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
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篇1
招股书上写着:周斌全,48岁。记者面前的他,丝毫不显老态。每每谈至兴奋处,甚至手舞足蹈起来。
他实在太能侃了,以至于记者经常有黔驴技穷的感觉,常常不知道怎么串词。于是随口问了句:“你保持常青的秘诀是什么?”
这着实是一个很“无厘头”的问题。但他的回答更“无厘头”。
“吃乌江榨菜啊。榨菜里面有27种氨基酸,有10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他说。
这就是周斌全。一个不乏幽默感的精明商人。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他以“三把火”,煮沸了涪陵榨菜这锅汤。
2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成功登陆中小板。若仅以开盘价25。5元/股保守计算,涪陵榨菜董事长、第四大股东周斌全身家达1。4076亿元。
改头换面榨菜也要工业化
周斌全这辈子跟资本市场很有缘。
早在19××年,周斌全就在涪陵当地另一家上市公司——涪陵建陶任投资银行部经理、集团董事兼副总经理。此后,朝华科技重组涪陵建陶。
20××年,周斌全离开了风头正劲的朝华科技,调任涪陵榨菜集团总经理。
不久后,朝华科技一路走低,接连戴上ST、*ST、S*ST帽子,直至停牌。对于“老东家”的多舛命运,周斌全一直讳莫如深,从不在公开场合评价。但无疑,这段经历对周斌全的影响不小一一在入主涪陵榨菜之初,周斌全就有了一个梦:把涪陵的金字招牌送上资本市场!
是借此雪耻,还是借此圆梦,只有周斌全自己知道。不过,这个梦,在当时看来,是那么“不切实际”——榨菜上不得台面,且公司一直在亏损边缘徘徊。
周斌全要烧的第一把火是挽回亏损。
改革经费从何来?
从前的榨菜厂建在长江边上,三峡175米蓄水后,工厂将完全淹没。涪陵榨菜集团因此获得了1。4亿元移民迁建资金。就是这笔“横财”,成就了周斌全的改革。
周斌全在国内找了4家食品机械制造商到涪陵来研究对策。他的要求是:做成现代化的流水线,榨菜腌制、淘洗、切分、脱盐、脱水、拌料、包装、灭菌、装箱入库等全部实现工业化。
4家企业的老总听后,纷纷摇头。
此路不通,另觅他途。从20××年开始,这个卖榨菜的带领着集团班子考察了美国食品、日本酱腌菜、韩国泡菜的工业化流程,大受启发。一回来,涪陵榨菜便进行国际招标。最后,德国人中标。
生产过程中,脱盐和剂量包装最难。实验室里,技工们做了10××多次试验,才使得榨菜的脱盐标准和国际一致。20××年,某分厂的一批榨菜产品盐分超标。有员工建议,“降价、实行内部处理,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周斌全的决定却是:禁止出厂,全部销毁。作为处罚,相关责任人全额赔偿,该分厂厂长职务被免。
在经济利益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周斌全选择了利益的避让、质量的坚守、信誉的捍卫!
剂量包装的问题当时无法解决,周斌全又下了狠心,花了1200万元购买了4台德国设备来做。直到整个榨菜生产线改造成为智能化、工业化的生产线。
仅第一条生产线就花了5000万元。
随后涪陵榨菜集团对所有生产线进行了国产化改造,目前已有8条生产线,产能达到6。5万吨。
打造品牌小公司巨资上央视
通过新建现代化生产线,新创榨菜品种,涪陵榨菜改革第一年即扭亏为盈。20××年销售额1。5亿元,20××年销售额2。2亿元。
销售量上来了,如何卖出一个好价钱呢?
