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1
一鸣惊人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奏王上,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半年以来,楚庄王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隐士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出兵攻打齐国,在徐州击败了齐军,在河雍*胜了晋军,在宋国大会诸侯,楚国称霸天下。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2
陶渊明,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一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
李白,一代诗仙,这位当年名誉京城的御用文人,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出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感慨,做出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豪放行为,书写了一段“四海皆我家”的美谈。
古代文人骚客懂得认知自我,值得我们称颂;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懂得认知自我的人,更令我们钦佩。
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充分认知自我,知道自己能够让苗乡人民更健康地生活,于是在田垄里提着竹篮,用双手捧回了“生命的意义”,因此她感动了全中国。
【素材点拨】这则材料包含了三个中国名人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县令,挂印而归甘于贫寒的乱世高人陶渊明;好任侠、喜纵横,不甘于只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的闲职,胸怀\"大济苍生\"的宏愿却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被称为照亮苗乡的月亮的贵州东南部月亮山区的苗族村寨大塘村的赤脚医生李春燕。这三则材料年代不同,人物性格特点不同,身世经历不同,作者却敏锐的抓住三人身上不为时代所迷惑,准确的认知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的共同特性,加以引述,从古代到现在论证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所引人物诗句的套引使文句概括文采斐然,大量的排比段,给人以飞流直下,势不可挡之感,极好的论述了话题。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3
读了《102个名人故事》这本书,我被名人们的精神给打动了。如意志坚强的牛顿、无私谦虚的达尔文、拼命钻研的爱迪生和不拘小节的爱因斯坦等等。尤其是爱迪生坚持不懈的精神,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当读到“车长气急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扔了出去,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可是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时,我不由得惊呆了,我想:车长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还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都扔了出去,车长已经是铁了心不让爱迪生做实验,但是爱迪生却仍坚持做实验,没有因此而放弃。在我的学习中,我为什么没有这股劲头呢?我为什么不能像爱迪生一样持之以恒地对待学习呢?记得有一次,我晚上正在做一道奥数题,用了许多办法都解不出这道题,心情十分烦躁。一气之下,我躺在床上,大哭起来,心想,我还做什么奥数题,做不做都一个样,还不如不做。结果,在父母的劝说之下,我重新回到座位上,解出了这道奥数题。如果我有爱迪生这股学习的劲头,不用父母的劝说,自己能主动回到位子上该多好呀!
而更使我佩服的是,那时候爱迪生靠的是自己,不断努力,不断钻研。而我现在,读书的时候需要父母催,不能主动,有时还偷懒。和爱迪生的主动学习相比,我还需不断磨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通过读爱迪生的故事,我得到的启示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主动去做,不屈不挠地坚持到底。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4
五岁时,父亲拿一只小罗盘给他玩,爱因斯坦捧着罗盘,见里面的指针转来转去,最后始终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把指针转一圈,又转一圈,不管怎么转,那根针总是指着北方。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捧着罗盘,默默地想:针四周什么都没有,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针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想,直到母亲喊他吃饭,他还站在那里思索。
