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 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时间:2023-08-05

  导语:费祎是三国时蜀国的大臣,聪敏干练,识悟过人,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政大权主要由他掌握。

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篇1

  李渊留守太原时,每有设宴必会邀裴寂对弈。相传后来李世民欲劝其父起兵,正是请裴寂做了说客,在对弈时晓之以天下大势,说动李渊下定反隋的决心。其实,李世民在棋盘上的`“政绩”还不止于此,“一子定乾坤”的唐代传奇可谓愈发精彩。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有一个虬髯客张三,为人豪爽仗义,心有大志,也想伺机起兵。他从朋友李靖处听闻了李世民之才,希望能与其先见上一面再谋后计。后来在李靖莫逆之交刘文静的府上,这一次颇具意义的会面终于达成了。

  李世民应邀而至,虬髯客张三见其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心里争霸中原之念已经消减了不少,但终究他还是如提议般地邀李世民在棋盘上切磋一番。张三一坐定就抓起四子摆在四个角的星位上,嘴里还高呼一声“老虬四子占四方”。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心知肚明对方的来意,他不慌不忙地执起一子,放在棋盘的天元上,朗声道“小子一子定乾坤”。

  李世民棋艺远胜张三,虽然自动让四子,但他把第一手下在了天元,可谓始终掌握主动。中盘过后,张三所占的四个角已被吃掉其三。当李世民又拿起一枚棋子,要向最后一角发起进攻时,张三托住了前者的手,嘴中道“中原大地已归公子所有,东南一隅,山高路远,就请公子交托于我”。后来,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张三自领十万大军渡海东征,当了扶余国的新王。

  以上为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篇2

  费祎是三国时蜀国的\'大臣,聪敏干练,识悟过人,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政大权 主要由他掌握。公元245年,魏国大军直扑蜀境,形势万分危急。费祎奉命出 征,大夫来敏前来践行,希望与费祎下一盘围棋作为告别,费祎爽快答应。两人 对坐,来敏执白先行,招招都是强手。费祎神色镇定,防守得法。来敏见无隙可 乘,且棋势露出多处破碇,于是推盘认输,他恭贺费祎说:“大战在即,我所以 要和你对弈,其实是要看看你的胸襟气度。现在我相信,你是抵御敌人的最好人 选。”果然,费祎到前线后,坚壁清野,凭险固守,使魏军久攻不下,露出疲 态,再若强行攻击,必为蜀军所乘,不得已全线撤退。 ——《蜀书·费祎传》

  以上为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篇3

  东晋时,信安郡樵夫王质入石室山中伐木,见两童子对弈,便将斧子放在地上, 驻足观看。也不知看了多久,两童子顺手给了王质几枚枣核状物,王质吃下后遂 不觉饥饿,继续专心致志地看棋。一局棋尚未下为,一童子忽对王质道:“你怎 么还不回去?”王质如梦初醒,忙去取斧子,却发现斧柄全已朽烂不堪。回到家 里,物是人非,原来山中一局棋,世上已百年。

  ——《太平御览》

  故事中所说的石室山,因为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已经被人们称为烂柯山了。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 ,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 巨变。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就引用了这个典故。诗人用王质自比,表达了他遭贬离开京城二十多年后,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古人喜欢用神话去解释那些神秘陌生的事物。云雾缭绕的深山,常常会被人们想像成不问尘世烦忧的仙人的居所。这故事中,时间对山中的童子们是宽容的,而对人间却是冷漠 的。其中所寄托的一种苍凉的意味,也使历来读到它的人们不由得发出怅惘的叹息。

  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以上为围棋故事费祎考棋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围棋故事费祎考棋》全文内容,如《围棋故事费祎考棋》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围棋故事费祎考棋》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围棋故事费祎考棋》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