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教学课件 >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时间:2023-04-12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1

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 .学习例3 。

  ( 1 )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 只,养鸭10 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 2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 3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 ÷ 10 =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

  三)思维训练

  1 .把8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 段,每段长多少米?

  2 .把一个5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 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2

  在这节课中我加强朗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但是读的形式单一几乎都是齐读,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样才能提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在试讲时由于耽误了几分钟下课,所以在正式上课时担心时间不够,范读时就提快了语速,导致学生齐读时模仿我的速度,读得参差不齐。

  在学习生字方面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习的较好,但应该更多的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记忆字形。

  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更应富有感染力,这点我觉的做得还不够;再者,就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特点,如何进行活泼有序的组织教学,我会在这一方面继续改进的。

  总之,通过这次教研会,感觉收获很大。在此,感谢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3

  导语:跳绳,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跳绳教学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重难点:

  学会看图并能口述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据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么做呢?同学们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

  2.出示跳绳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

  指名汇报。(举例)

  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2+6=8,6+2=8

  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4+4=8

  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3+5=8,

  5+3=8。

  ……

  学生说教师板书:

  6+2=82+6=84+4=8

  1+7=87+1=83+5=8

  5+3=80+8=88+0=8

  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

  (2)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例如:

  1)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2)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抡绳,有几个同学正在跳?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

  (二)画一画

  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

  2.出示大象图。

  1)这是谁?

  2)出示图片

  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

  3.组织全班交流。

  (三)试一试

  1.出示:

  7+2=□9-4=□4+4=□

  6+3=□8-5=□8+□=□

  5+□=8□-4=5□=1+8

  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针对重点题目进行指导。如:5+□=8□-4=5□=1+8

  (四)练一练(第35页)

  1.说一说,填一填。

  看图说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全班订正。

  2.口算第35页第2题。

  学生都能算对。

  3.数学游戏:凑成9。

  每组准备1~8八张数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两个数能凑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为好朋友。

  4.数学故事:八戒吃瓜。看图讲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4

  【学习目标,细解考纲】

  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小试身手,轻松过关】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基础训练,锋芒初显】

  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7、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

  (1)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2)月亮在云中穿行;

  (3)汽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8、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m至B点。(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举一反三,能力拓展】

  9、在二战时期的某次空战中,一英国战斗机驾驶员在飞行中伸手触到了一颗“停”在驾驶舱边的炮弹,你如何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

  【名师小结,感悟反思】

  本课时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三个基本概念,质点是重点,是理想化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判断物体能否视为质点的依据在于研究问题的角度,跟物体本身的形状、大小无关。因此,分析题目中所给的研究角度,是学习质点概念的关键。

  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对同一运动,不同参考系描述形式不同。一般选大地为参考系。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之上的数学工具。坐标系的建立,为定量研究物体的运动奠定了数学基础。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5

的结果。

  5、找出福楼拜指导莫伯桑的句子,反复朗读。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焦急万分、理解酷爱并用“酷爱”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抄写词语以及课后的重点句子。

  2、查找并开始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难点: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文中的四字词语较多,指名请同学按要求朗读。A描写景物的B描写莫伯桑的C描写福楼拜的”

  1、词语:

  酷爱写作 孜孜不倦 焦急万分 一无所获 万般无奈

  全神贯注 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直截了当 滔滔不绝

  富丽堂皇 装饰简陋 烈日炎炎 狂风暴雨

  |“在上节课中,我们还学习了第一段。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 出示内容,指读第一段。

  3、 指名说说莫伯桑为什么要拜师?

  (根据回答板书:焦急万分 虚心求教)

  (过渡:这一节向我们介绍了莫伯桑拜师的原因,那么,莫伯桑拜师的结果是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课文内容。

  2、指名读。

  3指名说说莫伯桑取得了什么成就?(从“终于”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用上“因为……所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过渡:“莫伯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那么,福楼拜究竟是怎样指点莫泊桑的?莫泊桑从老师的话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收获?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部分。

  二、学习第二段

  1、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圈划。教师巡视。

  自读提示:

  一、莫泊桑几次求教老师?(用“∕”标出)

  二、每一次,老师是怎样回答的?你认为老师话语中的关键语句是什么?把它画出来。

  三、老师是在莫泊桑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语的?