秋天,爱因斯坦一家去郊游,当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他却不见了,母亲到处找他,焦急地喊他,他却一个人在林间轻轻地穿行,一会儿摘下一片树叶,细心观察树叶的脉纹,一会儿观看阳光从树叶间透出的光斑,到了湖边,他就蹲下身来,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湖面上起伏的微波。当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他时,他正坐在地上,凝望着一队队忙忙碌碌来回穿梭的蚂蚁。“阿尔伯特”妈妈一把拉起小爱因斯坦的手,发现他呆的地方离她叫喊的地方很近,“你干吗不答应妈妈,让妈妈来回的跑。”“没有,妈妈我没听见。”小爱因斯坦说,妈妈只好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爱因斯坦从小就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常常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不断地仔细观察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事物,并且努力思考,自己从中找到答案。()我也要像爱因斯坦一样,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5
俗话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今天,我读了《名人故事》这本书,受到深刻的教育。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齐白石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了一代著名画家;李白通过必生的苦读,成为了一代“诗仙”;伽利略通过不懈地努力,成为了一代科学巨人;匡衡通过几十年的寒窗苦读,成为了我国西汉时期的一个著名的经学专家……
孔子是世界杰出的文化名人,被后人称为“至圣”。他从小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但尽管如此,他仍发奋读书,不耻下问,老人小孩都是他询问的对象。他打破砂锅问到底,别人便送他“百事问”的雅号。
成年之后,他的求知欲更强了。一次,他得到了一本《易经》,就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高兴地把它抱回家,逐字逐句地读起来。他一遍读不懂,就读第二遍,第二遍读不懂就读第三遍……这样翻来覆去的读,连穿在竹木简上的牛皮带都断了。就这样,他换了三次带子,这就是“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来历。
读完《名人故事》这本书,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6
抗日战争期间,童第周一家来到了四川的一个小镇上。他们一家人靠着少得可怜的薪水生活。当时,童第周在一所大学教书,教书之余,童第周还继续着他的胚胎学研究工作。
要研究胚胎学,光靠空想不行,必要的实验是少不了的。做实验就得有实验设备,可上哪儿去弄这些设备呢?为此,童第周吃不香、睡不着,科学研究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事情,不能搞科学研究就像要了他的命一般的难受。看着童第周的那股难受劲,全家都为他着急。
一天,童第周从外面回来,满面春风,他兴冲冲地告诉夫人叶毓芬,说他发现了一个宝贝。很长时间没见到过丈夫笑脸的夫人感到很奇怪,什么事值得丈夫这样高兴?她问道:“什么宝贝?”“我见到了一架显微镜,还是双筒显微镜!”“在哪儿?”夫人也激动起来,要知道,显微镜是进行胚胎学实验最主要的仪器,有了它,就可以做实验了。“在镇上的旧货摊上。”童第周边回答,边拉着夫人出门,他要让她和自己一起享受发现“宝贝”的喜悦。两人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旧货摊,果然,一架旧的双筒显微镜摆在那儿,似乎正在向他俩招手。
“请问,这架显微镜要多少钱?”
“六万块。”夫妇两人吃了一惊,这么贵?这个价钱相当于两人两年的薪水。
“这么贵?能不能便宜点?”
“不行,你们看,这还是德国货。”
老板打量着他们,凭经验断定,他们是真心想买的,所以要价比较高。
没办法,两人只好空手而归。梦寐以求的东西,就放在眼前,可是又不能得到。晚上,他们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
第二天,两人又到了旧货摊前,跟昨天一样,显微镜还在那儿。可唯一不同的是,老板居然还涨了价,要卖“六万五千块”了,理由是物价飞涨,昨天和今天的钱就是不一样。
同样,他们又是空手而归。接连几天,他们一趟又一趟地往旧货摊上跑,生怕心爱的显微镜被别人抢走。老板很不耐烦,后来干脆不理他们了。
夫妇俩下定决心,为了搞科研,这台显微镜非买不可。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他们就开始到处向亲友借钱,还变卖了不少衣服。“可是,我们说不定多少年都还不清这笔债呀!”夫人担心地说。“为了事业,宁可一辈子受苦!”童第周回答。
他们终于凑齐了65000元,买回了这台显微镜。
有了显微镜,就可以做实验了。可是,新的.困难又来了。用显微镜时,必须要有灯光照明或者要有很明亮的阳光照明。童第周住的屋子又小又暗,因为是抗战时期,常常停电,怎么办呢?童第周想尽了办法,他和同事们把显微镜放在窗台上,阳光好的时候利用阳光照明,阳光不好又停电时,就用干电池作电源照明或用煤油灯照明。
显微镜的问题解决了,对于其他设备,他们就因陋就简,比如说,用茶杯、废弃的玻璃瓶、碗等来代替玻璃器皿。他们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用的瓶瓶罐罐中,做着科学实验,探索着生命的奥秘。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7
为拜名师两次辞官
颜真卿是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为山东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他出生于诗书世家,五世祖颜之推曾写下著名的《颜氏家训》。不幸的是,在颜真卿3岁那年,父亲就病故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贫困。
颜真卿继承了良好的家族文化基因,他非常喜欢读书,文章写得很漂亮,但他对书法情有独钟。这让母亲很为难,吃饭还是问题,哪儿有钱去买那么多笔和纸供他练字呢?
