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导语: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1
的理解。2、创设情境,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课堂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观察、猜想、操作、发现、思考、探究,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中去准确把握“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中熟悉本词,疏通大意,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落实背诵要求。
2、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词的意象,进而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旷达心胸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语文式教学法
教学进程:
一、 导入:(课前播放 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艺中的几多奇葩。说起唐诗,我们会提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维等,谈到宋词,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轼,因为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水调歌头》。清 胡仔评此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美在何处,为何会成为经典。 (2分钟左右)
二、 读(6分钟左右)
1. 全班齐读,教师视具体情况正音及划分节奏。
2. 全班再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 听名家示范,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听了后有什么感受,并模仿朗读(2个学生)。
三、 赏(25分钟左右)
1、 知人论世:苏轼简介。苏轼(10××-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分钟左右)
2、 写作背景:小序。此文写作目的:第一、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此目的是次要的,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第二、丙辰中秋,即熙宁九年,公元10××,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政治失意(2分钟左右)。
3、 探讨内容情感:(8分钟左右)
(1)知内容:
上阕重点字词:把酒、何年、不胜、清影、何似
下阕重点字词:绮户、无眠、向、但愿
上下阕联系:上阙—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阙—怀人(抒情)
(2)品情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4、 精读品味,佳句赏析(教师给出示例,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欣赏,写完后全班交流,4个学生。13分钟分钟左右)
你喜欢词中哪个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内容/修辞/感情等方面)
示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赏析:我在月下翩翩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世间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句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赏析:我想驾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让人经受不住那份清寒。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或:这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句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人世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有晴、有圆、有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词人受到月的启发,惆怅心情得到慰藉,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句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词人希望自己和弟弟,同时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推己及人,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5、 再品主题:(1分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四、 诵(5分钟左右)
1、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2、 学生自由背诵,再抽学生背诵。
3、 全班试着有感情地背。
五、 积累与运用(2分钟左右):
1、 积累:你还能举出哪些有关写月的诗句?(学生回顾,PPT展示 如: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等);
2、 作业:
(1)搜集写月(本课除外)的诗句,自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在《课时达标》P74。
(2)完成《课时达标》P74。
(3)背诵这首词,明天默写。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3、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具准备:收集相声资料
学具准备:收集相声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相声,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今天我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打电话》。
板书:13打电话
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共有3个要求。
(1)浏览下面这个相声,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那个人说话有什么特点?
(3)再说说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课内阅读课文就是要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教材前的话,有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读,会读。)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的特点。
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1、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名为啰唆,你觉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怎么样?
2、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3、看来不愧叫啰唆!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4、电话啰唆真是害人害己。看来,打电话抓住要点,简洁明了,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5、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可以交流一下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6、合作表演式朗读。
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7、找几段经典相声,让学生来听,来看,来读,体会相声的语言特点。
相关链接
相声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之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
相声按照演员人数多少,可分为三种:
单口相声一人演出,类似说书,与说书最大差别在于说书不一定要有哏,相声则无哏难以成立。单口相声内容通常具有故事性。如,《连升三级》。
对口相声二人演出,主述者称为逗哏,帮腔者称为捧哏。依捧、逗分量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和子母哏,一头沉以逗哏为主,捧哏为辅。子母哏则二人等量齐观,多半为争辩的形式。
群口相声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演员之间必须有绝佳的默契。
它是说唱艺术之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
它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
生:真是名副其实!
生:从时间上来说吧,就能看出他的啰唆。不到半分钟就说完的事,他准备打四个小时,并且打完电话,已经是八点半了,要看的戏都快散了。还不啰唆吗?
生:就是跟请人看戏有关的话,也是那么啰唆。直接告诉看什么戏得了,让人家猜,给人家表演,多啰唆呀!
生:我想,听电话的小王,一定烦透了他。从文中我知道,他表演唱,小王都说没听见,并且还说没吃饭呢,明显地是不想听他的电话了。
生:我想,小王不会跟他做朋友了!
生: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一定会骂他的,他太自私了,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都是有事才打电话,这多耽误事啊!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4
功的知识在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初中物理功教学课件,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知道功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工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二 、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三、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o米(1J=1No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四、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提出问题,猜想。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五、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
课后小结
不论是否考虑机械本身重,使用机械要省力就要多费距离,要省距离就必须费力,要想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可能的.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功的原理.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5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街心广场教学课件,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教学重、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情境图,知道了街心广场、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街心广场和屏幕的面积,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从而引起学生对广场、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索0.30.2的结果。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
2、学生汇报师配合板书:
街心广场 长 宽 面积
3020 = 600
缩 缩 缩
小 小 小
10 10 100
倍 倍 倍
屏幕 32 = 6
缩 缩 缩
小 小 小
10 10 100
倍 倍 倍
地板砖 0.30.2 = 0.06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和。
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
0、3
0、2
0、0 6
三、试一试:
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四、练一练:
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学习写字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会写6个字。
2.懂得学习写字要和生活紧密结合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欲。
1.同学们,你们已经会写许多汉字了,在你写字的时候,你想到过什么吗?