  四、莫泊桑从老师的话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2、 讨论交流。

  A、莫泊桑一共几次向福楼拜求教?(三次)

  ※ 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交流找出的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A“你的功夫还不到家。”(B“肯吃苦,勤练习。”)(出示)

  ② 指导朗读这一句。福楼拜在说这些话时是什么语气?理解“直截了当” 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读他的话。

  福楼拜是针对什么来说这句话的?(莫泊桑觉得自己文章写不生动。)

  指读莫泊桑的话。“坦白”一词什么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虚心求教,直言不讳)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肯吃苦,勤练习。”(出示)怎样才算是“肯吃苦,勤练习。”呢?(表现在“每天、详详细细、长期”)指名读他的话。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2-5小节。

  ⑤说说莫泊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若学生先说B句,则这样引导:“这”制的是什么?福楼拜认为莫泊桑的文章存在社呢们问题?出示A句。)

  ※ 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 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些呢?”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理解“万般无奈”。你从哪些他的哪些言行中感悟到他的“万般无奈”?通过感悟“真的站在门口”“看了一天”“又连续看了两天”感受莫伯桑的“万般无奈”。)练习朗读描写莫泊桑的句子。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

  这次,福楼拜说了很多话,哪个词语可以形容?(滔滔不绝)练习朗读福楼拜的话语,说说你从他的话语中发现了什么?这些话有什么特点?

  (有。1、一连用了九个问句。它们的读法一样吗?——(分句出示)区分反问句与一般的疑问。——自由读,反复读。

  ——你从福楼拜滔滔不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循循善诱 既严肃又耐心。)?

  练习朗读。

  2、三个“不”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怎样读比较好?为什么?)

  ⑤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

  ⑥说说莫泊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过渡:“老师的话在莫伯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引读:“从此……写了一些作品。”那么,莫伯桑三次去老师那里,又得到了什么教益呢?

  ※ 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 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一、回答B句。

  A“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B“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出示)

  ② 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取得了一些进步以后的指导。)

  ③ 对于莫泊桑的进步,福楼拜是怎样加于肯定和鼓励的?

  ④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A句。

  二、回答A句。

  1、 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取得了一些进步以后的指导。)

  教师引导:进步后,应该是肯定和赞扬,你看出老师的赞扬和肯定了吗?(生读相关句子)但老师马上话锋一转,说——(学生接读)

  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持之以恒的训练对于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吗?)

  师:才气,是写作时表现出来的下笔如有神,生活中,靠着持之以恒,,勃朗特姐妹有了才气,海伦凯勒有了才气——再读句子A。

  3、对于写作,福楼拜是怎样加于指导的?再读B句。

  4、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这句话中,你又读明白了什么呢?

  (写作不只是要仔细观察,还要透过表象认识特点。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写得生动感人,而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就需要作者独具慧眼,超越一般写出 的独有特色,否则,人云亦云,哪里能写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来呢?)

  5、再读B句,说说还有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讲的。

  6、这里,福楼拜一说、再说、又继续说,想想,老师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可以用哪些词放入提示语?(看图想象)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齐读老师的话,教师读提示语。

  7、听了老师的话,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专心。板书:全神贯注)他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8、指导分角色朗读。

  9小节:莫泊桑三次登门求教,受益匪浅。他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引读最后一节。

  四、述说感受

  1、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福楼拜是个怎样的老师?而莫泊桑又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联系课文中的词句谈看法。根据回答板书:勤学 善教

  2、你从课文中还学到了些什么?(A、写作说话方法:有理有据、善于观察、抓住特点B、做事态度:坚持不懈、勤奋踏实)