当乌江榨菜的产量还仅仅为2万吨/年时,集团就有100多个销售人员。这些小青年全国各地到处铺货。但是市场太大铺不过来,有时货铺了,却卖不动,经销商又来退货。但销售人员的提成已经拿了,若退货公司不可能再让销售人员把钱缴回来。而且几去几回中,有些退货的榨菜过期了。周斌全意识到,光靠销售人员是不行的。
一开始,周斌全组织了不少座谈会。在和消费者交流中,他发现,产品卖不动,并不是销售人员不努力,也不是经销商不努力,而是消费者没认知。要打破销售的瓶颈,应塑造品牌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买。
如何让13亿人知道乌江榨菜呢?
“要做,就要做到家喻户晓!”经过调研,周斌全决定要烧第二把火——上央视!
在当时,上央视打广告是大多中国企业屡试不爽的“品牌速成法”。山东一家酒厂曾如是形容上央视打广告的效果:每天开出一辆桑塔纳,开进一辆奥迪。但是,上央视耗资不菲,风险也不可谓不大。于是,当听说卖榨菜的要上央视,涪陵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新闻联播》后是最紧俏的时段之一。尽管是20××年,价格也令人咋舌:每个单元(两个月)700万元!
在1400万元支票上签字时,周斌全的心嗵嗵乱跳。这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啊,会不会打了水漂?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周斌全心一横,签下了大名。
于是,在每年5至8月份,每隔一天,新闻联播之后总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皇帝专业户”张铁林拿着一包乌江榨菜,用惯用的皇帝腔慢慢道来:“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该广告一出来,就引起诸多非议。特别是广告词,成了无数网友热议的焦点。
但无论如何,对于涪陵榨菜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如今已举国皆知,乌江榨菜的销售额每年以20%至30%的幅度增长。
资本整合登陆中小板
在周斌全的“捣腾”下,涪陵榨菜一天天壮大起来。
周斌全还差最后一步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扩大现代化生产线的规模,整合榨菜市场。
周斌全知道,上市,要募得机构和投资者的资金,不能单单依靠百年的老字号,令人信服的成长性和高回报率才是交给市场最好的答卷。
榨菜是传统农产品行业,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仅在5%至6%。涪陵榨菜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利润率在8%至10%,但对于资本市场的众多优质股来说,这样的成绩依然太平庸。
周斌全把玩着手里这包小小的榨菜,心头开始盘算:怎么做?
经过深思熟虑,周斌全决定:第一,提价;第二,增加榨菜的附加值。
提价,是一件冒险的事。涨价是会使利润率上涨,但是消费者不买账怎么办?这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集团内出现了一部分质疑声。
20××年,一场冰雪灾害,使原料青菜头整体减产30%。这个契机,让涪陵榨菜旗下产品价格顺理成章上浮了23%,在超市里能买到最贵的脆口涪陵榨菜涨价到1。2毛/包。紧接着,20××年、20××年分别上调10%和8%。
在提价的同时,周斌全还做了一件事,将100余种产品砍掉近80%,仅留下赚钱的20余种主力品种。这次精兵简政,减轻了集团公司大量的管理成本。
这3年来的年销售收入都维持4个多亿,经测算,涪陵榨菜的利润大大提高。
这一步,周斌全走对了。