颜真卿看出了母亲的心事,有一天,他手里拿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母亲疑惑地看着他。他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黄泥浆可以当墨!”他在碗里装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写满后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说:“这就是纸啊!”
母亲笑了,颜真卿也因此练就了一手好字。
26岁时,颜真卿考中了进士,在朝廷里当了校书郎,后来又外放到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县)任县尉,负责管理地方治安。这件工作相当繁杂,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但颜真卿总要挤出时间练字。人们看到他写的字,都赞不绝口,可他内心里却十分苦恼,因为字写到这个程度,没有名师的指点,就再难有长进了。他想到去拜一个人为师,可想起此人的脾气,又有点犯怵。
这个人就是张旭,擅长草书。他性格怪僻,最喜欢饮酒,为杜甫所列的“饮中八仙”之一(其他7位分别为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焦遂)。喝得大醉后,张旭常常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有时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因此被时人送予了“张颠”的雅称。
为了表示自己拜师的诚意,颜真卿毅然辞去了官职,赶到洛阳,投到张旭门下。张旭仔细地看了他写的字后说:“你的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
话说得很婉转,可颜真卿听得出其中的拒绝之意。他也不敢强求,只好告辞回到了长安。没过多久,他再次在朝廷中得到了任职的机会,可他一直对未能拜张旭为师耿耿于怀,于是又一次辞官。张旭被他的诚心所感动,点头收下了这个弟子。
然而让颜真卿失望的是,入门几个月,张旭要么就是将自己书写的字和前代名家的字帖给他,要他“倍加工学”,要么就是带着他游山玩水、赶集看戏,“领悟自然”,丝毫没有把诀窍传授给他的意思。有一天,颜真卿实在忍不住,对张旭抱怨说:“我来拜门求师,是想得到您笔法的精微秘诀,为什么只让我临帖、参悟呢?”
张旭不高兴地说:“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氏舞剑而得落墨神韵,除了勤学苦练和师法自然,哪有什么诀窍啊!”
颜真卿从张旭的话中,明白了为学之道,于是他再也不去寻找捷径,而是埋头苦学,揣摩前辈笔法,把从自然万象中领悟到的神韵凝于笔端,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粉碎安禄山“闪电战”
颜真卿学好书法后,再次出仕,曾在朝中任监察御史,可是他也像许多艺术家一样,不通世事,一味耿直,结果在天宝十二年(753年)被贬到平原郡(今山东省德州)任太守。诗人岑参为他送行,不无担心地写道:“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然而,这个地方最可怕的不是气候的恶劣,而是憋着劲准备造反的安禄山。
到任后,颜真卿“废苛政、黜奸小、除奸诡、进忠良”,深得百姓爱戴。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称赞他“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当然,颜真卿对安禄山的野心也心知肚明,悄悄地做起了防范。
颜真卿以防汛为名,修筑城墙、赶制兵器、收揽壮丁,积储粮草。为了避开安禄山的耳目,他每天都是一副文人做派,吟风弄月,甚至还亲自主编了一部研究音韵的着作《韵海镜源》。安禄山派人来检查工作,他在好吃好喝好招待之余,还即兴写了一幅字,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著名碑帖《东方朔画像赞碑》。安禄山笑了,把颜真卿真的当成了一个只知道舞文弄墨的书呆子。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谋反,对唐王朝发动了出其不意的“闪电战”。叛军所到之处,守令要么开门出迎,要么弃城匿窜,没有敢勇猛地打一场的。没多长时间,叛军就直逼首都的最后一道防线潼关。唐玄宗李隆基束手无策,狼狈不堪,一边仓皇出逃四川,一边哀叹:“河北24郡,难道就没有一位忠臣吗?”