  六、作业

  1、 阅读莫伯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 》《项链》

  2、完成2号本作业。

  3、小练笔:写一种职业人物的精气神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朋友(课件:少数民族人物)。你们看,她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的是不是一样?对,因为她们是少数民族的。她们不但穿的不一样,连住的地方也不一样。请看她们住的地方(出示课件)。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村庄,就叫山寨。

  2、板书课题:山寨。认识“山寨”的“寨”(出示课件:少数民族住的房屋,从而让学生从图与字进行联系识记)。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自读课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

  2、多媒体范读课文。

  3、检查读课文、词语、生字的情况。

  (1)、多媒体显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小节读。

  (2)、检查词语,运用课件设计成“爬山活动”,读对一个词语登上一步。

  (3)、检查生字。先运用生字卡片进行多种形式的抽读生字,再运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讨论、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按要求默读课文。

  2、小组分享读书收获,交流不懂的地方。

  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七拐八弯的山路、林遮树掩的景象。)

  4、配乐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

  四、总结。

  1、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山路。(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山路)

  2、展开想象,你在上山路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板书设计:

  山寨

  七拐八弯

  林遮树掩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7

  1、互派使者,释放使臣。 2、出使匈奴,祸及汉使。

  3、含雪吞毡,矢志不渝。 4、北海牧羊,忠贞如一。

  5、汉匈和好,请还苏武。 6、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体会文中的人格特征与魅力,学习文章塑造人物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总结文章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讲《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8

  教材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9

  1、音箱

  有源音箱就是带有功率放大器(即功放)的音箱系统。把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发声系统做成一体,可直接与一般的音源(如随身听、CD机、影碟机、录像机等)搭配,构成一套完整的音响组合。有了有源音箱,就无需另购功率放大器,不再为合理选配功放、音箱而发愁,操作简便,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为工薪阶层所普遍接受。

  按照发声原理及内部结构不同,音箱可分为倒相式、密闭式、平板式、号角式、迷宫式等几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密闭式和倒相式。密闭式音箱就是在封闭的箱体上装上扬声器,效率比较低;而倒相式音箱与它的不同之处就是在前面或后面板上装有圆形的倒相孔。它是按照赫姆霍兹共振器的原理工作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能承受的功率较大和动态范围广。因为扬声器后背的声波还要从导相孔放出,所以其效率也高于密闭箱。而且同一只扬声器装在合适的倒相箱中会比装在同体积的密闭箱中所得到的低频声压要高出3dB,也就是有益于低频部分的表现,所以这也是倒相箱得以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

  2、功率

  音箱音质的好坏和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感觉上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与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前者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年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Hz范围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其标示功率就是额定输出功率。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标出的是瞬间(峰值)功率,一般是额定功率的8倍左右。试想同是采用PHILIPS的TDA1521功放芯片(最大的额定功率30W,THD=10%时),而某些产品上标称360W,甚至480WP.M.P.O.,这可能吗?有意义吗?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音箱的功率由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两者主要决定,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算出如果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100W的话,它实际能顺利带动的功放芯片的功率要在45W以下,所以通过算音箱变压器与功放的功率关系也可以验证音箱的实际额定功率是否能达到标称值。音箱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适用就是最好的,对于普通家庭用户的20平米左右的房间来说,真正意义上的60W功率(指音箱的有效输出功率30W x 2)是足够的了,但功放的储备功率越大越好,最好为实际输出功率的2倍以上。比如音箱输出为30W,则功放的能力最好大于60W,对于HiFi系统,驱动音箱的功放功率都很大。

  3、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前者是指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

  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变化量)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

  音响系统的频率特性常用分贝刻度的纵坐标表示功率和用对数刻度的横坐标表示频率的频率响应曲线来描述。当声音功率比正常功率低3dB时,这个功率点称为频率响应的高频截止点和低频截止点。高频截止点与低频截止点之间的频率,即为该设备的频率响应;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作“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如:一音箱频响为60Hz~18kHz+/-3dB。这两个概念有时并不区分,就叫作频响。

