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教学课件 > 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时间:2023-05-02

  引导语:怎样设计一份有关滥竽充数的教学课件?

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20

  以上为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2

  教学目标 :

  1、学习《牧歌》及相关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北部边疆草原的人文风情和音乐风格,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从而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2、通过歌唱和欣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及情绪的特点,能通过歌声与形体动作,表现出自己的音乐感受。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够有感情的歌唱《牧歌》。

  教学重点:

  1、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特点。

  2、从音乐的角度领会蒙古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歌曲音乐节奏和音准的准确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电子琴、口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相关文化(10分钟)

  1、提前播放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迎接学生进入教室。

  2、通过歌曲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是降央卓玛演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去领略一下蒙古族的风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3、了解我国的草原分布情况

  师: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在银幕上显示我国主要草原分布情况,教师用简短的歌曲来表现各地草原歌曲特点。如:黑龙江的《乌苏里船歌》、 内蒙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新疆的《 塔里木河》、 西藏的《青藏高原 》)

  4、 通过诗歌了解草原

  师:同学们能不能想到一首描写草原的`诗歌呀?(展示北朝民歌《敕勒歌》)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诵。

  5、 了解蒙古族的舞蹈、盛会、乐器。

  (展示舞蹈图片)介绍舞蹈特点: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P47)

  请几位同学上台学习抖肩、骑马两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展示《那达慕》盛会图片)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P46)

  (展示马头琴图片)介绍马头琴。(P45)

  二、新课学习(30分钟)

  1、欣赏歌曲《牧歌》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 演唱 (P48)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描绘歌曲的意境。

  (用55 50 |55 50|55 55|55 50|的节奏来肯定回答问题的同学,

  意思是:真不错,真不错,你的回答真不错!)

  2、配乐朗诵《牧歌》歌词

  老师弹琴,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牧歌》歌词,注意朗诵的速度和节奏。

  3、教师范唱,学生对照口型开口默唱,着重让学生尽快把握音乐的节奏、音准和速度。

  4、全体同学跟琴轻唱,学会歌曲。

  5、全班合唱《牧歌》

  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用 “n音”唱旋律,一组用“lu音”唱旋律,一组用“a音”唱旋律,最后一组唱歌词,教师伴奏。

  6、介绍无伴奏合唱

  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

  无伴奏合唱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

  7、欣赏无伴奏合唱歌曲《牧歌》

  说说无伴奏合唱歌曲《牧歌》给人的不同感受。(充分发挥人声特点,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三、拓展学习(4分钟)

  1、欣赏器乐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P45)

  歌词表达意境如同一幅草原新生活的画卷,描绘了牧民安宁、舒畅、如意的生活美景。音乐以当民歌为素材,用柔和、安详但又蕴含着饱满激情的旋律,抒发草原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婉如一位蒙古族妇女在草原上眺望,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教师现场口琴演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蒙古族音乐的热情和对美丽的大草原的向往之情。

  四、小结(半分钟)

  本课大家一起了解了我国美丽的大草原,了解了蒙古族的人文风情、舞蹈、盛会、音乐风格。着重学习了《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魅力 。

  五、布置作业(半分钟)

  请大家下去收集草原民歌,找出一首自己特别喜欢的,学会有感情地演唱。

  以上为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3

  小学写人物教学课件分享,一起来学习吧。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知道有物可写

  教学重点:对人物外貌内容按顺序细分

  课时:45分钟左右(各位妈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后的都不再注时间)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外貌的细分

  教学方法:妈妈可以自己或孩子(照着镜子)作为描写对象,同时选择几张不同人物的相片作为比较对象,指导孩子依次按照下列项目的顺序进行描写

  (一)、整体轮廓

  外形:例词—高(高大、魁梧、修长等)、矮(矮小、敦实、娇小等)、胖(肥胖、胖乎乎等)、瘦(瘦弱、苗条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运用形容、比喻、比较、夸张等手法,如“胖得象头小肥猪”,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体质:例词—强健、硬朗、结实、壮实、丰满、单薄、纤弱、羸弱、虎背熊腰、铁塔般等

