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9月8日,北京残奥会田径比赛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首日比赛,中国选手姚娟在女子标枪比赛中获得残奥田径首枚金牌,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以下是佳文整理收集的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本文有助于您打开《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写作的思路,助您写好《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1
级男女混合双人艇10××米比赛中,刘爽获得银牌,也是我省在赛艇项目获得的第一枚残奥会奖牌。在女子F44级铁饼项目中,杨月获得银牌。在女子SB5级100米蛙泳项目中,宋玲玲获得铜牌,并打破了亚洲纪录。以上为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2
赛前有点小紧张,但是一下水心里就有底了。我喜欢这种‘追逐梦想’的感觉!”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挺美妙的`。”11日的残奥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后,游泳小将徐佳玲对记者说。
不久前刚满14岁的徐佳玲,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个来自宁波的小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还有些腼腆和羞涩,但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她瞪大眼睛、目光坚定地表示:“有朝一日,要站在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
实际上,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原是父母无奈之下替徐佳玲想出的一条生活出路。
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注定比普通人艰难。从那以后,她变得不爱说话,整天郁郁寡欢,一家人也为此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为了让徐佳玲长大后有个好的出路,父母左思右想后把她送去学游泳。一来是因为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但最重要的还是想让她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这样今后的生活可能会有个不错的着落。
然而,父母的无奈之举,却成了徐佳玲另一段美丽人生的开始。从6岁开始踏进游泳馆训练,徐佳玲在水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喜欢在泳池里穿梭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游泳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对生活有了追求。”接触游泳之后,徐佳玲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话也多了起来。
经过几年的训练,具有一定天赋的徐佳玲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20××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残疾人纪录,成为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伴随自己的成长,徐佳玲的目标也越来越高——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今年1月和6月,她分别参加了在克罗地亚和德国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顺利取得了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里约残奥会,作为“菜鸟”的徐佳玲要参加6个项目比赛,在第一个比赛日她就夺得一枚铜牌。在11日的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中,一度落后的她在最后50米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最终获得第四名。
“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还是有点紧张,但实力基本上发挥出来了,教练叫我别有压力,别想成绩,游好就可以了。”
有了这次奥运初体验,徐佳玲相信自己又离梦想近了一步,“我还小,对我来说经验很重要,下次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残奥会是“造梦工厂”,有许多像徐佳玲一样的人在这里追逐梦想,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正如徐佳玲所说:“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精彩,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
以上为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3
百折不挠体育梦
盛玉红19××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小时候并没有显现特别的体育天赋,就是身高比别的同龄孩子都要高,就这样被选拔到了江苏省南通市体校练习排球。经过8年刻苦训练,盛玉红被选进了国家青少年排球队。父母不忍心她训练太辛苦,多次劝她放弃,但盛玉红表示为了心中的体育梦,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本来美好的前途已在向拼搏中的小将招手,没想命运却向正处于事业高峰期的盛玉红展现了残酷的一面。19××年,在训练中,盛玉红左腿不幸受伤,医生将两颗12厘米长的钢钉植入她的伤处。就是这两颗钢钉粉碎了盛玉红的奥运梦,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作为健全人重返赛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位20岁的姑娘陷入了消沉迷惘,她一度甚至想到了死。但心中萦绕的对体育的挚爱还是支撑着她度过了那最艰难的三、四年。