  从理论上讲,20~20××0Hz的频率响应足够了。低于20Hz的声音,虽听不到但人的其它感觉器官却能觉察,也就是能感觉到所谓的低音力度,因此为了完美地播放各种乐器和语言信号,放大器要实现高保真目标,才能将音调的各次谐波均重放出来。所以应将放大器的频带扩展,下限延伸到20Hz以下,上限应提高到20××0Hz以上。对于信号源(收音头、录音座和激光唱机等)频率响应的表示方法有所不同。例如欧洲广播联盟规定的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响应为40~15000Hz时十/—2dB,国际电工委员会对录音座规定的频率响应最低指标:40~12500Hz时十/—2.5十/—4.5dB(普通带),实际能达到的指标都明显高于此数值。CD机的频率响应上限为20××0Hz,低频端可做到很低,只有几个赫兹,这是CD机放音质量好的原因之一。

  但是,构成声音的谐波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频率范围越宽声音就好听,不过这对于中低档的多媒体音箱来讲还是基本正确的。在标注频率响应中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有“系统频响”和“放大器频响”这两个名词,要知道“系统频响”总是要比“放大器频响”的范围小,所以只标注“放大器频响”则没有任何意义,这只是用来蒙骗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的。现在的音箱厂家对系统频响普遍标注的范围过大,高频部分差的还不是很多,但在低音端标注的极为不真实,国外的名牌HiFi(高保真)音箱也不过标注4、50Hz左右,而国内两三百的木质普通音箱居然也敢标注这个数据,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所以敬告大家低频段声音一定要耳听为真,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单上的数值。多媒体音箱中的音乐是以播放MP3或CD的音乐、歌曲、游戏的音效、背景音乐以及影片中的人声与环境音效为主的,这些声音是以中高

  音为多,所以在挑选多媒体音箱时应该更看中它在中高频段声音的表现能力,而不是低频段。若真的追求影院效果,那么一只够劲的低音炮绝对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4、响度

  声音的强弱称为强度,它由气压迅速变化的振幅(声压)大小决定。但人耳对强度的主观感觉与客观的实际强度并不一致,人们把对于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其计量单位也为分贝(Db),它是根据10××Hz的声音在不同强度下的声压比值,取其常用对数值的l/10而定的。取对数值的原因是由于强度与响度的增加不是成正比关系,而是真数与对数的关系!例如声音强度大到1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一级(10dB),强度大到10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两级(20dB)。对于10××Hz的声音信号,人耳能感觉到的最低声压为2 x 10E-5Pa,把这一声压级定为0dB,当声压超过130dB时人耳将无法忍受,故人耳听觉的动态范围为0~130dB。

  人对强度相等、频率不同声音感觉是不同的;声压级越高,人的听觉频率特性越平直;声压级越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越小;频率f<16~20Hz以及f>18~20KHz的声音,不论声级多高,人耳都是听不到的。故人耳的听觉频率为20Hz~20KHz,这个频带叫音频或声频;不论声压高低,人耳对3KHz~5KHz频率的声音最为敏感。

  大多数人对信号声级突变3dB以下时是感觉不出来的,因此对音响系统常以3dB作为允许的频率响应曲线变化范围。

  5、失真度

  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和瞬态失真之分。谐波失真是指声音回放中增加了原信号没有的高次谐波成分而导致的失真;互调失真影响到的主要是声音的音调方面;瞬态失真是因为扬声器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存在,盆体的震动无法跟上瞬间变化的电信号的震动而导致的原信与回放音色之间存在的差异。它在音箱与扬声器系统中则是更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音质音色的还原程度的,所以这项指标与音箱的品质密切相关。这项常以百分数表示,数值越小表示失真度越小。普通多媒体音箱的失真度以小于0.5%为宜,而通常低音炮的失真度普遍较大,小于5%就可以接受了。

  6、音箱的灵敏度(单位Db)

  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以87 Db为中灵敏度,84 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 Db以上为高灵敏度。灵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为代价的,所以作为高保真音箱来讲,要保证音色的还原程度与再现能力就必须降低一些对灵敏度的要求。但不能反过来说,灵敏度高的音箱音质一定不好而低灵敏度的音箱一定就好。灵敏度低的音箱功放难以推动(要求功放的贮备功率较大)。所以灵敏度虽然是音箱的一个指标,但是它与音箱的音质音色无关。