在榨菜集团强大起来时,涪陵榨菜管理层也获得了诸多实惠。20××年4月,涪陵榨菜增资扩股时,为了建立管理层长效激励机制,重庆市国资委批准以5。45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对时任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
股票一上市,周斌全的身家成倍增长,上亿资产已不在话下。
不过,财富并不是他的终极梦想。他的梦想是,通过资本市场把榨菜整合好,有基础了再整合其他酱腌菜市场,做中国佐餐开胃菜行业的绝对领导者!“如果份额占到25至32%,龙头地位就巩固了。”
1元榨菜走出8位千万富翁
涪陵榨菜上市后,精彩地演绎了极速暴富秀,公司管理层也分得了一杯甜羹,收获巨额财富。曾经是国有企业的涪陵榨菜,股权激励计划催生了8位高管千万富翁。涪陵榨菜的股权激励让人眼红不已。
2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以25。6元/股高开后,股价一路飙升,三次被临时停牌,上演了疯狂的“首日秀”,最后收涨191。6%。
涪陵榨菜上市,以首日收盘价40。8元/股计算,公司董事长周斌全持有552万股,身家达到2。25亿元。周斌全暴富的缘由仅是来自公司的股权激励。3年前他才花了1457万元,净收益2。1亿多元。
资料显示,涪陵榨菜上市后,加上董事长周斌全,共有8位高管股东跻身千万富翁之列。
按上市首日收盘价40。8元/股计算,涪陵榨菜的第一大股东涪陵区国资委,持股5865万股,持股比例为51%,市值23。9亿元。“广厦系”的一员、东兆长泰投资集团以8502万元的出资额成为第二大股东,所持3220万股的市值达到13。1亿元,浮盈高达13。09亿元。而第三大股东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第五大股东深圳市赐发实业有限公司分别持有805万股和460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7%和4%,也轻松坐拥3。28亿元和1。87亿元。
除此之外,涪陵榨菜公司高管向瑞玺、肖大波等5人分别持有涪陵榨菜84。6万股,持股比例均为0。7%;黄正坤(董秘)、童敏(公司顾问)分别持股53。1万股、37。1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0。46%和0。32%。同样以40。8元/股的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向瑞玺等5人的身家均达到3400万元,黄正坤、童敏的身家分别为2100万、1500万元。
据记者了解,这8位千万富翁都是于20××年4月以5。45元/股购得的股份,平均支付成本为2。64元/股,是买入价的15。45倍。高收益以及上千万和上亿的浮赢,让不少没有股权激励的企业的高管们眼红不已。
每包赚3。5分:乌江榨菜是如何壮大的?
每包净利润大概是3。5分钱。就是靠这3。5分,涪陵(乌江)榨菜实现年利润4156万元,卖出了一个“乌江”品牌,并上了市。
融合产地优势 提升品牌形象
起初,“乌江榨菜”远不如“涪陵榨菜”有名。
涪陵是榨菜的原产地,让人感觉历史悠久、正宗。因此,首先得解决乌江与涪陵的关系,抢占“涪陵”这一独有的地源优势。因此在包装上就有了这样一段文字:“乌江榨菜,正宗涪陵榨菜,始于1898年,巴国古都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而得名,涪陵榨菜名冠世界三大名腌菜之首,乌江榨菜色如暖玉,其味鲜、香、嫩、脆,更为涪陵榨菜之极品!”通过“乌江——涪陵”视觉捆绑,并通过地缘关系的文字介绍,解决乌江与涪陵过往的松散关系。
概念差异化 区别同行
