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教学课件 >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时间:2023-04-12

  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和自己不断的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教育也是如此。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读通课文。有一定的感情朗读课文。

  2、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随文认识生字词。会根据读音给多音字“行”组词。

  3、感知”猫头鹰和小兔子能自己抓紧时间,

  以上为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2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文化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所占的部分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能进行口头讲解,这种抽象性的语言表述并不利于学生理解。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了,一些抽象性的表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变成了直观的图像、视频等,学生理解不再困难。

  例如:现在使用的灵通教材,每册书最后都有几个文化单元,以往我们只是单纯的学学单词,读读句子,介绍一下相关的节日由来、节日习俗等。但在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的安装后,学习文化单元Halloween(万圣节)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渲染出万圣节的“小恐怖”气氛,介绍万圣节的由来。其次,介绍万圣节的活动,并配上西方万圣节活动的图片,学生通过视觉直观获取信息;介绍万圣节活动中人们的装扮,配以图片讲解,让学生一目了然。再次,介绍万圣节的传统食物,也是通过网络多媒体资源,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其文化习俗。最后,介绍万圣节必备的“南瓜灯”的由来与制作方法,以及讨要糖果的习俗。

  以上为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认真书写。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oe三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

  1、aoe的发音。

  2、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课前准备:投影片和字母卡片

  教学实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听首儿歌:它的用处真是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我要学得顶呱呱!

  小朋友,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我们用心地学吧。

  二、教学单韵母a。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自由观察,自由发言,可以和同桌交流)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aa。教师范写a。

  2、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听电脑示范发音,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aa;小女孩练唱aa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aa。”

  三、教学a的四声。

  1、观察图,说说汽车是怎么走的?

  2、交流。

  3、认识声调符号

  4、根据声调比划动作。

  5、小组学习,观察讨论:你发现汽车的走法和a的四声,哪些地方很相象?

  6、编儿歌练读: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7、游戏:变序读a的四声。

  8、学习运用,体会读音。

  四、学写单韵母a。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3、学生上黑板试写a,讲评。

  五、课堂练习

  1、提醒注意写字时坐与执笔姿势。

  2、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a。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a,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母的?

  2、用卡片出示四声符号,说说它们各是第几声。认读带调韵母a。

  二、教学单韵母o及其四声。

  1、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教师范写。

  2、听电脑示范发音,教师示范发音,领读,看口形。

  3、练习o的四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

  4、指导o的描写

  三、教学单韵母e及其四声。

  方法同ao。

  四、复习巩固。

  1、用卡片打乱顺序读aoe。

  2、打乱带调单韵母卡片,开火车读。如:áèǒéà------

  3、捉迷藏:哪一个带调的a(oe)藏起来了?

  五、课堂作业:

  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oe

  

  以上为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麋鹿是鹿的一种,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

  “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角 型

  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鹿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尾巴

  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尾巴的作用

  尾巴有警示、平衡、武器等作用,所有的鹿都有尾巴,只不过有长短之分,最短的要属狍子了,只有一些白毛长在尾部,好似尾巴,最长的要属麋鹿的尾巴了,象驴的尾巴,长到脚踝,因为沼泽环境中蚊蝇、虻虫多,长尾巴有利于驱赶它们,防止被叮咬。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类长得多,可达65厘米,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末端生有丛毛。

  蹄 子

  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回 归

  1、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2、19××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7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如今,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回归故土

  流落于异国他乡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少。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一位酷爱动物,特别喜爱鹿科动物的人士。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惟一一群。到19××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唯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

  中国是麋鹿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许多中国动物学家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还家。19××年3月,乌邦寺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委托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玛娅博依德女士来华调查情况,选择好回放地点。最后决定赠送20头麋鹿给中国,重新放回南海子。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以上为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5

  数学几何教学设计【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

  数学几何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用活教材激活课堂的理念思想,方法教学成为主导,指导学习方向,复习活动贯穿课前、课中,采用分组竞赛、分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理解本课重点,疏通并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

  数学几何教学设计【课前准备】

  每组据分工专门研究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整理出3个有关的涵盖面宽,较富挑战性的,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问题。同时,据猜测准备好别组涉及问题的答案。

  数学几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识记各图形特征,掌握不同图

  形之间的异同,学会观察体会几何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竞赛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回忆、质疑、梳理、归纳、总结等自主复习整理的意识和方法以及能力,同时也加强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几何图形的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复习方法自主构建的尝试,激发学生自信心,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几何教学设计【重难点】

  教学重点

  沟通各图形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几何图形特征的语言的准确性训练,以及知识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几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构建几何图形的简单知识网络,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1、完善几何图形知识图:

  师:除了平面图形,你觉得还有哪类图形?(立体图形)

  2、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师:这是一个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师: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3、强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1)试一试:把下列几何图形分类?

