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课件ppt
引导学生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的品格,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他们做善良之人。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1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穷人》教学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教材分析: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学情分析:
该文篇幅较长, 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可能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可提示学生先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桑娜的活动给课文分段,然后归纳段意,最后合并段意。识字教学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在已有识字能力的基础上,自主地、创造性地识字。阅读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感受人物美好心灵。文中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是体会人物美好心灵的关键,因而也是研读的重点。在品味中体会思想感情,在体会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桑娜复杂不安的心理活动及她与丈夫的对话,可作为练习和指导朗读的重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概括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2.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比较准确地理解桑娜的心情,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神态中感悟人物善良的品质,并做出评价。
3.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教学重点:
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方法:
抓住人物心理、对话去朗读,在读中品味情感,在读中学习表达。
设计理念:
对于这样一篇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堪称典范的文章,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难以取舍的。从故事背景、作家生平到故事内容、表达方式,需处处用心,但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教学本课,进行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取舍得当,长文短教”,具体的教学策略是:直奔重点,上挂下联;一气呵成,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制作的幻灯片,查阅作者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们,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示。( 出示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二、抓住重点,感悟人物品质
( 预设: 如果学生说到7自然段,教师可作两方面引导——①母爱是相通的,虽然贫穷,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一细节描写中真切地感受到西蒙对孩子强烈的爱。 ②是啊,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桑娜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抱回家,这种本性的善良怎不令人感动呢?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
(一)抓住桑娜的心理描写,感受善良
(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抱回孩子后,桑娜的心情怎样?
2.(再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她怎样的忐忑不安?(害怕、自责、担心、决断……)
教师引读:短短的几句话,既让我们感受到桑娜的紧张、担心、自责,又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坚定。大家都感受到了吗?你们都体会着读一读。
3.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想一想,段中的省略号对表达桑娜的心理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们再想一想:仅仅是多了两个孩子,桑娜为什么如此地忐忑不安呢?(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板书:环境描写)
5.指名把课文的1、2自然段连起来读读一读,此时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对表现人物品质起什么作用? (板书:铺垫、衬托)
过渡:仅仅是描写桑娜的这个场景让你感动吗?
(二)抓住渔夫的语言、神态描写,感受善良
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24自然段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让学生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①你们想一想,家中只多了两个孩子,渔夫为什么会如此的严肃、忧虑? (板书:严肃、忧虑)
②你还从哪个字感受到的?“熬”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渔夫的\'语言中为什么没用这些词? (板书:搔、熬)
③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看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同样善良的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④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段对话,再一次感受当时的情景。
三、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2.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悟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呢?学生看板书总结。(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读写结合,完成片段练笔
1.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的写法,自选内容写一个片段,写一写自己遇到这些情况后当时的心理活动:
①课间,小刚的文具盒被王强碰到地上,小刚认为是我碰掉的就大声指责我,此时,我非常 ……
②上课时,老师把检测的试卷发下来,我只考了70分,此时我 ……
③作文讲评课上,我的作文获得 “ 最佳习作 ” 受到老师表扬,此时我 ……
2.学生展示作品,借助实物投影,师生赏评,再修改。
3.教师推荐作品: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写的都非常好,如:《李子核》讲的是……又如《战争与和平》讲的是……要想知道事情的结果怎样,课下你们一定读一读。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2
》三、拓展:升华诗情。
1.读着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爱国)他的爱国之心体现在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老百姓痛苦生活的担忧。(板书:忧国忧民)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畅谈体会,随机点评。)
2.面对国土的沦陷,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个又一个爱国志士站出来了:林升愤怒的质问着;陆游悲伤的呼喊着;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更是为实现他精忠报国的志向,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着……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如同黑夜中一道犀利的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课件)来,让我们一起高声诵读《满江红》!(师生齐声诵读)
附:板书设计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使学生知道几张牌可以算出24或算不出24;相同的几张牌有不同的算法。
能力目标:通过试算、调整等思考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课堂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算24点的方法和规则,能比较快地利用3张牌算24点。
难点: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扑克牌,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介绍扑克的学问。
2. 由扑克牌的玩法引出用扑克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板书课题)
3. 介绍游戏的玩法。
二、活动环节一:《算24点》教学设计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
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三、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3.活动小结。
五、全课小结:学生介绍算24点经验,算24点时,我们要注意找到3和8、4和6,这样就能方便快速地算出24。鼓励学生课外算24点。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4
一、研读课题
1、揭题、齐读
2、探究课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是什么意思?除了懂得“游”的意思外,你从“游”还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顺序、乐趣)
3、感情朗读:
⑴文中最后一段点明了题目,请找出来读一读。
⑵现在读课题该读出什么来呢?
