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导语:抗战期间,都有哪些抗日英雄呢?19××年8月15日以下是佳文整理收集的抗战英雄故事500字,本文有助于您打开《抗战英雄故事500字》写作的思路,助您写好《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1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以上为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2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战争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继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巨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坚固,为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立即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索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现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无数。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看见,立即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振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当局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严重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向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进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进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沉着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英勇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给予最大协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最高当局再三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决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服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情绪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成功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以上为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3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1880、1887年两次赴英国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加提督衔。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日舰慌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被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年仅45岁。怒海英魂邓世昌由此成为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
以上为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4
19××年7月7日,日晕悍然进攻芦沟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7日,赵登禹将军率部宣誓抗日,赴南苑作战,以手榴弹、大刀对抗日寇的飞机大炮,一口气将数倍于我军的日寇驱回一里路,毙敌不计其数。
在这次战役中,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激战中阵亡,赵登禹率军向大红门方向增援,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仅39岁。赵登禹将军牺牲后,国、共两党同时册封他为“抗日爱国将军”,以示永久纪念。为纪念赵登禹将军,北京人民把西城区白塔寺侧的一条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烈士遗骨安葬在卢沟桥附近的五道口。
以上为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5
杀敌英雄
一次他被一群日军包围,他施展武功,加上近距离射击,一个人亲手杀死了14个日军。战斗结束,他被评为杀敌英雄。
司凤梧曾率地方武配合正规部队,攻打金章东山上的日军炮楼,他找来几条棉被用水浸透,往头上一蒙,抱起炸药包冲了上去。子弹在头上脚下扑扑直响,却未能伤到他,他冲到炮楼跟前两个射击枪眼之间,点燃炸药包便往回跑。轰的一声,炮楼的半边被炸飞,敌人被就地埋葬。
日本兵占领新乡不久,就修了一个飞机场,停放了许多战斗机和轰炸机,我抗日军民深受其害。19××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司凤悟带人趁夜色摸到了新乡敌人飞机场边,把铁丝网剪了大窟窿,拎着汽油桶钻了进去,将敌人多架飞机炸毁。
“当代关公”由来
19××年的一次战斗中,日军的机枪击中他的腿部,没有药,肉都烂了,根本没办法治,只好回家。最后他自己动了手术,没有任何麻药,自己用剃刀划开肉,取出六块残留在肉里的碎骨。
我们知道,1800年前,有一个人这样做过,他就是三国名将关羽。不同的是,关羽下着棋,任华佗刮骨,而司凤悟是自己把骨头拿出来,真不愧为“当代关公”。
早就听说河南辉县大山深处有个罗姐寨村,风景秀丽,一直想去看看。
初夏得闲,和几个朋友驱车上山。上山是水泥路面,依沟傍山,蜿蜒曲折只容一车通行,车时临深渊、时悬绝壁。路边依稀可见已废弃的羊肠小道,可以想象,没有“村村通”以前,住在大山里的人们是如何在这些小道上艰难跋涉的。
相传,隋唐年间,一个姓罗的武将不满隋炀帝杨广的*政,来这里安营扎寨,将军死后,女儿罗桂香执掌帅印,她在通往山西的要道两侧扎了南观营和北观营,就是现在的南窑、北窑。这就是罗姐寨的来历。
车行约二十公里,终于到了北窑村。原来,罗姐寨是由北窑、南窑、葫芦霸、上封丘等几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北窑村口有一个石头小庙,供奉的山神,据说始建于清中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内有香烟缭绕,外有鞭炮碎屑,看来香火仍然很旺。
没有想到,山神庙前竟有一块平地,大约能停八九部车的样子。下车四周看了看,山上,山下。已到山上,还要上山。
山神庙后是后窑村的一条小街,土路,很窄,空气中有一股山里特有的`清新和猪粪混杂的气味。同伴调侃地说,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
第一家的墙上挂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兆清居客栈,我们顺便走了进去。
主人是一对已近花甲的夫妇,慈眉善目,待人热情,小小院落整理的干干净净,树木葱郁,有鸡有鸭有菜地。一看就是城里人向往的那种清净无谓,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
看了看住宿条件,挺干净,吃住一天25元。没说的,就他了,当天我们就住到了司兆清家。
饭后,村里闲逛,忽见一户人家门前有挽联,可能有人刚去世不久。上联是“以正气,还天地,将心身献人民”;下联是“化悲痛,为力量,继遗志,写春秋”;横联“风范永存”。我感到奇怪,一般有人去世,挽联大都是成仙得道,或家人悲痛之类,深山里的人去世怎么会写这样的挽联?回去一问,这才知道了房东司兆清的父亲——司凤悟老英雄的事迹。
司凤悟,本地人,少年习武,年轻的时候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抗战时期加入八路军武工队,攻碉堡、炸飞机、杀鬼子、除汉奸,杀敌无数,威震太行。小R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在太行山地区叫嚷出了:‘活捉司凤悟钉城头’的口号。他们的战斗故事曾经被拍成电影《平原游击队》,司凤悟的战友郭兴就是影片中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原形。
以上为抗战英雄故事50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抗战英雄故事500字》全文内容,如《抗战英雄故事5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抗战英雄故事5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抗战英雄故事5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