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教学课件 >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时间:2023-04-25

  导语: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 数图形。

  (五)游戏

  先让学生想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n(H2O)m。糖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 ,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

  C6H12O6(s)+6O2(g)→6CO2(g)+6H2O(l)

  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

  (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

  1.淀粉的存在:

  淀粉主要存在于 和 。 其中 中含淀粉较多。

  如:大米,约含淀粉80%

  小麦,约含淀粉70%

  马铃薯,约含淀粉20%

  2.淀粉的物理性质

  ①淀粉是 色、 气味、 味道的 状物质;

  ② 溶于冷水;

  ③在热水中产生 作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

  3.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通常淀粉不显 性(非还原性糖)

  ②遇碘变 色

  【设问】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

  【阅读教材】P6-P7 【讲述】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nH2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思考】1、如何检验淀粉尚未水解?

  2、如何检验淀粉有部分水解?

  3、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4、用途:

  1)食用

  2)人体能源

  3)工业原料:制葡萄糖、酒精

  发酵成醇:

  C6H12O6 酒曲 2H5OH + 2CO2

  三、纤维素有什么功能

  水解反应:

  (C6H10O5)n +n H2O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遇淀粉变蓝色的是( )

  A 、KI B、I2 C KIO D、KIO3

  2、下列物质能水解且水解产物有两种的是( )

  A、蔗糖 B、麦芽糖 C、淀粉 D、纤维素

  新制的Cu(OH)2悬浊液l银氨溶液 kNaOH溶液 j  3、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程度,需要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BaCl2溶液,组合正确的是( )n碘水m

  mlk D、mkj C、mk B、nj  A、

  教学后记:

  n 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能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

  (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于是就

  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

  “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五、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

  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4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我会填

  1《小儿垂钓》是( )代诗人( )写的。

  2 ( ),( )。写出了钓鱼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 )。写出了小孩钓鱼的专心认真。

  3《小儿垂钓》表达了诗人对钓鱼小孩的( )之情。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5

  绘画中的色彩是传达艺术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它有别于“日常语言中的颜色”,它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色彩的教学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能力:运用补色对比的特性来配置图案完成一幅马勺脸谱。

  3、情感:感受对比色强烈跳跃的情感特征。体验运用补色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创作之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英国画家用补色对比配置的作品《尼克尔斯峡谷》。请说说你对这幅画的色彩感受。

  师:同学们,这是英国的尼克尔斯大峡谷,谁能说说它是什么颜色的呀?那么在画家笔下会怎样去表现呢?看 画家运用的色彩给你什么感受?

  2、多媒体演示导入色环,师:色彩的选择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色彩怎样搭配才最具相互衬托的效果,使画面艳丽醒目呢?(运用对比色)

  二、讲授新课

  1、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2、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

  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等

  B:邻近色对比:

  在色环0---40度的颜色。

  如:红---橙橙---黄黄---绿绿---蓝

  蓝---紫紫---红

  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对比色对比:

  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

  如:黄--紫红--绿蓝--橙

  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红绿灯,警示牌,舞台服等等。

  3、对比色对比如何取得协调、搭配?

  (1)利用面积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加装饰边(金、银、白边)

  4、欣赏图片,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

  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分析教材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对比色,及民间艺术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三、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运通色彩的\'对比进行《挂虎》色彩填涂。(发给学生老师准备好的挂虎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运用对比色填涂。记得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称方式,在这次挂虎填色的作业中,一定要将你的对比色填的对称,这样会让它更具美感。

  3、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

  1、学生自我展示作业。(让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认为运用对比色最好的地方说出来。)

  2、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讲教师后方的黑板划分为4个区域,让每组挑出6副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粘贴,小组间走动浏览,每组派代表进行谈论感受)

  3、教师点评总结。

  五、课后拓展

  一是出示部分民间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可以设计一些民间物件的形象进行填色或用对比色画一幅画。

  二是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学校的图书馆要装修,选择色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儿童游乐场的大型玩具为什么颜色都比较鲜艳?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美来自于生活,美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课题、强烈对比区域、柔和对比区域、色相环区域。

  纵观全课,我努力体现引导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把握和设计。

  教学反思

  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和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3、在更广阔的诵读中初步感受经典的魅力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背诵上个单元学习的\'两首古诗,进入诗词学习的意境,感知古人吟诗抒情的意境。

  二、通读

  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2、整体感受诗歌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生:香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

  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生:读以上两句

  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读出来

  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课本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从色彩、味道、感觉、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春天的美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四、拓展

  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

  1、略读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花多的特点,了解后两句的对仗写法,感受春天美好。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2、欣赏吟诵调《春晓》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要点:了解吟诵调,感受春天的美好。

  3、积累诗句:

  1)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4、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

  五:小结

  让我们用诗的语言赞美这美丽如画的春天!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8

  多媒体英语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而相关的课件应该要怎么准备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学习课型:

  新授课

  学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听、说、读、写单词noodles / dumpings / soup/ rice ,知道单词的汉语意思并能运用这些单词回答“What’s this ?”的问句。

  (2)、学会“Would you like … ?”句型的简单用法及其回答。

  (3)、能把本课所学的单词、句型灵活熟练的应用于现实生活的交际中。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英语课堂活动中不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进而养成乐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学习重点:

  1、新单词的正确拼读与拼写。

  2、在课堂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本课所学新句型的用法。

  学习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Would you like … ? ”句型进行简单的情景交际。

  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师生问侯,增进情感

  T: Hello,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 too!

  T: Now, let me introuduce myself. My name is …/You can call me Mr…. What’s your name ?

  S1: My name is …

  T : …

  二、热身复习,引出新知

  利用多媒体复习前面所学的单词与句型。(apple, orange, banana,…)

  T: What’s this ?

  S1: It’s an apple.

  T :  …

  三、呈现新知,自主学习

  1、利用多媒体呈现本课的新单词。(noodles, dumplings, soup, rice)

  2、利用多媒体学习本课的新单词。

  3、利用多媒体呈现本课的新句型及学习情景:

  T : Are you hungry?

  S1: Yes, I’m very hungry .

  T : Would you like some …?

  S1: Yes, please./ No, thanks.

  四、创设情景,交际应用

  1、情景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呈现“争做优秀服务员”活动情景,学生按情景用英语进行交际。

  W: Would you like some noodles?/…

  G: Yes , please./ No , thanks .

  2、情景活动二:利用多媒体呈现“星期天,朋友来我家作客”活动情景,学生以此情景为背景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

  S1: Hello,…Nice to meet you!

  S2: Hello,…Nice to meet you, too.

  S1: Are you hungry?

  S2: Yes, I’m very hungry.

  S1: Would you like some rice?/…

  S2: Yes, please.

  3、通过过程性和终结性两种评价,多方面多角度积极评价,鼓励学生。

  五、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小结

  六、板书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现本课的板书设计

  A: Are you hungry,Jenny/…?

  B: Yes, I’m very hungry.

  A: Would you like some rice/soup/noodles/dumplings/…?

  B: Yes, please./No,thanks.

  七、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利用多媒体呈现“以我等妈妈下班回家吃饭”的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此情景自编一组对话。

  以上为比例尺优质课课件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比例尺优质课课件》全文内容,如《比例尺优质课课件》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比例尺优质课课件》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比例尺优质课课件》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