  7、阻抗

  它是指扬声器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音箱的输入阻抗一般分为高阻抗和低阻抗两类,高于16Ω的是高阻抗,低于8Ω的是低阻抗,音箱的标准阻抗是8Ω。在功放与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低阻抗的音箱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但是阻抗太低了又会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现象。所以这项指标虽然与音箱的性能无关,但最好还是不要购买低阻抗的音箱,推荐值是标准的8Ω。耳机的阻抗一般是高阻抗的——32Ω很常见。功放的阻抗一般可标为等值阻抗,比如4Ω下130W的输出,大概相当于等值的80W的输出。有一个容易与之混淆的名词叫做“阻尼系数”,这是指扬声器阻抗除以放大器源的内阻,范围大约是25~10××。扬声器纸

  盆在电信号已经消失后还要振荡多次才能完全停止摆动,而线圈发出的电压产生电流和磁场可以阻止这种寄生运动,这就是阻尼。电流的幅度也就是阻尼的效果取决于此电流流经放大器输出级的内阻,这一电阻要远低于扬声器的额定阻抗,典型值为0.1Ω,但由于扬声器音圈的串联电阻和分频网络的串联电阻的存在,阻尼系数难以做到50。

  8、信噪比

  是指音箱回放的正常声音信号与无信号时噪声信号(功率)的比值。也用Db表示。例如,某磁带录音座的信噪比为50dB,即输出信号功率比噪音功率大50dB。信噪比数值越高,噪音越小。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信噪比的最低要求是前置放大器大于等于63dB,后级放大器大于等于86dB,合并式放大器大于等于63dB。合并式放大器信噪比的最佳值应大于90dB;收音头:调频立体声之50dB,实际上以达到70dB以上为佳;磁带录音座之56dB(普通带),但经杜比降噪后信噪比有很大提高。如经杜比B降噪后的信噪比可达65dB,经杜比C降噪后其信噪比可达72dB(以上均指普通带);CD机的信噪比可达90dB以上,高档的更可达l10dB以上。信噪比低时,小信号输入时噪音严重,整个音域的声音明显感觉是混浊不清,所以信噪比低于80dB的音箱不建议购买!而低音炮70 Db的低音炮同样原因不建议购买。

  9、扬声器材质

  低档塑料音箱因其箱体单薄、无法克服谐振,无音质可言(笨笨熊注:也不尽然,设计好的塑料音箱要远远好于劣质的木质音箱);木制音箱降低了箱体谐振所造成的音染,音质普遍好于塑料音箱。通常多媒体音箱都是双单元二分频设计,一个较小的扬声器负责中高音的输出,而另一个较大的扬声器负责中低音的输出。挑选音箱应考虑这两个喇叭的材质:多媒体有源音箱的高音单元现以软球顶为主(此外还有用于模拟音源的钛膜球顶等),它与数字音源相配合能减少高频信号的生硬感,给人以温柔、光滑、细腻的感觉。多媒体音箱现以质量较好的丝膜和成本较低的PV膜等软球顶的居多。低音单元它决定了音箱的声音的特点,选择起来相对重要一些,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纸盆,又有敷胶纸盆、纸基羊毛盆、紧压制盆

  等几种,纸盆音色自然、廉价、较好的刚性、材质较轻灵敏度高,缺点是防潮性差、制造时一致性难以控制,但顶级HiFi系统中用纸盆制造的比比皆是,因为声音输出非常平均,还原性好;防弹布,有较宽的频响与较低的失真,是酷爱强劲低音者之首选,缺点是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灵敏度不高轻音乐效果不甚佳;羊毛编织盆,质地较软,它对柔和音乐与轻音乐的表现十分优异,但是低音效果不佳,缺乏力度与震撼力;PP(聚丙烯)盆,它广泛流行于高档音箱中,一致性好失真低,各方面表现都可圈可点。此外还有像纤维类振膜和复合材料振膜等由于价格高昂极少应用于普及型音箱中,就不谈了。扬声器尺寸自然是越大越好,大口径的低音扬声器能在低频部分有更好的表现,这是在选购之中可以挑选的。用高性能的扬声器制造的音箱意味着有更低的瞬态失真和更好的音质。普通多媒体音箱低音扬声器的喇叭多为3~5英寸之间。用高性能的扬声器制造的.音箱也意味着有更低的瞬态失真和更好的音质。

