的言论,没有系统,也过于狭隘片面。而这一本《苏菲的世界》,最初面向的是西方的青少年,而至今在中国也并不是十分出名的书籍,倘若是被中国的初高中生们广泛传阅,一定会像那个比喻一般,让中国更多的新一代,从匍匐于白兔的皮毛中,转为站立起来的姿态。

  以上为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3

  《苏菲的世界》第一遍终于读完了,读得较慢,因为关于哲学,比较烧脑,并且每天和一本散文类的书搭配看,搭配的两本散文书早读完了,也亏后来搭配的《沈从文经典作品选》大开本,耐读,还剩有几十页,终是熬过了《苏菲的世界》。

  除了读时的脑洞大开,过后却并没有太多的印象,有点惭愧。

  所做的比喻,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而我们多数人都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不愿爬出、得过且过的人;再就是“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

  印象较深的金句:

  “我不会听任你变得和其他人一样没有感觉、无动于衷。我希望你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我们的本质原来也和梦一般,短短的一生就在睡梦中度过……”

  “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

  “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所有提到的哲学家,记住的有:

  德谟克利斯特,他提出了原子理论,还有关于‘灵魂原子’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

  希波克拉底,他的‘医学伦理’,他要求学生宣读的誓言,我觉得让如今的医生来宣誓,也是合适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师生关系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个印象,得益于学校里学的知识的积累,知道这三个人;

  笛卡尔,以前只知道他是一个数学家,坐标系,笛卡尔定理,原来他也是个哲学家,‘我思故我在’竟是他提出的;

  之后的康德、黑格尔,只是知道是哲学家;

  达尔文,只知道是进化论的提出者,不知道也是个哲学家;

  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因为国家的制度,在小时候的政治里就学过他们的思想。

  哦,还记得一个休姆,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不知道主张什么了。其他的那么多的哲学家,连名字也记不起来了。

  正如作者所说:“这不是一个读一次就可以的故事”,我也需要再来读,再来读。

  以上为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4

  两个月,断断续续翻完《苏菲的世界》这本小说(于我来说,也仅仅是小说),好吧,我只是看了个热闹。那么小说读懂了么?大概…也许…可能吧!也不敢说,苏菲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神秘,留给我的好像只有幻想的恐惧和语塞的尴尬。

  恐惧

  “苏菲开始对着镜中的自己扮鬼脸,就像她在家中浴室里做的一般。镜中人也一如预期的跟着他的动作做。突然间,一件骇人的事发生了。有一刹那,苏菲很清楚地看到镜中的女孩同时眨着双眼。苏菲吓得倒退了一步。”苏菲吓得倒退了一步。好勇敢的小姑娘!仅仅倒退了一步。而我,吓得赶紧合上这恐怖的东西,关灯,睡觉!这是恐怖小说吗?夜已深,再读下去,注定要害怕得失眠了。实际上,还是幻想了很多,幻想假如我遇到了这样一位哲学老师,会如苏菲一样勇敢吗?会如苏菲一样好奇,进而去一探究竟吗?显然是不能的,仅仅是一段文字,就被吓成这番模样,怂!甚至不明真相地想好了这次读后感的标题:《假如我是苏菲》……真的失眠了!于是将它闲置了许久。假日里,瞥见了它。艾伯特是谁?席德又是谁?苏菲和他们相见了吗?好奇心还是驱使着我又拿起了它。“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我想说,好奇心让我读完了小说,却完全忽略了它的实质:哲学。没想到的是,尴尬来得那么突然,丝毫没有防备。

  尴尬

  读完小说的那天下午,第一节语文课,《生命与水》已接近尾声:生物钟是怎样进行的?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虽然人体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但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奥妙都离不开水。话音刚落,一只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人死后有灵魂吗?”我怔住了,许是苏菲的影响,脑海中突然蹦出了这样的想法:这孩子和苏菲一样也碰到了一位神秘的哲学老师吗?抑或是苏菲和艾伯特从少校的故事中走出来,操纵席德与少校已不能满足他们,又来寻找下一个目标传授哲学了么?还是席德与少校?(荒谬!荒谬!)

  小的时候,对于这种问题,我也是困惑的很,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淡忘它们了,如同书中所说,那种爬进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怡然自得的生活着,不觉地很佩服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回答?像苏菲的妈妈那样,还是学校里的诡辩家?关键是我也不知如何诡辩。此刻,好想让艾伯特或是少校,又或是乔斯坦贾德来回答,突然很后悔忽略了哲学的部分而只是看了个热闹,我想要是略读懂了个一二,起码还能诡辩几句。“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的!事实上,到底有没有,老师也不知道。”什么答案?尴尬得溜出了教室……哎!悲哀悲哀!一个不受待见的诡辩家也称不上了!

  谬谈就到此结束吧!再读!再读!说不定还能和他诡辩个一二。

  以上为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全文内容,如《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报告》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