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2-12-25

  近日,德云社公布家谱,清理门户,一石激起千层浪。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1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用心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以前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齐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好处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以上为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2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一次在外面踢球,不小心把一家商店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老板找到里根的父亲,要求赔偿损失。老里根照价赔偿后,把儿子叫到跟前说:“玻璃窗是你打碎的,应该由你来承担责任。

  由于你现在没钱,所以我先暂时替你垫上这笔赔偿款。你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把钱还上。”

  结果,整整一个暑假,里根拼命干活,才还清这笔总共15美元的赔偿款,为打碎人家玻璃付出了代价。

  以上为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3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以上为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4

  从260分到603分,一个差生创造的高考奇迹,他叫章程龙,是湖南龙山一中的20××年应届毕业生。

  他的高考成绩是:

  语文:121分 数学:119分

  英语:125分 理综:238分

  总分603分。

  成绩刚上重本,并不值得骄傲。

  然而,在高考前三个月的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是260分。

  被放弃的我

  我们学校3月5号摸底考试,7号成绩出来,我只有260分,这对于在高三"混日子"的人再也正常不过了,并非我没有努力,只是坚持的时间太短,望着拿到手的试卷,想着回家怎么给父母解释,每当想到父母忧心的眼神,我就感到揪心,看到夕阳,也像我的成绩单一样鲜红。

  那天,我爸看着模拟考试成绩,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忧虑,而是格外淡定的告诉我,不用担心学习了,他已经给我联系好了一家工厂,3个月小工实习,没几年就能当大工,工资5000朝上。

  我脑子嗡一下,一下就蒙了。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我也是做过大学梦,发誓要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好友相约大学,经历着高三日日夜夜拼搏啊!让我把自己的青春交代在那个小工厂里,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要崩溃了。

  迈出第一步

  我视力不好,不能当兵;看起来,我的未来看上去只有去工厂了。但我真的是不甘心。

  7号晚上,我第一次问了自己无数个为什么。我把能想到的问题都写在墙上,最后,我发现这些东西都指向3个问题:

  1.没目标:每次制定的计划最多能坚持3天,3天过后准忘,等过几天再看,前几天学的东西也都差不多忘了。

  2.做题没有针对性:我平时做题只管做,不管看,更不去选择做题的难度、题型。我对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根本没有把握。

  3.看得多,做得少:我看书的时候很少进一步去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原来不会的现在还不会,原来错的也一直错下去。

  然后,我翻出来之前做过的.所有试题、试卷,逐个开始找,整理我在主科上的缺点:

  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不太好

  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命中率低,大题后面的3个题不会做

  英语:基本看不懂,单词都基本不认识

  我的奋斗

  既然找出了问题,就得找办法解决。

  我去书店买了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和一本阅读素材;数学买了天利38套;英语买了近十年的高考题。

  我把语文的基础知识手册和阅读剪成3本,每十天换一本。看基础知识手册当看书,阅读素材着重理解其中心思想。

  数学每天做3套题目,只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间控制在2个半小时内。第二天都将昨天做错的题目看一遍,3天、一周后再分别看两遍。这样我的数学解小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快速提高。

  英语每天做一套题,将不认识的单词记录下来当晨读材料,每天记半小时。

  物理把高中所有的公式写在一张大点的纸上,然后做题,忘了公式就查那2张纸。

  化学看两遍书,把书里出现的方程式都写出来,有选择地做课后练习,不会的再查书,对方程式。

  生物多看书,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在本子上再阅读。

  突破那个坎

  突破那个坎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都用这种方法复习,4月5号摸底考试,成绩出来,我的成绩由260飞跃到410。我从班上倒数第3上升到倒数第10位。

  你们千万别笑话我。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至少给了我继续努力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每十天重点掌握,作文素材每天精读5篇。

  数学:将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加上后面的四道大题一起重做一遍。最后两题不做,第二天复习。