2.有一个比利时的小朋友,在学习写字的时候,会有许多联想,你们想知道他都想到了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学写字》。
(二)自主读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小声读文,借助拼音朋友,把课文读正确,把生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伙伴合作: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3.反馈生字的读音。(①同伴共同汇报②小老师带读③找朋友读)
当——当(“当”可以组什么词?)花间——间
树叶呀,房子啊——房、呀蜜蜂——蜜蜂
一样——样最高——最(最高是多高?怎样读才是“最高”?你还会用“最”组个词吗?)
拿笔——笔做事——事
练习本——本干得——干
4.游戏中巩固识字。
(1)分小组识记:一人说字音,一人找朋友(汉字),反之再做。
(2)集体摘果子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比比哪组是冠军。
(三)自主记忆生字。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读准“词语库”中词语的读音。
2.同桌互读、互助,全读对的同学奖励一个小贴士。
3.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把这些生字词语送回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再次读文,读通句子。
(四)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第1小节。
(1)小声读第一小节,想想小作者学习“小绵羊”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2)谁能用“读”来告诉大家?谁再读一遍?
(3)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回答:
假如你就是小作者,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第一节。
(4)当你写小绵羊时,想到这么多和小绵羊有关系的事物,你该怎样读好这一节呢?自己练,然后指名读。
(5)读了这一小节,你想到什么?你写字时会怎样做,怎样想?
2.指导学习2、3、4小节。
(1)自己读2、3、4小节,这一回小作者又学写了几个词语?
(2)选一小节自由读,想想小作者又想到了哪些事?假如是你,会想到什么?
(3)同伴交流:①用读的方式汇报第1个问题;②用“互相说、补充”的方式交流第2个问题;③同伴合作选一小节最喜欢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组全班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①哪组喜欢第2小节?水花多美呀,水底升起一座宫殿,该怎样读?
②哪组喜欢第3小节?“草地”使“我”看见美丽的彩蝶,忙碌的蜜蜂,还使你想到什么?该怎样读?
③你们的爸爸是家中顶梁柱,你爱爸爸吗?齐读最后1小节。
(5)拓展练习。
要是我写“花园”,我会看见。
要是我写上“我的妈妈”时,我立刻就想。
要是我写上时,我。
(五)回顾全文,总结收获。
1.自由读全文,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2.你再写字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六)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复习课文。
1.教师用引读的办法,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2.分小节指读课文。
3.评读诗歌。
(二)巩固生字词语。
1.出示词语卡,读词中巩固。
2.出示词语卡,你想到什么?读诗中巩固。
(三)自主识字。
1.请同学自己认读会写字,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选择较好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识字效率。
(四)指导书写。
1.同学们,你们能按结构为这6个字找家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
2.不同结构的字,在写字时有所不同,请你们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选一、二个不同结构的字观察,然后说一说。“本”“干”是独体字,要尽量写在田格中央,笔画要舒展,“房”是半包围结构。左上面的“户”字旁要能把“方”藏起来。
3.在田格中描红,再自己练习写一两个。
4.重点指导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字:
“事”字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写在田字格二分之一处,“”要写丰满些,最后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5.学生再练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请同学之间评议,然后再练习。
(五)作业:书写生字。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小猫简笔画提高学生的夸张概括能力。
2、学生一个人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3、让学生懂得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夸张概括的笔法画小猫。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学具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动物吗?
师:那么,谁能说说你都见过哪些种小动物呀?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动物的简笔画。
(二)游戏表演、自主探究学习环节:
1、师:(提问)谁知道捉老鼠的能手是谁?
师:对,是小猫,请学生来模仿猫是怎么叫的。
课件出示猫的图片,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猫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一下,再分组练习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一只猫。
3、请学生讨论:
猫最爱吃的都有什么。
师:猫当然是爱吃鱼了呀,看这就是鱼(出示鱼的图片),鱼的特点是什么呀?