既然当不了运动员,就去当教练!19××年,盛玉红考取了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专业,毕业后来到无锡市锡山青少年业余体校任教。20××年,命运意外向盛玉红伸出了橄榄枝:江苏省组建残疾人坐式排球队,任命盛玉红为总教练。盛玉红异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她全身心投入工作,苦练技术、钻研教法、帮助队员克服身心障碍,手把手地把一个个几乎从未摸过排球的残疾运动员训练成了无坚不摧的“铁军”。坐式排球必须臀部着地,盛玉红和她的队友们经常训练得手上、身上血迹斑斑,但她们以乐观的精神看待这一切,坚强挺了过来。辛勤付出终有回报,20××年,仅在一年之后,盛玉红带领的江苏省女子坐式排球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冠军。比赛结束,盛玉红被调入国家队当教练兼主攻手,目标是进军雅典残奥会。
浴血拼搏冠军路
曾一度熄灭的奥运梦再次在盛玉红心中熊熊燃烧!20××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首次参加坐式排球比赛,盛玉红以主攻手身份出战,与队友们一起奋力拼搏,为中国赢得了残奥会上第一块集体球类项目金牌。在残奥会赛场上,盛玉红展现了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重扣凌厉,无人能挡,6场比赛共为球队获得143分,成为名副其实的“得分王”,被评为“雅典残奥会十大传奇英雄”之一。
20××年北京残奥会,盛玉红再次带领队友披挂上阵。小组赛中,盛玉红继续扮演“杀手”角色,凭借一记记或强劲或诡异的重扣轻吊不断得分,以三战三捷的好成绩晋级四强。在卫冕战前夕,盛玉红正发着高烧,但她咬紧牙关,照常和队友们一起认真训练、积极备战,在决赛中,随着她最后一个发球直接得分,中国队以3:0完胜美国队,再次卫冕成功。
20××年,伦敦残奥会如期揭开帷幕,盛玉红已年过不惑,是队里年龄最大的运动员,但为了实现中国坐式排球“三连冠”的梦想,这名老将依旧顽强奋战在球场上。比赛前,盛玉红坦言夺冠的压力比较大,因为其他国家队如美国队、乌克兰队等进步飞速,但同时,她坚信付出会有回报。她说,“我们的水平比较娴熟,很多队员打过大赛,这个就是我们的优势。”接着她笑称,“最主要的是场上有我呢!”语气中洋溢着乐观自信的大将之风。
20××年9月7日,中国队与美国队在伦敦残奥会坐式排球决赛场上再次狭路相逢。首局中国队以22:25告负,但从第二局开始,中国队逐渐找回了应有的.节奏和感觉,迅速以25:15扳平一局。第三局打得异常辛苦,比分一度呈“胶着”状态,但中国队顶住压力,最后连得两分以32:30拿下这关键一局。中国姑娘们的神勇表现瓦解了美国队的士气,第四局中,中国队迅速以25:14赢得比赛。中国队的姑娘们兴奋地拥抱在一起庆祝,她们终于再次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拿到了这块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金牌。中国队领队吕志新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太不容易了,连续三届夺冠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但我们今天做到了!”
盛玉红像往常一样,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在伦敦5场比赛中一人拿下了141分,得分名列各国坐式排球运动员之首。当再次登上最高领奖台,现年已41岁的盛玉红心潮澎湃:为了心爱的排球事业,付出了无限努力和辛苦,身上伤痛无数,也曾彻夜难眠,但能实现“三连冠”的梦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无悔奉献赤子情
在赛场上,盛玉红是叱咤风云的运动健将,在生活中,盛玉红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有如邻家大姐。由于队中其他队员都相对较小,盛玉红平时对她们非常照顾,经常给予帮助,抚慰心灵,队员们都很愿意和她交流,称她为“尊敬的大姐”。盛玉红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一位公安民警,儿子继承了父母的体育天赋,正在常州学习棒球。
20××年,盛玉红经学校老师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光荣成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对于自己民主党派成员的身份,盛玉红非常珍惜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默默为社会奉献自己应尽的力量。由于平常一直在积极备战大赛、进行封闭式的艰苦训练,盛玉红没法像其他普通民进会员一样经常参加组织生活,但是,只要有机会,她还是非常愿意、也会竭尽所能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今年5月,民进无锡市委组织举办“与爱同行·共建美好人间”全国助残日书画义卖活动。盛玉红特意请假从上海赶来参加活动开幕式,因为大赛在即,要接受兴奋剂检查,按规定不能在外吃饭,盛玉红饿了一天肚子,直到赶回上海才吃上饭。但她对此无怨无悔,她很乐意参加这些慈善活动,觉得可以帮助到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盛玉红的性格脾气非常好,心态很阳光,骨子里有一股乐观向上、不服输的劲儿。就是这种精神支撑她顶住压力、调整好心态,一路过关斩将赢得一次次胜利。尽管经历过挫折,平时的训练也非常的艰苦单调,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感激,以开阔的胸怀来迎接每一天。伦敦残奥会前几天,盛玉红在QQ签名上写道:“时间在一天一天流逝,比赛在即,心中却是出奇的平静,我知道自己现在的心态调整得不错,每次大赛之前,我都能感觉到自己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平时更稳重、更谦和,头脑更加清晰。”这就是一个成熟的高水平运动员具有的不凡素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经风雨,怎见彩虹?31年的体育情缘、10年的坐式排球训练生涯、3届残奥会,盛玉红用自己的汗水、努力和身上累累伤痛缔造了“三连冠”的传奇,为祖国、为家乡赢得了荣誉。盛玉红,我们为你感动和骄傲,也衷心祝愿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高奏凯歌,再铸辉煌!