  英语:每天一套题,每个题目的语法、句型和短语一定要搞清楚,做题的题记录一遍。

  物理和化学:基本不变,不再做课后练习,该做高考真题

  生物:开始做题,做完检查,把错的知识点再看一遍

  用这个第二阶段的方法坚持学习一个月后,5月5号考试,我的成绩再次突破到510分。这时候我在班上的成绩已经是前20名。离一本线还差一些,但是足够上二本。就这样,也是曾经的我难以想象的。

  超越极限

  我终于明白了跟上老师的步伐和保持一贯的复习进度的重要性,我落下了太多进度,这是自己学习完全不能弥补的。

  但我想,既然已经能考上大学了,不妨再试试,看看自己究竟能到什么程度。

  我深深地理解到坚持不懈和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在最后一个月里面,我终于跟随上老师教学的脚步,一边不停地做着各式各样的练习,一边将近两个月每天的错题当成武侠小说看得津津有味。我已经入境了。与此同时,最后一次模拟考如约而来,可能是为了给大家保持高考的信心,这一次考得比较容易,我拿到了598分,一举进入班上前十名。

  期待已久的高考终于来了。最后,你们都知道了,高考我考了603分。自己终于考个一本,达到这样自己从未想过的高度。

  我爸当时就哭了,他跟我说,当初不该对我说那样的话。我没说啥,其实我明白,他要是当时没说那句话,我绝对达不到今天的成绩。

  我的老师对我说,他完全不意外。我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成绩,最为重要的,是我已经把学习作为了一项事业、一份责任。

  以上为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5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脑瘫拳手汪强的励志故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年9月13日,脑瘫拳手汪强迎来了首场职业拳击比赛。他3岁时被诊断为脑瘫,6岁时不能自己走路,生活无法正常自理,智力发育明显迟缓。而如今的汪强却有着1.76米的个头,健壮的体魄、能灵活躲闪攻击,是一个爱笑的小伙和热心人。从脑瘫儿成为如今成功登上在职业拳台的拳击手,29岁的汪强用自己的拳头与命运较量。

  为了在一场被称为\"角斗士之夜\"的业余拳击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汪强和父母提早两周就从天津来到了上海,在一家运动馆进行训练准备,汪强特地选择大一号的拳套练习,这样在比赛中换上小一号的拳套更能发挥拳头的威力。

  作为汪强的拳击启蒙教练,父亲陪伴儿子一起前来训练,不时在训练中给出动作改进建议。

  在训练馆中,其他热爱拳击的业余选手成为了汪强的赛前陪练,选择和他们进行实战式的练习,汪强往往总是成为\"挨打\"的一方。

  汪强在一旁和其他选手训练,汪爸爸则站在一旁默默观看,\"这孩子太不容易了,刚生下来的时候医院就给我们发了病危通知,好不容易熬过来,别人孩子上小学的年纪,他连11都不会算,理个发也没法理,因为脑瘫,他的头总是晃个不停……\",汪爸爸坦言,练拳击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汪强的身体康复。

  汪强在和不同队友进行赛前实战训练中不慎被打到后脑,作为一名脑瘫患者,脑部比一般人更加脆弱,汪强的父亲连忙帮儿子按摩放松。

  经过一轮高强度的实战练习后,汪强获得最后胜利,一同陪他练习的队友则纷纷为他加油,给他最大的鼓励。

  在距离拳馆很近的东安路里弄里面,为了来上海训练参赛,一家人用每天一百多的价钱租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子,汪强右手的`食指关节两个月前受伤还没有好,平时都是绑着白色的纱布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右手的发挥,汪强倔强的说,到时候只有拼了。

  距离正式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汪强主要的任务是休息。爸爸在住的地方帮汪强做按摩,汪强表示很享受。从汪强6岁开始,父亲每天坚持给他按摩,让他能够站起来走路到后来可以练习拳击,没事的时候,妈妈也会一起帮他按摩。如今爸爸仍然给他按摩,但主要是为了运动放松,消除疲劳。