  (2)你感觉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什么?师举例说明。

  强调:各部分是否在同一平面

  二、展开复习活动,自主系统整理,感知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梳理五种立体图形的基本构成,加强和生活联系。

  1、出示五种立体图形。

  (1)忆一忆: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说名称

  (2)畅所欲言:举出日常生活中和它们类似的物体。

  (小组比赛,看谁说得多,让学生感觉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我们生活的空间)

  (3)议一议,认真观察,识记图形。

  出示情景图:图中你熟悉的物体类似于哪些图形?

  2、说出各立体图形各部分名称,各字母表示什么?

  3、立体图形分类

  师:分两类,怎么分?为什么?

  (二)主动回忆,梳理知识。

  1、谈话引入:关于我们要复习的知识你想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吗?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复习的好方法。

  2、出示复习方法:

  关于要复习的知识(1)我已知道什么?(2)你想怎样去整理它?(3)怎样得到更多、更好的整理方法?(4)动手检测自己,(5)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据复习方法依次展开活动

  (1)关于立体图形,我已知道了什么?

  以电视节目“开心辞典”和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每组提出关于本组研究内容的三个问题,其他组回答,教师宣布好比赛规则,充当裁判和记分员。

  (2)你想怎样去整理?

  ①师引导给出学生整理的方法。

  a:正方体、长方体在一块儿整理......

  b:找相同点、不同点

  c:据构成名称分层分类对比整理。

  ②小组合作:尝试整理正、长方体的特点

  ③实物展台展示学生成果

  ④师课件演示整理结果:正、长方体的特征

  ⑤按上述复习整理方法自主整理圆柱、圆锥、球的特征,先独立整理,再小组交流,展台展示学生不同方法的成果,教师课件演示。

  三、知识检测,形成反馈

  1、一组判断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而且六个面都相等。

  (2)长方体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

  (3)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且相等的形体一定是圆柱。

  (4)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底面周长和高一定相等。

  (5)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只有一条垂线段。

  (6)从圆柱体的上底面到下底面的任何一条连线都是这个圆柱的高。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8厘米。

  2、一组填空题

  (1)把一个边长31.4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 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把一个长94.2米,宽31.4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的底面周长是( )米,高是( )米。

  3、抢答游戏:师说出一些特征,学生随时猜几何图形的名称

  四、巩固延伸,再次加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点、线、面、体的形成联系。

  师:观察三幅运动的图片,可看成什么几何图形在运动?

  师:他们的运动又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

  2、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五、总结:我们周围充满着数学,智慧的人塑造了各种几何美,数学几何美又经常装点我们的生活。

  师: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方法方面)

  六、温馨提醒:作业

  感受几何构图之美,学会运用复习方法。

  1、①先欣赏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

  ②作业一:用平面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配解说词。

  2、①先欣赏各国建筑物

  ②作业二:用立体图形设计一个美丽的建筑物,配上解说词。(给小动物设计家也行,渗透关爱思想教育)

  3、小猫小狗冬天为什么蜷着身子睡觉?......

  作业三:自己用这堂课的复习方法整理有关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知识。


  以上为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新的数列即等差数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学习重点、难点: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预设流程:

  一、课前轻松,请同学们互相猜谜语

  师:大家情绪这么活跃,能不能课堂上也这样。我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这节课就让同学们玩一玩,猜一猜,好不好?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数学王国的小朋友,猜,他是谁?(课件出示 明明)明明觉的大家很聪明,想和大家来猜谜,你们愿意吗?(愿意)

  明明带来了一堆小气球,第一组他挂出了一格。(课件出示)第二组他会挂出几个小旗子呢?你能猜出来吗?