师:请学生来模仿鱼是怎么游泳的,老师来点评一下。
师:请学生结合老师前面教过的画鱼方法自己画上鱼。
(三)独立拓展练习环节:
1、学生自己练习画简笔画。
2、为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一个自己的家。
3、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课堂总结:
1、教师作本节课的小结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动物和我们是好朋友。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2、由游戏模仿可爱的动物来结束本节课。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8
《景阳冈》是人教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课文,该文作者是施耐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景阳冈的教学课件,内容如下: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文中重点词、句、段,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感受《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精彩和独特。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精彩,以及武松的豪放、勇武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饮酒、上冈、打虎、下冈几部分内容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打虎英雄 ——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人物形象。其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如武松面对老虎进攻时的三个“闪”字,既表现了动作的准确,又体现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文章大大增色。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学生而言,武松这个人物并不陌生,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也很熟悉,但是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读懂文章,并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把重点定位在第三部分,以一个大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打虎部分展开讨论,并借助做动作、看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感受。让学生在读打虎、议打虎、看打虎中感受《水浒传》描写的精彩独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播放《好汉歌》,教师自然拍手 ,和学生一起唱这首歌,充分调动起学生情绪。
师:同学们,一曲好汉歌听得我们精神振奋,荡气回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哪些同学读过书或看过电视剧《水浒传》?
师:《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已是家喻户晓,作者施耐庵塑造的108个英雄好汉更是深入人心。你能说出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吗?
生1: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苦行者武松
生2: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
生3:母夜*孙二娘、花和尚鲁智深
……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武松还有一个称呼叫武都头,你知道武都头的由来吗?
生:因为武松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阳谷县的知县见他忠厚仁德,就封他为武督头。
生:而且知县见武松武艺高强,觉得将来一定大有用处。
师:这正是“别意悠悠去路长,挺身直上景阳冈。醉来打杀山中虎,扬得声名满四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他打虎时的精彩片断——《景阳冈》。(板书课题),这个片断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一曲《好汉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引发了学生对于《水浒传》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再现。紧接着通过对于故事中人物及情节的回顾,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初步激发了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哪位同学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生:武松在景阳冈一家酒店内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
师:你介绍得非常清楚,谁能用一句话简单来说一下。
生: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故事。
教师板书:武松打虎。
师:除了打虎,作者还描写了什么?
生:饮酒 上冈 下冈
(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文要点,理清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并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三、研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你最喜欢课文哪一部分的描写?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描写武松喝酒那几段。因为别人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武松喝了十八碗,还能打死老虎,更能表现出他的勇敢和武功高强。
生2:我最喜欢他上冈那一部分,在路上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官府的榜文,还是决定要上冈,可以看出他非常勇敢,也很要强。
师:对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知——
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生3:我喜欢武松打虎这一部分,当老虎进攻的时候,文中没有说武松躲开,而是说他一闪闪到一边,这样写让我们觉得武松动作非常敏捷,也写得很精彩。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也非常善于抓住作者用字的准确性。请同学们把这一段中的“闪”字换成“躲”,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用“闪”字好,用“躲”好象显得武松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躲开,而用“闪”可以表现出武松反应很快,动作轻巧。
生2:我也觉得用“闪”好,这个“闪”字,还让我们感觉到武松在躲避开的同时,也在想如何对付这只大虫。
师:看来准确的用词不仅令我们的文章丰富精彩,还能恰当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够像说评书那样,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生:读这段文字
师:从这段话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这只老虎非常凶猛、可怕,进攻的招式也很厉害,一旦被打中,可能就没命了。
生:我觉得作者把老虎写得这样凶猛,为的是突出武松的勇敢和敏捷。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的就是衬托的手法,以老虎的凶猛衬托出武松的机智敏捷,智勇双全。
师:刚才大家说的只是打虎的开头就让我们觉得如此精彩,面对打折的梢棒,武松作何选择呢?
生:读课文11自然段
师:武松分别用了哪些招式来对付这只大虫?
生:学生随机找出文中动词。
教师板书:揪 按 踢 提 打
师:你能上来给大家表演以下吗?
(学生上台表演)
师:看来我们和武松还是有些差距的,现在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这位英雄的搏斗现场。播放武松打虎视频。
师:看完片断,结合课文,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动作敏捷、智勇双全、本领高强
生2:还是个性格豪爽、力大无穷的人
师:你能再来表演一下吗?注意要通过这几个动作表现出他的特点。
师:这次好多了。不过武松这一身过硬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要想和他一样,得下一番苦功夫。
师:让我们自由读一读,在体味一下那惊险的场面。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武松的故事?
生1:武松威镇安平寨
生2:武松醉打蒋门神
……
师:武松只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水泊梁山的108将个个都是了不起的英雄。每个人的背后也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能够认真阅读《水浒传》,做更深入的研究,老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中有人能够站在百家讲坛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水浒。
以上为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全文内容,如《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小数的性质优秀课件》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