  汪强在爸爸帮助按摩放松后还是闲不住,和爸爸切磋起来,练习防守。

  在完成拳击比赛所有的准备后,一家三口也会打扑克消遣,即是娱乐项目也是锻炼脑力。然而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有汪强一家人心里清楚。当初给儿子看病花掉所有积蓄,汪妈妈为了照顾儿子辞职在家,一家人全靠汪爸爸一人打工维持,\"我一个人打两份工,白天在手表厂上班,晚上做体力活,200斤的砂糖,我一晚上要扛很多,现在颈椎。已经落下了毛病。\"但这一家人从没想过放弃。

  正式比赛开始前四个小时,韩教练在最后时间给汪强布置战术,告诉他放弃花式打法,只出左右直拳。自从去年开始接受韩鸿翔教练的指导,汪强距离自己的梦想就越来越近,在上海特训一个月后,回到天津的汪强也一直通过教练提供的视频反复锤炼。

  对于教练布置的战术,汪强不能够完全听懂。\"按照职业拳击的要求,他的起点比较低,但了解了他的故事以后,我很难不去为这个孩子做些什么。\"韩教练说道。

  开赛前,汪强一个人在台上热身,妈妈比汪强还要紧张,不断提醒儿子要注意防守。

  在等待上场的时间里,汪强坐在休息室与另一位拳手比划起来。拳击被认为是最艰苦的体育项目之一,对于身体的协调性要求极高,别说是脑瘫的孩子,普通人想要练好拳击也非易事。过去16年,汪强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父亲也会带着儿子去找对手进行实战训练,受伤成为了家常便饭。

  属于汪强的第一场比赛开始了,汪强出场。

  正式比赛远不像平常训练一般,对手不断对汪强进行击打,力度愈发加大,而汪强似乎没有适应这样的强度和状态,只能不断在防守中对进行自我保护。

  第一节比赛结束,汪强累倒在一旁,教练抓紧时间指导战术,由于双方实力并非在一个量级上,汪强几乎只剩招架之势。

  汪强在比赛中攻击对手的机会寥寥,每次被对手击打,表情总是显得极为痛苦。\"因为脑瘫,儿子神情还是和一般孩子不同。有同学说他是傻子,经常欺负他,我也没法去管别人家的孩子吧。\"每每回忆这些,汪强爸爸的痛苦溢于言表,曾经担任过天津武警总队的拳击教练他决定让孩子学习拳击,为了自卫,也为了让孩子的身体健壮起来。

  属于汪强的第一场比赛结束,体力已经完全透支的汪强靠在围栏上,妈妈在台下为他鼓掌。

  在各方面完全压制汪强的对手最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而属于汪强人生的第一场职业赛也最终以失利划上句号。

  虽然汪强输掉了比赛,但是对父母而言,汪强的表现足够让他们骄傲,妈妈忙着给他擦汗,爸爸在一边说着鼓励的话。

  赛后,汪强没有因为比赛的失利而影响心情,咬着纪念奖牌露出笑脸,对他来说,能够站上职业拳台,打完整场比赛已经是一场胜利。

  以上为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6

  当年他报考中戏时,一波三折,差一点就与中戏失之交臂。那天是19××年的5月22日,当时表演系专业都已招考完毕,只剩了一个音乐剧专业还在招生,那年他25岁,身高1.80米,体重178斤,一个典型的东北大汉。

  报名的老师看到他,一脸的惊讶:“你也来报考表演?”

  “对,我就是来报考表演系的。”他信心满满。

  当时,他已经小有名气,曾获得了黑龙江首届霹雳舞大赛的冠军,全国首届霹雳舞大赛的第二名,他还模仿当时正火的小虎队,自组了一个小狼队,成天在哈尔滨的各大歌舞厅夜总会演出,正如日中天,名利双收。来北京考中戏只是为了圆他小时候的演员梦。

  老师并没有多看他两眼,摆摆手,说:“孩子,回去吧。你考不上的?”