这时候,颜真卿挺身而出,不等皇帝的诏令,誓言讨贼。他辖下3000兵马很快就扩充到万人,并与时任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太守的族兄颜杲(音稿)卿约定互为犄角,共同抗击叛军。
平原郡久攻不下,安禄山寝食难安,又气又急。攻陷洛阳后,他派段子光带着洛阳留守李?的首级,前来招降颜真卿:“看到了吧,如果不投降,就是这个下场!”
颜真卿不为所动,冷笑说:“我认识李?,这并不是他的首级。来人!把这个叛贼给我砍了!”
此举一下子稳定了军心,河北17郡又相继归顺朝廷,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20万,横绝燕赵,军威大震。天宝十五年(756年),他指挥联军在堂邑(今山东省聊城市)大破叛军,歼敌2万余人。
当时,颜真卿手中并没有精锐的部队,凭借的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武装力量。但他却打赢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第一场胜仗,“颜真卿”三个字于是成了一面旗帜,连守在安禄山老巢的嫡系将领刘客奴都派人跟他联络,准备归顺。颜真卿当即派人从水路给他送去了10多万军资,为了坚定刘客奴的信心,他还把自己不到10岁的独子送去当人质。
河北诸郡的归顺和堂邑之战,截断了叛军和老窝之间的联系,安禄山只好终止进攻潼关,回师河北。颜真卿的这一番举动,为大将郭子仪、哥舒翰等正规军重整军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唐玄宗听到这些消息,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我不了解真卿的为人,他做事竟这样出色!”
在这场关乎唐王朝存亡的战斗中,颜氏一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先后有30多人为国捐躯。在常山战役中,颜真卿的族兄颜杲卿寡不敌众,被敌军俘获。安禄山命人将他押解到洛阳,亲自审问。颜杲卿拒绝投降,安禄山当着颜杲卿的面,砍下了他的儿子颜季明的脑袋。颜杲卿大义凛然,痛骂叛军,结果被用铁钩钩断了舌头,依然骂不绝口,最后被残忍地处死。
数年之后,颜真卿满怀悲愤地记述此事,写下了著名的《祭侄文稿》。这篇用行书写成的祭文一气呵成,国仇家恨全部凝聚在了指尖,其中有好几处因为笔写干又顾不上蘸墨而形成的枯笔,让人感受到他当时苍凉悲壮的心情。这幅作品被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是唯一可以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比高下的书法珍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朝为官得罪五相
因为在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颜真卿被调回中央,深受重用。不过他的文人气质加上嫉恶如仇的性格,让他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官场显得特别另类。他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肃宗时任过尚书,代宗时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德宗时被奉为太师,虽然官一朝比一朝大,但往往都是新帝登基时把他召回中央,提拔不久就因为得罪掌权者而被贬到地方。他得罪过五位宰相,特别不招领导待见,贬职成了家常便饭。
杨国忠当宰相时,前朝名相宋?的儿子宋浑得罪了他,遭到贬职处分,满朝大臣噤若寒蝉,没人敢吭气,只有颜真卿站了出来,对杨国忠说:“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后乎?”何必因为一时的气愤,而使宋?的后代受到伤害呢?在唐玄宗朝,身为皇帝小舅子的杨国忠脾气非常不好,颜真卿的话虽然只是劝解之言,却让他如鲠在喉,结果就是让颜真卿落得个与宋浑一样的下场。
唐代宗时,元载为相,在朝中结交了许多私党,他怕群臣议论然后报告皇帝,就给代宗打了个报告说:“群臣向您上书报告事情,多数都是谗言诽谤,请求每次议论朝政时,先让他们报告给各自的长官,长官报告给宰相,由宰相判断是对还是错,然后再向您报告。”这就相当于从制度上保证每件上报给皇帝的事,都要经宰相过一遍筛子。代宗正为每天乱七八糟的事心烦,就被说得有点心动。颜真卿当即上书批评此事:“古人说,‘苍蝇飞舞声嘤嘤,飞上荆棘停住身,进谗说话没定准,搅乱各国不太平。’所以古代贤君都是广开四方视听,陛下却想自己堵住耳朵、蒙住眼睛,听不清、看不明,那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只准宰相报告事情,这样的事旷古未有,即使是李林甫、杨国忠也不敢公开这样做!”