数年前的酱腌菜市场,几乎每个区域甚至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强势的地方品牌,市场份额非常分散,神似军阀混战。当时榨菜分为两大流派:涪陵榨菜,全国销售,以华南。华中、西南市场更为强势;浙系榨菜,主要销售华东、华北、东北市场,其中尤以二、三级市场及中心城市的低端市场为主,低质低价,浙江榨菜厂家规模和实力都较小,缺乏全国性的品牌。
市场调研发现,“鲜”、“脆”是消费者评价榨菜好坏的标准,实现这一方法的工艺就是榨菜最有特色的一榨。乌江区别于其他榨菜的“榨”:乌江榨菜经过了3次清洗,3次腌榨,成本比其他的杂牌高很多,但消费者并没有任何认知。企业就用这个特殊的资源对乌江进行了机理包装:三清三洗,三腌三榨。把产品名定为“三榨”,用产品的制作工艺作为品名,继承了榨菜的优质资源,又区别于普通的榨菜,摆脱了消费者对榨菜低价值的认知。
薄利多销 以量取胜
榨菜作为快速消费品,价格大战不可避免。乌江榨菜采用经销制,集中资源强攻超市,再开发便利店、农贸市场等辅助渠道,逐步向下延伸渗透。总体原则是:抓大放小、先主后次。之所以能做到广泛分布,“一是公司的销售架构覆盖全面,另一点是公司与经销商的关系非常好”。虽然榨菜对外批发的毛利率尚不足5%,每袋毛利润也就几分钱。
成功的品牌打造,让乌江与其他的榨菜产品区别开来,提高了产品竞争力。目前,乌江榨菜已经在全国设立32个办事处,经销点遍布全国近300个城市,产品涵盖全国各地,还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上为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篇2
阿婆家地窖的秘密
周杰伦生长在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十分艰辛。最底层市民吃的食物,他都吃过。有时家里没钱买不起肉和菜,母亲就腌制好多咸菜,小周杰伦常常就着咸菜吃米饭。所以,对于咸菜,他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20××年夏天,周杰伦在录音棚里苦干两个月,录制出版了新歌辑《十字勋章》后,感到十分疲劳,于是,便和几个好友,悄悄来到阿里山脉的大武恋山区度假。
为了避来媒体的打扰,一行人住在一个名叫小坝上的小村子里。白天,大家一起去爬山,晚上就坐在农家小床上打牌。房东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复姓胡也,周杰伦管她叫胡也阿婆。胡也阿婆是个神厨,会做好多阿里山特色饭菜。
有一天,周杰伦和朋友们在集市上买了一只野兔,胡也阿婆说:“野兔肉腥,需要配酸辣菜一起吃才好。我在地缸里腌了好些呢,今天拿出来给你们尝尝。”
周杰伦随阿婆来到仓库里,掀开地上的一块青石板,露出一口埋在地里的大缸。胡也阿婆用竹勺子捞上来几根深绿色的菜条,盛在盘子里。周杰伦尝了一口,只觉得一股微酸微辣的滋味,从舌根慢慢地向下滑去,那滋味爽极了,一盘酸辣菜端上桌子,大家瞬间就吃得精光,直呼“阿婆,再来一大盘”。
回到台北后,周杰伦一直忘不了酸辣菜,那种美的滋味记忆太深了。有一天,他独自开车回到小坝上村,他想跟胡也阿婆学学怎样腌制酸辣菜。
胡也阿婆告诉他,她祖上胡也清山是明朝万历年间宫廷御厨,后代也大多从事厨师行业。酸辣菜就是祖上传下来的。她家祖辈一直吃酸辣菜,据说里面有营养,能祛病长寿。所以,她的家族成员绝大部分活过了90岁。
胡也阿婆说:“小伙子,这个祖传秘方是不外传的,你喜欢吃,我可以给你带上好多回去吃。”
周杰伦带了满满一坛子酸辣菜回到台北,请好友们品尝。大家一片惊呼,著名导演李安吃过之后,对周杰伦说:“这个如果弄到市场上,一定会畅销。”
周杰伦认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除了可以赚钱,把这种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受益,也是个善行。几月后,他又来到小坝上村找胡也阿婆,想和阿婆合作生产这种酸辣菜。阿婆一听,大声呵责道:“你让我出卖老祖宗?”