  彷佛一记闷棍打在头上,从小就好强的他被打晕了,还没考,就被老师关在了门外,他觉得太意外了。

  “为什么呀?”他不甘心就此打包走人,一定要问个清楚。

  老师终于抬起眼睛瞟了瞟他说:“你知道音乐剧专业需要干吗吗?要跳芭蕾,你看看你,你这身材能跳芭蕾吗?你的脚尖能撑得住你那大块头吗?”

  原来音乐剧专业的要求非常高,不仅形象要好,声音要好,身材的要求也非常高。他的舞蹈虽然获过大奖,形象也自认为比姜文和王志文还帅,声音也很低沉浑厚有磁性,唯独身材健硕,不符合报考的要求。

  他不想放弃一丝希望,小声地问老师:“那我减肥成吗?”

  老师这次有点不耐烦了,应付地说了一句:“至少要减掉20斤。”说完就忙别的去了,再也没多看他一眼。

  离考试的日子还有30天,那么短的日子要减掉20斤,可能性为零,估计老师也没指望他能减肥成功,随口应允只是打发他快走,可是这无心的一句话却被他当作了救命稻草。他知道他有戏了。

  当天他就找到中戏一个老乡,在他的宿舍住下了,开始了他的减肥历程。每天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每天跑步三次,每次五十分钟,跑完以后,再到一个像蒸笼一样的温室花房,练芭蕾小跳10××下,其余的时间就是练台词。每天的饮食除了喝点肉汤,吃点水果,主食一点都不沾。

  刚开始,有一帮中戏的超重的学生们和他一起跑,可是几天下来,那些人一个个打起了退堂鼓,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像《阿甘正传》里的男主角一样不知疲倦,不怕非议,在风雨中奔跑,在烈日下狂奔。

  平日沉默不语,到了深夜还在楼道里背台词,那些近乎疯狂的举动让他在中戏大院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时周围的中戏学子们只要看到他就会交头接耳用不屑的口气说:“看,那疯子又来了。”

  考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整整一个月,他减掉了36斤,平均每天一斤多。

  接下来,他踌躇满志,志在必得。考试那天,来了七百多人,全是俊男美女,其中有一个女孩特别漂亮,身材高挑,在考生中犹为显眼。巧的是,他正好被老师选中和那位美女合作。考试的题目是:一对恋人分手的戏。他酝酿好情绪,准备好了台词,大大方方地上场了。

  他神情阴郁,略显痛苦,小眼睛低垂着,不敢注视对方,轻声说了一句:“我们分手吧。”他听到那位漂亮的女生清脆的声音:“为什么?”他不由得抬起了头,只见她满脸绯红,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紧张地看着他,手足无措。

  他不由得被她紧张的情绪感染了,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预先设想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他重重的叹息了一声,说:“我们分手吧。”女生更是不知所措,还是那句话:“到底为什么?”孙红雷一筹莫展,他不知道怎么接下去才好,看着女生焦急的神情他大吼了一句:“没有什么为什么?”“那到底是为什么?”终于,老师听得不耐烦了,喊停,一段戏还没演完就让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辛辛苦苦准备了半年,尤其是一个月来近乎残酷的减肥,眼看离中戏的大门越来越近,没想到竟让这几分钟的表演弄砸了,他懊恼得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一下。如果不是遇上这样的对手,也许他能发挥他的\'表演水平,也许还有复试的机会。可是,这世上的事永远都不能假设字。

  当他无比失望、垂头丧气走出考场时,有位老师在后面喊了一下:“那位考生,等一下,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再考一次。”

  原来,从第一次报名起,形象和声音都不错唯独胖了一点的他就给老师留下了印象。后来他在中戏操场上挥汗如雨的跑步锻炼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多人和他一起锻炼的考生都放弃了,唯独他坚持了下来,就凭这种精神,老师觉得也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一次的对手是个长相一般的女生,但两人好像有默契似的,一上场就进入了角色,有眼神的交流,有对白的交锋,还有情感的流露,同样一段分手的戏,他俩演了足足12分钟,最后才在老师赞许的目光中结束。

