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 > 读后感 > 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时间:2025-08-02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篇1

  今天我观看了三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视频,其中令我最深刻的是《孝感动天》里的舜。

  舜是个孝顺的孩子,不管继母怎么对待他,舜仍然时时刻刻想着要孝顺父母。再对比一下我们,感到很惭愧。我们现在又优越的生活条件,父母平时辛苦地工作,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可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的观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非常淡薄了。我想:我们应该向书中的主人翁学习,“百善孝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父母劳累时为他们锤锤背,倒杯茶;在父母忙碌时,帮他们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学习上,认认真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让父母也体会到我们的爱,就像乌鸦反哺一样,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家庭付出,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以上为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篇2

  舜是个孝顺的孩子,不管继母怎么对待他,舜仍然时时刻刻想着要孝顺父母。再对比一下我们,感到很惭愧。我们现在又优越的生活条件,父母平时辛苦地工作,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可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的观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非常淡薄了。

  我想:我们应该向书中的主人翁学习,“百善孝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父母劳累时为他们锤锤背,倒杯茶;在父母忙碌时,帮他们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学习上,认认真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让父母也体会到我们的爱,就像乌鸦反哺一样,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家庭付出,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以上为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篇3

  寒假里,我被一本《新二十四孝》吸引住了。翻开书,一篇篇耳熟能详的故事映入眼帘,一句句发人深省的话语在耳畔响起,顿时令我百感交集!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其中有一篇讲述古人舜的故事,令我感触特别深。舜的父亲是个双目失明的瞎子,继母又蛮不讲理,他还有个异母兄弟叫象,从小被娇惯坏了,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娘儿俩成天合计怎么虐待舜。有一个冬天,刮了几天的北风,风把家里粮仓顶上的稻草都掀翻了,舜就让象在下面帮他递稻草,自己在屋顶上修仓顶。不料这时粮仓着火了,他赶紧跳下屋顶,可火势很凶,快烧到住房了,他顾不得自己,就冲进火海,先救出父亲,接着又救出继母,这时他身上的衣服已经全烧烂了……读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了。舜的行为让我深深感动,继母平时一直虐待他,但是在最危险的时刻他还是忘我地去救她,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啊!

  舜是个孝顺的孩子,不管继母怎么对待他,舜仍然时时刻刻想着要孝顺父母。再对比一下我们,感到很惭愧。我们现在又优越的生活条件,父母平时辛苦地工作,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可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的观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非常淡薄了。我想:我们应该向书中的二十四位主人翁学习,“百善孝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

  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父母劳累时为他们锤锤背,倒杯茶;在父母忙碌时,帮他们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学习上,认认真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让父母也体会到我们的爱,就像乌鸦反哺一样,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家庭付出,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以上为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全文内容,如《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孝感动天的故事读后感5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