  (二)、头部 脸:例词—瓜子脸、四方脸、国字脸、薄饼脸、橘子脸、茄子脸、马脸、英俊、、、亮丽、丑陋等

  2、发:例词—长发、短发、卷发、披肩发、板寸、白发(银发、华发、白发斑斑等)、黑发、黄发等

  3、眉:例词—浓眉、剑眉、粗眉、卧蚕眉、月峨眉、柳叶眉、弯月眉、吊梢眉等

  4、眼:例词—三角眼、猫眼、凤眼、媚眼、鱼尾眼、牛眼、铜锣眼、鼠眼等

  5、鼻:例词—鹰钩鼻、酒糟鼻、蒜头鼻、高鼻梁、塌鼻子、朝天鼻、玉石鼻等

  6、口:例词—厚唇、薄唇、朱唇、绛唇、樱桃小嘴、尖嘴猴腮、大嘴巴等

  7、牙:例词—洁白、黄黑、整齐、杂乱、暴牙、虎牙、尖牙、犬牙等

  8、耳:例词—招风耳、卷耳、大耳廓、长耳垂、猫耳等

  (三)、身体 脖子:修长、纤细、粗短、粗壮、天鹅颈、猪脖子、鸭脖子等

  2、肩膀:厚实、薄弱、圆滑、尖削、宽厚等

  3、胸脯:丰满、高耸、狭窄、开阔、扁平等

  4、背:阔背、猿背、虎背、驼背等

  5、腰:粗腰、细腰、蜂腰、水桶腰等

  6、腹:大腹便便、大肚子、大肚腩等

  7、臀:肥臀、高翘、瘦削、扁平、圆滚滚等

  (四)、四肢 手:臂—丰腴、粗壮、枯瘦、玉笋般等;腕—白皙、肥胖、干枯等;掌—蒲团大手、布满硬茧、铁钳般等;指—细嫩、白净、纤细、枯瘦、葱跟般等

  2、脚:大腿—丰满、粗壮、枯瘦、结实等;小腿—粗短、修长、纤小、肥嘟嘟等;脚掌—肥厚、扁平、宽大、窄小、象鸭掌、象鹿蹄等;脚趾—肥短、秀气、粗大、修长、细小、短小等

  (五)、肌肤 肌肉:结实、发达、松弛、肥胖、精悍等

  2、皮肤:细腻、粗糙、光滑、暗淡、枯黄、圆润、滋润、油光闪闪、皱纹很深等

  (六)、服饰

  从头到脚有:帽子、发夹、发结、耳环、项链、领结、领带、衣服、手表、手套、戒指、裤子、裙子、袜子、鞋子等

  (温馨提示:妈妈可以让孩子从形状、颜色、质地几个方面对实物进行记录,然后再修辞润色)

  二、课内练笔——题目《看我长得多(漂亮、帅、酷等)》

  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对照镜子中的自己,按照上面的顺序,一边观察,一边做简单记录,然后整理成文

  (一)、按顺序做记录:让孩子用形容词细致地记录,不要漏过项目

  (二)、写好作文模板:妈妈先给孩子提供作文模板,让孩子将刚才记录的内容写在对应的段落

  作文模板:第一段:整体轮廓+肌肤

  第二段:头部

  第三段:服饰+身体

  第四段:四肢

  第五段:孩子对自己外貌的.简单评价(欣赏、骄傲、沮丧都可以)

  (三)、第一步润色:让孩子挑出一部分记录的词语,通过比喻进行扩展,注意拿来比喻的事物要与比喻对象有相同点。

  (四)、第二步润色:让孩子将自己的外貌与父母的外貌进行比较,将比较的内容写进作文中去。

  (五)、第三步润色:让孩子用朗读的方式将全文检查一下,理顺语气,让语句通顺,上下文之间有衔接

  (六)、作文完成,给孩子“啵”一个吧。

  以上为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7、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初步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能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汽车若干辆、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猜一猜)

  (1)(课件出示)

  几张动物图片,遮住他们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么猜的?

  2、导入新课

  师:刚才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部分,猜得很棒!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思考:要观察物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得出:可以从正面、侧面、背面去观察一个物体。

  2、学生活动

  (1)师:请小朋友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说说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的汽车是怎么样的?

  小组汇报:

  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头,有车灯和窗户;

  我看到的它的是车尾

  (2)画出自己看到的汽车形状。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的汽车形状简单而又比较准确得画出来。

  小组活动

  (3)展示图片,小组交流。

  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说说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

  (4)思考汇报:

  师:咦,真奇怪!大家明明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画出来的却不一样呢?有想法了,可以和同伴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得出:因为每组四人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只看到了物体的某一个面,所以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5)学生个体活动,再次感知。

  A、交换位置,再观察,你所看到的和别的小朋友画的是否一样。

  B、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把你看到的说给旁边的同学听。

  (6)总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活动,谁能发现在观察物体时有什么数学问题呢?

  (观察物体时,随着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可能不同。)

  再次提出疑问:要想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得出:要从各个角度,不同方向去观察。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从不同方向观察一只恐龙玩具。

  提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看一看、连一连

  请每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看,你看到了数学书的哪一面?和上面哪个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

  (课件出示书本第67面的做一做。)

  3、摆一摆、看一看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老师送给每人一份礼物,在自己的抽屉里找一找吧!(每人一个正方体)

  师: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这四个正方体就可以拼摆成不同的图形。现在老师提个小要求,大家拼摆成的这个图形,必须是从正面看能看到四个面,从上面看能看到三个面,从侧面看只能看到两个面。(师板书)

  你能摆出这个图形吗?

  先想一想它的形状,四人合作试着摆一摆。摆好后,再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检查你摆的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

  四、课堂小结,互相评价

  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今天你又学会了什么?你认为哪些同学表现比较好,为什么?自己表现如何呢?

  以上为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三、学习准备:写著名言的投影片

  四、学习时间:两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你买过奖券吗?在买之前,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中奖了,又是怎样的心情?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检查生字。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解决问题。

  3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中彩那天的情景进行描写。作者用哪几个自然段了这一天的事情?

  2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3文章是通过回忆的形式来写的。

  以上为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全文内容,如《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滥竽充数教学课件ppt》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