以上为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4
杨洋,这个来自宁波的男孩因为早产导致脑瘫,智力正常但四肢患上“马蹄足内翻”的病症,双手双足往内翻,无法走路,也无法用手。父母四处求医,给他做矫正手术,才帮助他如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动手。
正是靠着这两只手一左一右有规律地划水,杨洋在1日晚的伦敦残奥会男子200米自由泳S2级的决赛中,以4分36秒18获得金牌,并打破了残奥会纪录。
杨洋今年才15岁,出生于19××年的他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队员。虽然人小,但他个子不小,心更不小,“我就想拿金牌,班上的同学们都说,让我拿块金牌回去给他们见识见识”。
杨洋说,自己最先要感谢的是教练,“教练带我够辛苦,帮我提高了很多”,然后要感谢家里的父母,“他们把我生出来,从小就一直鼓励我,还让我走上了游泳的道路。我要用金牌献给爸爸妈妈”。
在杨洋10岁的那年夏天,正是他快速长胖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了帮助他康复,想带他去公园的露天游泳池游泳。没想到,杨洋的腿虽然不能动,两只手却拼命想划水。就这样,父亲成了他的启蒙教练,教会了他游泳。
“我喜欢游泳,感觉水里面特好玩。”杨洋说,自己小时候不会写字,又不能走路,只有到了水里才灵活自如,所以别人说自己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一年后,宁波市残联选拔残疾人体育选手,发现杨洋很有潜力,就把他带到了残疾人游泳队。在那里,杨洋非常认真,虽然年纪小,但是特别坚强,进步非常快。不仅在宁波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比赛中获得3枚银牌,还在20××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中拿到2枚个人项目金牌和1枚接力项目金牌。
“我游泳的时候,从不看旁边的人,就尽自己的能力游。”杨洋说,虽然这是自己第一届残奥会,但他希望多锻炼、多挑战一下自己,“我后面还有三个项目的比赛,多努力嘛。我年纪小,大家都照顾我,我没什么压力,努力做到最好就行了”。
以上为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5
对于湘西少年田荣来说,如果没有游泳,他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生活。在夺取雅典残奥冠军后,田荣感叹,“我要一直游下去,直到游不动的那一天。”
意外导致童年伤残
19××年,田荣出生在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城郊一个农民家里。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一家人在屋子里看电视,调皮的小田荣像往常一样在门里门外跑来跑去,可能家人已经习惯了他的调皮,也就没怎么去管他。由于地面不平,田荣一下子绊倒在地,正好倒在漏电的变压器上,一瞬间,他失去了自己的左手和右脚。
命运偏偏要和这个已经承受了痛苦的家庭过不去,在田荣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妈妈、田荣和同样年幼的哥哥,年老的奶奶四人开始相依为命。
抓鱼抓出来的天才
自从家里出了变故后,田荣的性格变得沉默起来,哥哥见在家里呆得无聊,就带他到河里去抓鱼,没想到,这一抓竟然成就了日后的奥运冠军。
虽然手脚不便,但田荣在游泳方面的天才还是很快就显现出来。19××年,田荣12岁那年,永顺县体委的李老师路过河边,发现了当时正在河里翻上翻下的田荣,李老师跑到旁边问:“,你愿意不愿意搞比赛?”就这样田荣糊里糊涂地跟着李老师开始了正式训练,当年到湘潭参加了一次省内的比赛,马上就拿了个第一。
除了游泳不知干嘛
当记者问田荣平时都喜欢干些什么的.时候,田荣的回答让记者吃惊,“不知道,我平时就是训练,之外就是和朋友们聊聊天,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童年的磨砺让田荣早就明白了生活的艰辛,“如果我不当运动员的话,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拼命地训练,用成绩来回报妈妈和教练对我的支持”。
对于自己退役后的生活,田荣表示还没有想过,“我还没想到那么远,反正现在就是训练,争取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去争夺一块奖牌。”
以上为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全文内容,如《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里约残奥会冠军姚娟的小故事视频》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