周杰伦受到了训斥,心情沮丧地回到台北。一天,李安见到周杰伦,惊奇问他为什么脸色不好?周杰伦说了事情的经过。李安建议周杰伦去找阿婆的儿子或孙子商量。
经过多方努力,周杰伦终于与胡也阿婆的孙子、当地的一个小学体育教师胡也平取得了联系。胡也平很赞同周杰伦的想法,经过协商,决定由胡也平任总经理兼总技术督导,以技术入股,负责最关键的`配方秘密,周杰伦任董事长,负责出资建厂以及产品的销售。因为这个协议执行过程中并无透露酸辣菜的配方,得到了胡也阿婆的许可。20××年元旦,位于台中市的“胡也酸辣菜”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工生产了。
大明星兜售小酸菜
第一批“胡也酸辣菜”试产品生产出来了,周杰伦一品尝,与胡也阿婆地窖里的酸辣菜毫无二致,他非常兴奋。与胡也平商量一番后,决定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
一个月后,大批的“胡也酸辣菜”摆进了台中、台南等城市的商场贷架上。然而,现实与周杰伦的预测截然相反,顾客对这种新的咸菜并不感兴趣,有些商场里,一个星期才卖一两袋。有的产品被退了回来,有的经销商表示不愿再经销它。第一批生产的50吨酸辣菜全面滞销,一下损失了近千万新台币。胡也平受到了更大的刺激,因为他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公职,现在工厂又不行,他向周杰伦提出辞职。
胡也平一走,可就是釜底抽薪,一切都完蛋了。周杰伦怎么劝,胡也平也不听,一心要离开公司。周杰伦跑到小坝上村,找到胡也阿婆,经过阿婆的规劝,胡也平同意暂时留在公司里,危机总算化解了。
周杰伦很难过,也非常奇怪:为什么味美价廉的酸辣菜竟然无人问津?当初广告也打了,推介会也开了,产品包装也非常精美,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郁闷之中,周杰伦想到了好友前辈郭台铭先生。郭台铭在商界素以“智多星”著称,一定会有好主意给他。于是,周杰伦特地把郭台铭从台北请来台中市,向他请教。郭台铭看了工厂生产车间,品尝了“胡也酸辣菜”之后,不断点头称赞。他认为,产品非常好,关键是宣传做得不好。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郭台铭说:“要吆喝,要向市场大声吆喝,更重要的是把你的产品和周杰伦这个名字联系起来。”
周杰伦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请来台湾最著名的广告策划人何进身先生,何先生帮周杰伦策划了一套宣传方案,周杰伦看了,连喊:“高明!高明!”
20××年3月,周杰伦接拍了松下公司的广告。双方谈妥的价格是3000万新台币,正在签单,周杰伦突然在谈判桌上提出“减到一半的价格”。这个提法令松下谈判代表惊诧不已。周杰伦谈了自己的条件:他想在广告发布会上吃自己的咸菜。松下的电子产品和民间小吃根本不矛盾,而且周杰伦此举定会引起媒体热议,无疑会加大松下公司的广告效应,松下谈判代表当即表示同意。
广告发布会在香港举行,有20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当有记者问周杰伦最近有什么新歌推出时,周杰伦回答:“近三个月没有新歌推出,我正在生产一种小咸菜,厂址在台中。”好事的记者哪有不抱根问底的,于是 “胡也酸辣菜”发布了。
当晚,关于“周杰伦卖咸菜”的消息就在媒体上出现,人们非常好奇:周杰伦和咸菜有什么干系?一看报道,确确实实,周杰伦在生产一种名叫“胡也酸辣菜”的小咸菜。好奇的人们立即拥向商场,几天之内,滞销的50吨产品被一扫而光。各大商场纷纷打电话告急,脱销!脱销!原来心灰意冷的胡也平变得干劲十足,组织工人昼夜生产,大批酸辣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仅仅在20××年第二季度,公司就进账5000万新台币。
以上为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篇3
话说有年冬天,慈禧太后得了厌食症,面对一道道山珍海味,她连筷子也懒得动。
这可急坏了大内总管李莲英,他连夜召集御膳房所有厨师,务必想法把太后老佛爷的食欲勾起,如若不然,就砍了他们的脑袋。
御厨们三人一组、五人一伙,一边研究菜谱,一边挑灯掌勺,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总算做出了30多道色香味俱全的新菜肴。但李莲英一一品尝之后,只留下了3道菜。
第一道是御膳房首席大厨赵东海做的“百鸟朝凤”,但这百鸟和凤凰并不是平常采用的鹌鹑和乌鸡白风,却足用百里挑一的沙地萝卜精雕而成,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而且还能消胀气。
第二道是川菜大王刘祥福最新研制的“绝味叫花鸡”。
最后一道是金刀御厨郭金生最拿手的“佛跳墙”,不过精通药理的他悄悄把平时的配方做了些修改,添加了几味消食去胀气的名贵中药。
谁知慈禧太后只瞧了一眼赵东海做的“百鸟朝凤”,就让宫女拿开了;又闻了闻刘祥福的“绝味叫花鸡”,皱起眉头说:“辣味这么重,想辣死哀家呀!”
