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时间:2022-12-25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1

  张海迪,19××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以上为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2

  19××年5月21日,医院报告张学思病危。

  5月26日,专案组的人才不得不告诉张学思:“中央首长对你很关心,直接向医院下达指示,要医院设法治好你的病。”并问张学思:“你有什么话要对组织讲的?”

  张学思这时神志非常清醒,他强撑着身体坐了起来说:“我非常感谢毛主席和周总理。”他喘息了一会,示意记下他要讲的话。

  以下是原始记录:

  “关于我的问题,我相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一定会弄清楚的。”

  “一个党籍问题,一个东北问题,这两个问题我一生是难忘的。”

  “在我青年时代,说我很进步也不是那样,说我没有一点进步思想也不是那样,要不我为什么不去投靠国民党呢?我是不是混进*内来的?我相信组织上是会搞清楚的,大家也都知道我这个特殊人物,难道对我的入党问题就不去查一查吗?”

  “东北问题,其中好多问题,我没办法回答,譬如在东北和彭真的问题,一直到我反省前,没有看到彭真到底犯了什么错误的文件,我到底跟彭真做了什么错事坏事?一直不清楚嘛!”

  “还有说我与国民党特务机关一直有联系,国民党长期对我进行策反,我认为没有。”

  “就说这些吧,我说的不完全,我相信在毛泽东时代,没有罚不当罪,罪不当罚的。像我这样的人,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我又是一个这样家庭出身的人。”

  “我万一不行了,我希望见一见我的母亲,如果医疗上还有办法的话,我现在可以不见,我提出来,请组织上考虑。”

  当再问他对家属子女还什么要讲的时,张学思回答:“没有,叫他们按照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前进!”

  这是张学思在临终前最后一次的长时间的`讲话,对林彪集团污蔑他的几个主要问题,再一次做了明确的否认。这个遗言,充分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忠诚战士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

  在张学思逝世的前夕,他的夫人谢雪萍曾与他见了最后的一面:“5月21日,学思报病危,医院通知我去探视。走前,专案组的人告诫我,不许哭,出现问题你负责。我去看时,人瘦得像干柴一样。当时不能讲话,他一下子就昏迷了,床上有只小闹钟,是用纱布条缠着的,昏迷中他拿起小闹钟向我摔过来。护士马上走了,进来一个穿白大褂的人,递给他纸和笔,他拿过来就写。看样子,他经常在昏迷中写东西。写完,那人立即拿走,这时,大夫才进来抢救,从脚上打吊瓶。我当时表示不满,人已经昏迷了,凭什么要先写东西才能抢救?”

  “隔一天,我的小孩子去看她父亲,当时学思是清醒的,小孩说,‘爸,你干嘛拿钟打妈妈呀?’他惊讶地说:‘没有哇,你妈来看了吗?’”

  “25日,我去医院,学思见我第一句就问,有这回事吗?我说:‘你现在静心养病吧。’他叹口气说:‘我很难受,也不能吃睡,嗓子干,要是有桔子吃就好了。’我说:‘我给你去买桔子罐头,用开水冲,可以变点酸哇。’他答应了。”

  “26日,我去买回桔子罐头,并准备了暖瓶。专案组的人说:‘你怎么今天不去上班?’我说:‘今天我得去医院,昨天都说好的。’他们回答:‘不行,车坐不下,今天你不能去看!罐头我们拿走。”

  “27号我只好去上班。”

  “29号通知我去看,没到医院人就不在了……”

  以上为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3

  冯如(1884-19××),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

  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以上为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4

  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收住,化为温暖的和煦;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收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20xx年天津高考优秀作文《愿景》)

  【素材点拨】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散文家,精书法,晓音乐,通绘画。他改变了当时写词的风格,就和同一时代的王安石变法一样,对当时和后世以巨大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遭遇坎坷,宋嘉佑二年(10××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做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2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坎坷的遭遇没有改变他的正直、豪爽的品性,却铸就了他特别的情怀,作为我们比较熟知的人物,可以引证的角度很多,在历年的优秀作文中有许多都是以他为例的,本文就是写他面对苦难的成熟与淡薄。

  以上为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5

  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 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的拿起了听筒。

  “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照老习惯回答:“主人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是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地回答说:“不能奉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是我忘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书听了,忍不住笑起来。

  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边走边思考问题,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想回家时,却又忘记了自己家的地址,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打电话麻烦秘书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着惊人的记忆,可他在生活上的记忆里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把精力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以上为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全文内容,如《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六个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