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时间:2023-01-08

  看了许多有关《安徒生的主要故事》的写作小技巧,下笔写起来总有一些不得心应手,那么本篇《安徒生的主要故事》范文就是你的良师益友,比较适合你来阅读参考,不妨一起来看看本篇《安徒生的主要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1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安徒生画像与雕像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与奶奶相依为命。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5年开始写童话,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展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2

  父亲死后,生计日下,母亲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里河水的温度让人无法想象,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这在体面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为!刻薄的流言不胫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玛利亚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多年以后,在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玛利亚本是想拼死独立支撑一家的,可镇里的长舌妇们嘲笑她的儿子游手好闲,母亲只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儿子送到工厂里做童工。11岁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计搞得头晕眼花,然而他的歌声救了他。当一次间歇时他唱起来。工人们从此不再让他干活,只要他那清脆、响亮的歌声能打破工地的沉闷,还要求这个小家伙做什么呢?小安徒生心满意足,因为他向来就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他甚至独个演起了威廉。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一个工人对他说:干嘛你不去当演员?

  是的,那对他再适合不过了,如果不能导演命运的话,那么在舞台上演出命运不是也很好吗?这是多么奇妙的设想!于是,当安徒生14岁受过坚信礼以后,他对母亲安排他做裁缝学徒的计划表现出惊人的执拗 不,妈妈,我要当演员。

  尽管安徒生向妈妈保证一定会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亲毫不让步。然而算命的女巫帮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这里开放,得离开此地到远方去寻找!

  携带着30个银毫子和心爱的木偶,年轻的安徒生在马车上回首故乡。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当我变得伟大的时候,我一定要歌诵欧登塞。谁知道,我不会成为这个高贵城市的一件奇物?那时候,在一些地理书中,在欧登塞的名字下,将会出现这样一行字:一个瘦高的丹麦诗人安徒生在这里出生!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3

  从前有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朗诵剧本。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求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那是两码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储钱罐,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这个名字一定会流传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了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衣衫褴褛地落魄街头,却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终于在1835年,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16年了。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4

  在童年的安徒生生活中,一种更美好的东西闯入他的生活他读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那神奇瑰丽的情节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诵《李尔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威廉。莎士比亚激情的海洋中了。

  他开始想编自己的戏他把父亲教给他的几句德语词汇讲给木偶。你听,Besen!这个词多么响亮,可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木偶最爱说的字眼,其实只不过就是扫帚的意思。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5

  有人总觉得安徒生是一个童话大王,也有人是这么认为的,他是一个骗子,是一个谎言的幕后者,是一个哄骗孩子的大人物,不,我都不这么觉得,安徒生是一个只会为别人着想的老顽童,他背后的故事叫寂寞,叫孤独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这是安徒生早年的不幸,因为家庭的破碎,导致他没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他却往往想着日后我们这样的孩子,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港湾与彼岸

  在那一年,是他改变了安徒生。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

  在未来的几年中,他曾自己一个人生活,创造我们的童年生活,给我们一个美好的回忆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正是有他的那种精神在童话里,到现在,我们都是一直生活在童年的摇篮里

  在他享有的一切中,只有一样东西是最美好的,最真挚的,最纯洁的,那就是友谊。

  安徒生爷爷,为什么会写这样的故事?那是因为他在有生之年里,想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句话:故事的内容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朋友,因为朋友是象征美好纯洁的一朵百合,它需要爱的滋润!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他,享年只有70岁。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6

  这是一个准确的预言。然而此时,1819年9月6日当那个14岁的瘦高个儿的男孩手里拿着一个包袱,眺望着已展现在他面前的哥本哈根时,故乡却仿佛已遥不可及,这个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独。但他立刻擦去眼泪,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要行动,信心百倍地行动。这个来自小镇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谭》中的贫苦少年阿拉丁一般,开始为自己的神灯而奋斗了。

  他苦心求人写给著名芭蕾舞演员沙尔夫人的介绍信并未达到拜师的效果,便又去求见皇家剧院的经理霍尔斯坦请求做一名演员。经理打量了一下这个鹳鸟一般细高的孩子以后说道:你长得太瘦了,演起戏是会被观众嘘下台来的。少年仍未失望,主动建议道:这个好办,只要您给我100块钱一个月的薪水,我很快就会长胖的。经理恼怒了这个穷小子若不是白痴,就是来寻开心的,立时便发出逐客令,沮丧的安徒生只好离开。

  舞蹈学校五月才招生,而安徒生手里的钱已所剩无几。经一位熟人介绍,他做了几天小工,又因为满口乡土口音而被人当作笑料,只好气愤地离开作坊。他流浪街头,茫然无措,突然想起在报上看到过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开办歌唱学校的消息,于是便不顾一切地闯进了教授正高朋满座的家。好奇的宾客们被这个在哥本哈根孤身奋斗的少年吸引,何况,他的歌声的确展示着一颗热爱缪斯的心。大家纷纷解囊,安徒生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西博尼的歌唱学校。

  然而幸运不会总跟着一个人,虽然安徒生勤奋超人,但一场大病损害了他的声音,学声乐已毫无希望。接下来的挫折使他发现,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戏的天份。他终于明白,自己不属于舞台。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7

  母亲对柔弱的独生儿子充满怜爱,为了让他逃过学校坏脾气老姑婆的肉体虐待,6岁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轻的卡尔斯倩斯那里读书,成为年纪最小的学生。这位以公平温厚而备受尊敬的教师很喜欢女孩般文静的新学生,课间时常牵着他的手在校园里散步,并不时对嬉闹的学生们喊一句:安静点,淘气鬼们,别把这孩子推倒了。

  安徒生经常偷看学校里唯一的女孩子萨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渴望接近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们一起回家,其实他的家早就走过了,可是他一声不吭。同样贫苦出身的萨拉发誓自己将来会成为某农场的女管事。安徒生睁大双眼:那多乏味!公主怎么能当管事呢?我长大以后,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里。他告诉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贵族的分支,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总有一天萨拉笑起来,这小家伙一定是疯了。第二天,一个磨坊主的儿子奥来揪着安徒生的头发嚷道:日安,公爵大人!你漂亮的城堡在哪儿呢?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安徒生的爱情黯然退却。但在幻想中,他让自己在大火中救下萨拉,并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谅了欺侮嘲笑他的奥来,当这个顽童被罚站在桌子上时,小安徒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奥来羞辱的处境,以至于被罚者还没有哭,他就哭出声来,并苦苦哀求老师原谅他的敌对行动人。这件事后,作坊主的儿子就成了小个子安徒生的保护人了。

  时光过得飞快,在学校里安徒生十分快乐,然而时世的艰难使学校关闭了,他只好回到家里。父亲为他做的几只木偶给儿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他给小人们缝制了漂亮的衣裳,让木偶们在舞台上尽情发挥他的幻想。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8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够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都是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的。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9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小启示: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老是扛着包袱赶路,永远也不能前行,放下包袱,轻装上路,才可能走得更远。

  以上为安徒生的主要故事 篇9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安徒生的主要故事》全文内容,如《安徒生的主要故事》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安徒生的主要故事》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安徒生的主要故事》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