李莲英赶紧让人撤下,最后才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郭金生做的“佛跳墙”。没想到慈禧竞拉下脸道:“这哪是菜呀!药味这么浓,哀家不如传太医好了!”
吓得李莲英跪在地上连声谢罪:“奴才该死!奴才这就去御膳房让他们赶做几道对老佛爷口味的菜肴……”
李莲英火急火燎地赶回御膳房,正准备对厨师们大发淫威时,却见一位年轻厨师手捧一只紫砂锅,迎上来道:“李大总管您来得正好,小的刚把菜做完,还请趁热送与太后老佛爷品尝!”
李莲英一看对方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厨子,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道:“快给咱家滚一边去!三大名厨做出的菜肴太后老佛爷也不曾尝上一口,你小子又算哪根葱?”
不想这位厨师非但没有滚到一边,反而不知天高地厚地说道:“大总管,小的敢以脑袋担保,治好太后老佛爷的厌食症,还非靠小的这道菜不可!”
在场的御厨们都露出了不屑。李莲英半信半疑道:“你小子把盖子掀了,咱家倒要瞧瞧,你这砂锅里是什么好东西?”
小厨师却急忙摇头,道:“李大总管,这盖子万万掀不得!这要一掀,里面的菜香便跑了,哪还能够勾起太后老佛爷的食欲呀!还是请大总管带小的把菜送去,当着太后老佛爷的面掀开盖子吧!”
李莲英想了想,道:“好小子,你要真有把握,那就端着你的莱随咱家去见太后老佛爷,她现在正在气头上,如果不吃你的菜,那你的脑袋可要搬家了!”
厨师胸脯一挺,道:“小的不怕,小的有把握!”说完手捧紫砂锅,跟着李莲英去见慈禧太后。
身后一干御厨们纷纷叹息,道:这小子为了出人头地,连小命都不要了!
两人来到慈禧太后跟前。
慈禧懒洋洋地抬起头,说:“小李子,你就掀开盖子让哀家瞅瞅吧!”
李莲英赶紧掀开了紫砂锅的盖子,只见腾腾热气冒了上来,夹着浓浓的菜香,却看不清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慈禧太后闻到了菜香味,顿时精神一振,道:“小李子,这菜好香呀!快盛一碗让哀家尝尝鲜!”一旁的宫女翠儿递来了碗碟,李莲英赶紧拿起玉勺盛菜,可当他看到盛入碗里的大白菜和葱花时,脸色刷地变白了。你说太后老佛爷天天吃着山珍海味,哪能咽下这老百姓也不稀罕的白菜汤呀!
这时,太后老佛爷又在催促:“小李子,你能不能快一点?”
李莲英狠狠扫了跪在一旁的年轻厨师一眼,硬着头皮把半碗白菜汤递给了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翠儿。翠儿接过后也愣了一下,直到李莲英使了个眼色,她才拿起银汤勺盛了半勺白菜葱花汤,送到了眯着双眼的慈禧太后嘴边。
只见太后老佛爷轻启朱唇,连汤带菜吃进嘴中,嚼了几下便吞下去了。猛然,她睁开双眼,大声道:“味道好极了!小李子,这菜叫什么来着?”
李莲英自然答不上来,他擦着额头的冷汗道:“既然味道好,老佛爷您就多吃几口,然后再听奴才慢慢道来。”
慈禧好几天没吃东西,乍吃到可口的菜肴,也不想多说了,不到一盏茶工夫,便把小半紫砂锅的白菜汤吃下肚子。这才咂咂嘴巴道:“哀家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菜肴,我说小李子,你现在可以报上菜名了吧?”