在颜真卿的强烈反对下,元载堵塞言路之举没有得逞,但没多久,颜真卿就莫名其妙地被贬到硖州(今湖北省宜昌市)。
颜真卿得罪的最后一位宰相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卢杞。卢杞曾到郭子仪府上拜访,吓得郭大元帅赶紧让家里的女眷回避。后来家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卢杞长得神头鬼脸,女人们看了肯定忍不住要笑,他一定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一个都活不成!”颜真卿显然没有郭子仪这份智慧,他依然不改爱点炮的习惯,弄得卢杞脸黑得更加难看,准备把颜真卿排挤出京城,落个耳根清静。颜真卿听说了,找到他说:“您先父卢中丞的头颅被安禄山送到平原郡时,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就凭这点,您忍心不容忍我吗?”卢杞听了惊惶地下拜,内心则对颜真卿更加恨之入骨。
其实颜真卿得罪宰相,谁官大跟谁对着干,并不是想出风头,趁机炒作自己,而是他为人的一贯理念使然。只要是看谁做得不对,哪怕是皇帝老子,他也敢说敢管,更不用说皇帝身边的那些红人了。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有一幅《争座位帖》,它的来历,最能体现颜真卿的`这种性格。
有一年,唐代宗设宴款待从外地前来参拜的郭子仪。按照礼法规定,宴会上文武官员的座位顺序,应该按照官职的大小排列。但负责安排座次的官员郭英义,为了讨好代宗宠信的太监鱼朝恩,竟把官职地位更高的尚书们都排到了鱼朝恩的后面。宴会上鱼朝恩十分得意,时任刑部尚书的颜真卿气愤地对身边的人说:“鱼朝恩不过是个善于拍马屁的小人,没有什么功劳,他的座位凭什么排在前边!”同僚们赶紧劝道:“他是皇上的红人,谁惹得起?还是算了吧!”颜真卿回答说:“不行!这有关国家的尊严,不是件小事。这个座次我一定要争!”
回到家,怒气难平的颜真卿奋笔疾书,不一会儿,《与郭仆射书》(又称《争座位帖》)就诞生了。这篇作品历数了鱼朝恩的种种罪恶,痛斥了郭英义溜须拍马的无耻行为,笔力雄健,气势夺人,充分展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成为他的书法代表作之一。
明知火坑也要跳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朝中议论着准备派兵讨伐,这时卢杞悄悄给唐德宗出了个主意,他说李希烈这个人“年少骁将,恃功骄慢”,一般人都不看在眼里,如果能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去劝说他,一定能“不劳军旅而服”,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将叛乱平息了。
唐德宗自然很高兴,说:“那派谁去合适呢?”
卢杞说:“颜真卿是朝中元老,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没有谁比颜真卿更合适的了!
