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如何写《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怎么写好《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我们一起看看《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是怎么写的吧。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1
优秀影片《喜盈门》曾轰动中国影坛,编剧辛显令长期以来,抓紧每一分空闲时刻读书,学习跟写作,每一天忙到深夜,睡眠从不超过6个小时,他常说:“超出一分钟的休息,便是增加自己思想上的一分懒惰。”正是正因他个性善于挤时刻,才在工作之余写出了一部出色的电影剧本。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2
爱迪生小时侯的故事
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
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3
我读了一本《中华成语故事》不光学习了很多成语,还知道它们分别对应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其中,我最喜欢幽默诙谐的叫《空中楼阁》的故事。 故事讲了一个财主从没出过远门,一天他看到邻村的一栋楼房很羡慕,心想:“我有钱,也可以造呀!”财主一回家,就找了几个工匠来造楼房,工匠们很快就买来材料,开始打地基造房子了。有一天财主来看,很不满意地说:“我要的是三楼,谁让你们从一楼开始的。”工匠们哭笑不得赶紧放下东西走人,只留下财主一个人在地基上发愣。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金钱是永远抵不过智慧的,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学习那无知的财主哦!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4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其中,另我最震撼的一位名人就是黄道婆。要想知道她的故事,得听我细细得道来。
黄道婆出生于一个穷苦的人家,由于样不活她,只能被迫卖给富人家。这家主人每天都让她干非常重的活—一天要拔几百个棉花球上的刺等一些脏物。有一天,黄道婆实在忍受不了这个重活。偷偷地溜出去,她跟随一位好心的船夫流浪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了。她住在了一位好心人的阿婆家。她在阿婆家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一个织布的架子。黄道婆虽然没有完全靠自己的灵感而想到了改进那种织布架已经是一个超群的女孩子了。她回到家乡后,制作出了不用手的织布架,还靠自己的努力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织布坊。从此,她久远大名。
像黄道婆这种年名气十足的名人不止有一个,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希望同学们也看看这本书,一定会对你们大有影响。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5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礼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作文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6
今天我读了,《中外名人成才故事》一书中的(诸葛亮)一文,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敬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他不愧为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我最喜的是“草船借箭”周瑜让他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若是一般人肯定紧张的不得了,而他不慌不忙,开动脑筋,三天内“借”到了十几万支箭。
如果诸葛亮不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他不会在三天内弄到箭。从中我觉得我们现在学校读书,更要认真学习,将来要像诸葛亮一样,发挥自己的才能,报效我们的祖国。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7
提起岳飞这位南宋民族英雄,很少有人不知道的。传说,岳飞刚生下来的\'时候,恰巧有一只大鹏鸟从屋上飞过。父亲岳和、母亲姚氏,就给他起了个单名叫飞,字鹏举。“鹏举”,就是大鹏举翅高飞,表示希望儿子将来能“鹏程万里,远举高飞”的意思。
然而,岳飞生下来不到一个月,黄河决口,使家乡汤阴成为一片汪洋。幸亏岳母急中生智,怀抱岳飞坐进一口大缸里,随波逐流,才算保住了性命。从此,岳家的日子就很艰难了。
岳飞长到七八岁,就天天上山拾柴。劳动之余,便在地上铺上一层细沙,用树枝在沙上练写字。
有一天,岳母挖野菜回来,发现沙地上写满了“举朋”二字,心想,我让他写“鹏举”,他偏偏写成“举朋”,这不是心不在焉吗?于是,她怒冲冲地把岳飞喊到身旁,厉声质问起来。
岳飞不慌不忙地回答:“母亲要孩儿长大报国,可孩儿一人又能有多大能耐!所以,孩儿立志要广交朋友,举朋报国。”
岳母恍然大悟,连声说:“我错怪孩儿了,你做得对!”
后来,岳飞果然依靠牛皋、张显、王贵、汤怀等朋友的帮助,在抗金斗争中屡建奇功。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8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干部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飘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认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说“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提示
不要等待,要积极前行。要讲效率。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9
有一次,郑板桥在街上闲逛,因为本身好作画,所以他也非常乐意到画店里去参观一下。当他进入一家小画店时,竟发现店里挂着自己的一幅画正在出售,对此,他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自己的画从来都没在这家店里卖过。
很明显,这是一张假画,郑板桥最讨厌别人打着他的招牌四处骗人。但一想到开店的人也非常不容易,他并没有加以指责,而是把画买了下来,然后就走了。
临别时,店主顺便又提醒了一句:“先生,如果您喜欢郑板桥的画,过几天我还能够给你提供几幅。”几天过后,郑板桥又来到这个小店,发现这家店里又挂出了一幅自己的画。
这当然又是一幅假画。郑板桥故意问店主道:“怎么就这一幅?你不是说有几幅吗?”店主知道碰上了大买主,就欣喜地把郑板桥领进里屋选画。郑板桥看到墙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对这个店主的摹画能力极为赞赏。
看了一会儿,郑板桥笑着说:“我些画虽好,只是可惜这些画都是假的。”说完,他从身上掏出了自己的印章,向店主说明自己才是货真价实的郑板桥。店主一听,急忙跪下向郑板桥赔罪。
郑板桥问店主:“你画得很好,为什么不写上自己的名字呢?”
店主十分羞愧地说:“我不过是无名之辈,画得再好也不会有人买的,就是有人来买,也卖不上价呀。再说,我就是靠卖画来养活这一家人呀!”听了店主的话,郑板桥对他起了怜悯之心,决定好好帮助这位不知名的`画家,因为他的画技并不比自己差,更为关键的是,这个人也是生活所迫才这么做的。
这一天,郑板桥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请来了许多社会 上的名流人物。在席间,他把这位店主向大家隆重作了介绍,并很谦虚地称这位店主是自己小时候学画的启蒙老师。郑板桥还让这位店主当场作画,店主精彩熟练的画技赢得了众人的陈陈喝彩。从那之后,人们都争相抢着到这位店主的店里买画,这位店主的名气与日俱增,不仅出了名,而且还使他的家庭摆脱了贫困。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9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10
今天,我看了《绍兴名人故事》,其中的一篇“看白书”,让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
“看白书”讲的是古代王充十八岁那年到洛阳求学时,看到了讲授经文的班彪知识渊博,讲学时广征博引,思想开阔,常常令自己感到才疏学浅,所以下决心以苦读来充实自己。因为家境贫寒,没钱买书,于是他每天去书铺“看白书”。后来被店主感动,有了好书主动向他介绍,偌大京城,俨然成了王充免费的图书馆。后来王充用毕生的精力,写就了巨著《论衡》一书。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只要我想学习,妈妈哪本书不会给我买?而我呢,多余的时间总是出去玩,不肯多学点知识,总让妈妈生气。而王充在“看白书”的情况下,却成为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如果不是靠他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哪来这样的成就呢!!!我生长在这样的好时代,如果现在还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后就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没有用的人。所以我一定要有所改进了
以上为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 篇10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全文内容,如《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关于惜时的名人故事14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