  三、初步探索

  1、小组讨论,猜测明明第2组会挂出几个小气球子。

  2、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二组挂出2个小气球

  第二组挂出3个小气球

  第二组挂出10个小气球

  3、揭示谜底

  师: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样想的吧。(课件出示)是几个小气球?(2面)

  谁猜中了举一下手。其他同学虽然你们和明明的想法不一样,但是都很好,很有想法。

  仔细看图,你还能发现什么?(第2组比第1组多出1个小气球。)

  大家愿不愿意继续来猜猜明明是怎样想的?我们来听听明明是怎样说的吧。课件出示。(画外音:我想让小旗子有规律的摆放)

  四、深入探讨

  1、师明确要求:老师来提一个要求,请同学这次继续想出下面3组气球的摆放,如果同学们想和明明想的一样的几率大一些,可以多想几种情况。先自己利用小旗子代替学具摆一摆。

  2、4人小组,讨论交流,并把想法画在纸上(播放音乐)。

  3、汇报:(明确先说一说,每组摆了多少个小气球,再说一说有什么摆放规律)

  (1)第一种 1 2 3 4 5 (课堂上生是指着所画小气球来说的)

  规律:每次都比上一次多一面。

  师在纸上画出来,每组都比上一组多出一面。问:大家看明白了吗?是有规律的吗?谁和他们组想法一样?

  (2)第二种 1 2 1 2 1

  生说出每组小旗的摆放数量,让大家共同找出其中的规律。

  师:谁和他们组想法一样请举手。

  (3)第三种 1 2 4 7 11

  生说完之后,师:这么多的小气球,大家能数的过来吗,你有更好的方法表示吗?

  生在黑板用数字上记录,横着记录。

  1 2 4 7 11

  +1 +2 +3 +4

  师引导生继续发现 1 2 3 4 都相差1。

  明确再继续汇报时,一人指着图说,一人在黑板上写。

  第四种:1 2 5 10 17 (板书)

  第五种 1 2 4 8 16 (板书)

  4、汇报后,揭示谜底

  师: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样想的\'吧.

  课件出示,先出示第3组,再出示4,5组。

  请一个学生说一说明明是按着怎样的规律去想的。

  师:谁和明明的想法一样,举一下手,你们真棒。如果明明能像大家一样再添上黑板上的表示方法,我想大家能看的更清楚,对吗?

  五、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又多又好。

  真善于动脑筋!这节课我们探索的就是事物中存在的一些简单的数量规律。板书:找规律

  六、巩固练习

  1、师:刚才有的同学猜的小气球的摆放是这样的

  出示1 10 100 10××

  最后一组,应是多少?(生齐答10××0) 师:为什么?

  提示:数量上是怎样有规律的变化的?几个1变成了10,几个10变成100

  指明答后,师总结:也就是说,每次增加10倍,就变成了下一个数。

  2、师:老师也摆出了几组小气球,课件出示

  2 4 8 14 22 44 58

  师:你能不摆出图片,就猜出老师空中所要摆的数字是几吗?规律是什么,想好后,可以像黑板上的样子,写出来。

  指明订正,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发现。(即增加数字都相差5)

  3、师:明明从同学们的讨论中也得到了许多知识,现在他想带同学们到森林中走一走,坐一坐运动,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要去森林王国必须要闯过三关,你们能闯过去吗?(能)

  第一关 2 7 17 32 52

  第二关 100 90 70 40

  第三关 1 3 9

  每一关都让学生说一说答案,以及找出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三关都闯过了,我们就一起随着明明到达森林里去吧。

  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一段大森林里的动画美景。)

  师:大森林里这样美,明明做起了运动。你知道他是怎样运动的吗?

  出示练习十二第四、五题,学生完成。

  七、拓展练习

  师:聪聪看大家玩的这样高兴,也来了。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拼摆游戏。

  课件出示,练习十二思考题。

  第四组该是几个圆片,是多少,应该怎样放呢?愿不愿意和聪聪一起想一想,分成4人小组,利用学具代替圆片,摆一摆想一想。

  八、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推理。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规律,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不断的来发现它,创造它,丰富它,好不好?

  以上为开学第一天ppt课件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开学第一天ppt课件》全文内容,如《开学第一天ppt课件》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开学第一天ppt课件》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开学第一天ppt课件》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