  10、音箱的结构与特点

  音箱从结构形式上分,可以分为书架式和落地式,前者体积小巧、层次清晰、定位准确,但功率有限,低频段的延伸与量感不足,适于欣赏以高保真音乐为主的音乐爱好者,也是我们多媒体发烧友的首选;后者体积较大、承受功率也较大,低频的量感与弹性较强,善于表现滂沱的气势与强大的震撼力,但做得不好层次感与定位方面会略有欠缺。对于不同音乐的爱好者来讲,这也是在选购以前应该了解的重要内容。由于PC用家很少有具备放置大型落地箱的条件,所以小巧的桌面书架式音箱应该是多媒体有源音箱的首选。总的来说:只要功放模块设计合理,箱体越大,喇叭越大,声音越中听。

  11、可扩展性

  这是指音箱是否支持多声道同时输入,是否有接无源环绕音箱的输出接口,是否有USB输入功能等。低音炮能外接环绕音箱的个数也是衡量扩展性能的标准之一。普通多媒体音箱的接口主要有模拟接口和USB接口两种,其它如光纤接口还有创新专用的数字接口等不是非常多见,因此不多作介绍。

  12、音效技术

  硬件3D音效技术现在较为常见的有SRS、APX、Spatializer 3D、Q-SOUND、Virtaul Dolby和Ymersion等几种,它们虽各自实现的方法不同,但都能使人感觉到明显的三维声场效果,其中又以前三种更为常见。它们所应用的都是扩展立体声(Extended Stereo)理论,这是通过电路对声音信号进行附加处理,使听者感到声像方位扩展到了两音箱的外侧,以此进行声像扩展,使人有空间感和立体感,产生更为宽阔的立体声效果。此外还有两种音效增强技术:有源机电伺服技术(本质上利用了赫姆霍兹共振原理)、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统技术和“相位传真”技术,对改善音质也有一定效果。对于多媒体音箱来说,SRS和BBE两种技术比较容易实现效果很好,能有效提高音箱的表现能力。

  13、音调

  指具有一特定且通常是稳定音高的信号,通俗的讲是声音听来调子高低的程度。它主要取决于频率,还与声音强度有关。频率高的声音人耳的反应是音调高而频率低的声音人耳的反应是音调低。音调随频率(Hz)的变化基本上呈对数关系。不同的乐器演奏同样频率的音符,音色虽然不同,但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也就是演奏声音的基频是相同的。

  14、音色

  对声音音质的感觉,也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特征品质。不同的乐器在发同一音调时,它们的色可以迎然不同。这是由于它们的基频频率虽相同,但谐波成分相差甚大。故音色不但取决于基频,而且与基频成整倍数的谐波密切有关,这就使每种乐器和每个人有不同的音色。

  15、动态范围

  声音中最强与最弱的比值,用Db表示。例如一个乐队的动态范围为90dB,这意味着最弱部分的功率比最响部分的低90dB。动态范围是功率之比,与声音的绝对水平无关。如前所述,人耳的动态范围从0到130dB。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动态范围的变化也是很大的。一般语言信号大约只有20~45dB,有些交响乐的动态范围可达30~130dB或更高。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音响系统的动态范围很少能达到乐队的动态范围。录音装置的内在噪音决定了可能录制的最弱音,而系统的最大信号容量(失真水平)限制了最强的音。一般把声音信号的动态范围定为100dB,故音响设备的动态范围能做到100dB,就很好了。

  16、总谐波失真(THD)