满朝文武听说此事都吃了一惊,因为谁都看得出来,卢杞是在借刀杀人。于是不少人都劝颜真卿说,你不如以年老体弱为理由推辞不去。颜真卿慨然回应说:“君命也,将焉避之!”这是皇帝的命令,怎么能因为怕死而回避呢!说完,他带上诏书,连家都没回就奔向前线了。
事情果然如卢杞所料,颜真卿一到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就被10××多个杀气腾腾的武士包围了,明晃晃的刀剑在他眼前直晃。颜真卿镇定自若,脸上的颜色一点也没改变。李希烈见状,假意喝退了武士,笑着对颜真卿说:“手下人不懂事,您别见怪。这次起兵,我是被逼无奈,还请替我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
颜真卿说:“你只要归顺朝廷,自然不会获罪。”
李希烈根本听不进劝告,把颜真卿扣押起来。不久,朱滔、田悦等4个同样反叛的藩镇派遣使者到李希烈处,上表称臣,劝他称帝。李希烈很高兴,命人把颜真卿叫来,看一看自己的众望所归。四镇使者借机拍马屁说:“早就听说颜太师有威望,现在李元帅就要称帝号,而颜太师恰好到来,这是上天把宰相赐给元帅啊。”颜真卿厉声喝斥他们说:“说什么宰相!你们知道有个痛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他便是我的哥哥。我年岁这么大的人了,只知道恪守臣节而死,难道还会受你们的引诱胁迫吗!”4个家伙不敢吱声了。
文的不行,李希烈决定给颜真卿点颜色看看。有一天,他命人在馆舍庭院中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把颜真卿架过来威胁说:“你如果不归顺我,就活埋了你!”颜真卿神色安然,对李希烈说:“既然我的生死已经决定,何必玩弄花样!赶快一剑砍死我,你心中岂不更痛快些?”弄得李希烈没了脾气。还有一次,李希烈叫人在院子里架起一堆干柴,点起熊熊烈火,然后把颜真卿带到火堆前。一个叛将对他说:“再不归顺李元帅,就活活烧死你!”颜真卿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一句话没说,纵身就向火堆扑去,吓得那个叛将赶忙把他拉了回来。
颜真卿情知难逃此劫,早就从容地做好了准备。他给朝廷写了遗表,给自己写了墓志铭和祭文。在祭文之中,他写道“天之昭明,岂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贞元元年(785年)八月二十三,李希烈派人将颜真卿勒死于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龙兴寺中,终年77岁。
欧阳修评价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意思是,颜真卿是位君子,他的品德和性格,人们初见也许会心生敬畏,然而愈久会觉得愈可爱。
颜真卿的人生如书,把刚直忠烈的品格融入了书法之中;他的书如人生,把字的端庄与遒劲化成了处世的性格。这样的书法,让我们钦佩;这样的人生,让我们高山仰止。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8
美国的巴顿将军是一位典型的军人,他的家庭也是准军事模式的。儿子的卧室挂有“男兵宿舍”的牌子,女儿的卧室则写有“女兵宿舍”的字样,而厨房则写着“食堂”,客厅则写着“会议室”的大字。有人猜想他们夫妻的卧室一定会挂上“司令部”的牌子,没想到却赫然写着――“新兵培养中心”。
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
“让我尝尝这汤!”巴顿将军向士兵命令道。
“可是,将军……”士兵正准备解释。
“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巴顿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士兵答道。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9
凭借《千手观音》让世界记住自己的演员邰丽华,用曼妙的舞姿、清纯的微笑、坚定的意志,创造了生命的极致。一位聋哑人,就这样感动了我们。从不幸被上帝夺去听力、声音,到默默无闻、不屈不挠,再到20xx年春晚的惊鸿一现,她把自己成功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她知道作为一名聋哑人只能用手势、动作展现自己,她选择了舞蹈,找准了自己的生活位置,成功地谱写了人生绚丽的篇章。
提起“感动中国”,我不能不想起已去的丛飞。在金钱和爱心面前,他选择了后者。作为许多贫困孩子的爸爸,他奔走于各地进行演出,资助他们上学,甚至在病危时,他还没忘记那些孩子,又把医疗费寄给他们。在人人为己的环境中,他是那么的高大、光彩照人。丛飞在人生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让爱心传递下去,也让我们从此记住了他——一位高尚的歌手。
【素材点拨】这则材料首先选用是《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的事例。通过对其面对先天残疾刻苦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事迹的叙述,阐述了正是因为她找到了舞蹈,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功“谱写了人生绚丽的篇章”的观点。选例典型、贴近生活,容易为人接受。第二个事例选择感动中国的人物——一丛飞的事例,从选例的角度,已经由个人的成功上升到人生价值的定位,两小节之间逐层递进,论述逐步深化。另外,在选用事例进行论证的过程中不仅详略得当,记叙、抒情、议论自然得体,而且每一个事例后,都有结合中心的材料评论,表现出事事点题的特色和较好的思想性。这些都是在运用事例论证时成功的必备要素。
以上为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 篇9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全文内容,如《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名人育儿故事大全文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