  那一次,700人的考生只录取了一人,他就是毕业于中戏表演专业大专班孙红雷,后来在毕业报考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时也是唯一被录取的考生,后来在《永不瞑目》里饰演黑社会打手建军而令人过目不忘,在《征服》里饰演心狠手辣但有情有义的黑老大而征服无数影迷,在《梅兰芳》里饰演文人邱如白如痴如狂甚至比主角还夺人眼球,而今在《潜伏》里饰演一个谨慎谦卑、心有城府的小知识分子的地下党员又赢得无数好评。

  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对手,无法施展表演才华,差一点就进不了中戏的大门,原因不是出在自己的身上,可能是出在对手的身上,但是,如果不是之前有顽强的拼搏精神,有坚持不懈的毅力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他就没有第二次考试的机会了。

  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对手很重要,伯乐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机会还得靠自己去争取。

 

  以上为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7

  1.詹姆斯——平民窟走出皇帝

  詹姆斯是所有黑人孩子们的梦想,他们渴望成为像詹姆斯这样少年老成而且少年有为的球员。从平民窟到皇帝,詹姆斯给NBA再次树立了一个丰碑。

  2.艾弗森——就做自己

  如果你想贴上自己的标签活着,也许会遭遇白眼,也许会被人说你不识时务,也许会遭遇打击。但是so

  what?那又怎样,看看小个子永远不朽的传奇艾弗森,答案会永远逆袭现实!

  3.科比——最努力

  你有一万个理由讨厌科比,甚至也可以是一百万个。但是只有一个理由是所有人都不能磨灭的和忽视的,而且这个理由足以让所有人尊重他,那就是努力!科比的成就来自于时时刻刻对自己苛刻的要求和努力。

  4.诺维茨基——从不断失败到成功

  诺维茨基是典型的`从不断失败中,终于走向巅峰的球员,从小牛队的新星到现在的天王,诺维茨基身上有过太多的失败和尝试,但是最终诺维茨基还是淬炼出来了。

  5.韦德——是金子总会耀眼

  当初在20××黄金一代中,韦德是那样的默默无闻,即便是他在新秀年就进入季后赛并且完成绝杀。不过当时还是铺天盖地都是詹姆斯V安东尼的故事,然而几年之后,韦德就成为了联盟最好的球员之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6.希尔——生儿当如格兰特

  希尔,这个不仅仅在NBA都属于惊鸿一瞥的男人,在美国这种地方,以希尔的为人都算是最极品的。希尔让所有人明白,进入NBA有钱之后,男人也可以一尘不染。我想不仅仅是全美的母亲都想把女儿嫁给他,还有所有的母亲都想有希尔这样的儿子。

  7阿里纳斯——曾经的大将军

  阿里纳斯,唯一一位第二轮选秀出来的超级明星。从小到大,他一直生活在人们的质疑当中,这也是他选择0号球衣的原因:0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从0做起。阿里纳斯训练的刻苦程度仅次于科比,而且他的训练方法与很多人不一样,比如背着降落伞。

  8.霍华德——梦想总在眼前

  科比说不喜欢霍华德总是嬉皮笑脸的,但是霍华德的身上拥有一般人没有的乐观和梦想家的特质。他连续参加扣篮大赛,就是为了圆梦,他从小期盼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人是需要有做梦和圆梦的能力的。

  9.姚明——厚积薄发

  姚明身上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质:隐忍,谦和。但姚明最终融入并且征服了NBA,给后来进入NBA的外籍球员做出了表率:怎样才能立足并且扬名立万。

  10.林书豪——平民之梦

  “林疯狂”,从二轮秀到被裁到疯狂到稳定主力再到拍纪录片,亚裔血统的林书豪却用美式英雄主义的逆袭得到了全世界尊重。看见林书豪,就会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人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以上为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全文内容,如《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郭德纲徒弟曹云金的励志故事》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