李莲英笑着一指跪在身旁的年轻厨师道:“老佛爷,您还是问这小子吧,刚才他口出狂言,说敢以脑袋担保老佛爷您一定爱吃他做的这道菜……”
慈禧打量了跪在面前的小厨师一眼,微微一笑说:“好胆气呀!叫什么来着?这菜你又是怎么烹饪出来的呀?”
“回太后老佛爷,小的名叫鲍平安,徽州人氏,这道菜小的叫它‘水煮白菜’,又叫它‘孝心菜’,是把上好的白菜切成小块,投入沸水中迅速捞起,再放入微温的鸡汤中浸泡8个时辰,让它们充分吸收鸡汤的营养和香味,然后捞起在沸水中冲洗掉油腻,倒进紫砂锅,加入清水文火慢细炖,直到将要熟透时,迅速掀开盖子撒上葱花,然后盖严盖子,过一会儿便可食用了……”
慈禧太后来了兴趣,笑道:“鲍平安,这名字好呀!那你为何又把这道菜叫做‘孝心菜’呢?”
鲍平安微微一笑,道:“3年前的冬天,我奶奶也得了厌食症,家父先后请了几十位名厨来给她做菜,可我奶奶还是没有胃口。后来我翻阅了好几百本菜谱,终于在一本古菜谱里看到冬天吃大白菜不但可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养胃生津,而且还能护肤养颜。正好调理我奶奶的厌食症呀!我苦思冥想,最终悟出了刚才说的烹饪方法……”
听到这里,慈禧忍不住开怀大笑道:“还真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孝心菜’呀!小李子,以后你就让这位鲍平安为哀家专做这道菜好啦!”
不到半个月,慈禧太后的厌食症竟然不治而愈了。
慈禧决定重赏鲍平安,问他想要什么?鲍平安让太后老佛爷赏他一个女人。
慈禧“嘻嘻”一笑道:“只要你看中的不是后宫的妃子,哀家都如了你的愿!”
鲍平安赶紧磕头谢恩,然后指着太后身边的宫女翠儿道:“小的就要这位翠儿姑娘!”
慈禧太后大感意外,
“你不当首席大厨,不要金银财宝,也不要公主,为何偏偏喜欢哀家身边的翠儿丫头?”
鲍平安深情地望着宫女翠儿,哽咽道:“太后老佛爷,我鲍平安想尽办法进入御膳房,就是为了见到心上人翠儿,要不是为了她,那天我也不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说服李大总管为您献上那道‘水煮白菜’呀……”
慈禧忍不住打断道:“这么说,你们两个早就好上了?”
鲍平安点了点头道:“小的不敢隐瞒太后老佛爷,翠儿和我本是同乡,但我是大盐商鲍志道的后人,翠儿却出生在贫苦农家,我俩从小青梅竹马,偷偷相爱多年了。可家父却硬要棒打鸳鸯散,对我百般威逼不成,最后他竟然买通官府,让选秀的公公将翠儿带进皇宫当了宫女。我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京城想方设法进了御膳房……”
听到这里,宫女翠儿忍不住啜泣起来。慈禧太后看了看翠儿,又看了看鲍平安,幽幽叹了口气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鲍平安,哀家说话算数,现在就把翠儿丫头赏赐给你!不过,你把翠儿带回老家,那哀家让谁做那‘孝心菜’呀?”
鲍平安、翠儿一见慈禧要反悔,都急红了眼,不料慈禧又抚掌大笑道:“这样吧,哀家为你们在京城开一家酒楼,你们小两口仍然留在京城,这样哀家便可随时吃到‘水煮白菜’了……”
鲍平安、翠儿成了亲,并在京城开了酒楼。酒楼开业那天,慈禧太后还让李莲英给他们送去一块由她亲笔题写的“天下第一菜”金匾。
以上为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全文内容,如《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