  指音频信号源通过功率放大器时,由于非线性元件所引起的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多出的额外谐波成分。谐波失真是由于系统不是完全线性造成的,我们用新增加总谐波成份的均方根与原来信号有效值的百分比来表示。例如,一个放大器在输出10V的10××Hz时又加上Lv的20××Hz,这时就有10%的二次谐波失真。所有附加谐波电平之和称为总谐波失真。一般说来,10××Hz频率处的总谐波失真最小,因此不少产品均以该频率的失真作为它的指标。但总谐波失真与频率有关,因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年规定,总谐波失真必须在20~20××0Hz的全音频范围内测出,而且放大器的最大功率必须在负载为8欧扬声器、总谐波失真小于1%条件下测定。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总谐波失真的最低要求为:前级放大器为0.5%,合并放大器小于等于0.7%,但实际上都可做到0.1%以下:FM立体声调谐器小于等于1.5%,实际上可做到0.5%以下;激光唱机更可做到0.01%以下。由于测量失真度的现行方法是单一的正弦波,不能反映出放大器的全貌。实际的音乐信号是各种速率不同的复合波,其中包括速率转换、瞬态响应等动态指标。故高质量的放大器有时还注明互调失真、瞬态失真、瞬态互调失真等参数。(l)互调失真(IMD):将互调失真仪输出的125Hz与lkHz的简谐信号合成波,按4:1的幅值输入到被测量的放大器中,从额定负载上测出互调失真系数。

  (2)瞬态失真(TIM):将方波信号输入到放大器后,其输出波形包络的保持能力来表达。如放大器的转换速率不够,则方波信号即会产生变形,而产生瞬态失真。主要反映在快速的音乐突变信号中,如打击乐器、钢琴、木琴等,如瞬态失真大,则清脆的乐音将变得含混不清。

  (3)瞬态互调失真:将3.15kHz的方波信号与15kHz的正弦波信号按峰值振幅比4:1混合,经放大器后,新增加全部互调失真的产物有效值与原来正弦振幅的百分比。如放大器采用深度大回环负反馈,瞬态互调失真一般较大,具体反映出声音呆滞、生硬、无临场感;反之,则声音圆滑、细腻、自然。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9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配方法。

  教学难点:分配方法。

  教学方法:列举法 分析法

  学习方法:尝试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定向导学(3分)

  (一)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引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二)揭示目标

  理解并掌握解决鸽巢问题的解答方法。

  二、 自主学习(8分)

  1、看书68页,阅读例1: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理解“总有”和“至少”的意思。

  (2)理解4种放法。

  2、全班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跟踪练习。

  68页做一做:5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1) 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3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 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3)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三、合作交流(8)

  1、出示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1)合作交流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

  (2)指名说一说思维过程。

  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6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2、如果一共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呢?

  3、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7÷3=2……1 (至少放3本)

  8÷3=2……2 (至少放4本)

  10÷3=3……1 (至少放5本)

  4、做一做

  11只鸽子飞回4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四、质疑探究(5分)

  1、鸽巢问题怎样求?

  小结: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2、做一做。

  69页做一做2题。

  五、小结检测(10)

  (一)小结

  鸽巢问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物体的数量大于抽屉的数量,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

  (二)检测

  1、填空

  ( 1)7只鸽子飞进5个鸽舍,至少有( )只鸽子要飞进同伴的鸽舍里。

  ( 2)有9本书,要放进2个抽屉里,必须有一个抽屉至少要放( )本书。

  (3)四年级两个班共有73名学生,这两个班的学生至少有( )人是同一月出生的。 4、任意给出3个不同的自然数,其中一定有2个数的和是( )数。

  2、选择

  (1)5个人逛商店共花了301元钱,每人花的钱数都是整数,其中至少有一人花的钱数不低于( )元。 a、60 b、61 c、62 d、59

  (2)3种商品的总价是13元,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是整数,至少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低于( )元。 a、3 b、4 c、5 d、无法确定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ppt 篇10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分数与除法教学ppt》全文内容,如《分数与除法教学ppt》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分数与除法教学ppt》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分数与除法教学ppt》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