二、探究乐趣
1、板画路线
2、自主感悟
⑴过渡:作者游天然动物园有幸看到了这么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你最喜欢文中的哪种动物?体会到什么乐趣?请自学课文。
⑵要求: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体会到最大乐趣的一、两种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画出描写它们的句子和重点词语,细细品味,说说从中的感受。
3、自渎探究(教师巡视、掌握情况、个别辅导)
三、交流感悟
1、长颈鹿和基马猴
⑴长颈鹿:读句——说感悟:姿态优美、文静可爱(让学生板书)
⑵基马猴:读句——说感悟:调皮好动、活泼可爱、乐于与人相处(人与动物平等相处)
⑶比较:作者把这两种动物写在一起有什么好处?(一动一静、动静搭配、妙趣横生)
⑷朗读:同桌分读——指读——男女齐读(读出各自的特点)
2、河马:读句——说感受:身体庞大——句式训练:因为……所以……——感情朗读
3、大象:读句——说感受:力大无穷、脾气暴躁——比较训练:⑴文中描写的大象脾气暴躁,霸气十足,而我们脑海中的大象是什么样的?(性情温顺、可亲)⑵看课件: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寻找大象性情温顺、可亲的一面。⑶说话训练:大象发起脾气来很是可怕,但不发脾气时可是温顺可亲的。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狮子:读句——说感悟:不怕人(瞥),说明人与狮子是平等的,人类在保护它们;悠闲自得、天伦之乐,说明大自然是它们的快乐家园——感情朗读。
四、总结感悟
1、感悟写法
⑴刚才我们感悟到了作者游时的乐趣,那同学们对作者的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感悟?(有详有略、动静搭配、有顺序、抓特点)
⑵填空练习:作者写游天然动物园的见闻有详有略,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导游介绍的动物,这样避免了面面俱到的流水帐叙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让读者获得集中而深刻的印象。
2、感悟中心:学了课文,你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有了怎样的认识?(平等相处、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五、课外探究
1、自主作业 :学完课文,请你自己给自己布置一个实践性作业 。(例如:向别人介绍一下动物,出一份关于动物的小报等。)
2、复述课文:介绍文中的一种动物,注意说出乐趣。(同桌互说——指说)
六、作业
1、课堂作业 :两个填空
2、完成自主实践作业 。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5
引导语: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西门豹的教学课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西门豹》一课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绅借口河伯娶媳妇欺骗老百姓,他将计就计,最后惩治了官绅和巫婆的事。
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掌握学习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品德目标: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二)设重点为:
了解西门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为百姓除害的。
(三)设难点为: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言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三、说学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思——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本节课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自问自答,表演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是本班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在自问自答中学习二、三部分。
师:大家在上一节课学得很好,很有兴致。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第二个故事“惩恶”。根据你们第一节课的发言,我觉得大家对这一课书已经理解得很不错了。所以这一段我想让你们自己来学,可以吗?(生:可以)怎么学呢?我想让同学们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行吗?
生:行。
师:现在再给大家一段时间,你们做一下准备,好好读一下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读课文,做准备。)
师:好,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提问现在开始,先由第一个同学提问。
主要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西门豹为什么说那个新娘不漂亮,要说换一个漂亮的?
2.课文中说“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他已经把巫婆和官绅都投进了河里,坏人已经惩办完了,他为什么还那么长时间站在河岸上?
3.西门豹是邺这个地方的大官,别人都得听他的。他下一道命令不许再给河伯娶媳妇,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来砍头,这有多简单,为什么还费那么大劲去装着送新娘?
4.我想让同学说一下,课文插图中画的都是谁?
(二)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教师选演员:西门豹一人、卫士二人,巫婆一个、官绅头一人、小官绅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师与巫婆、官绅等人耳语一番,又嘱咐了其他人,表演开始。)
卫士:(喊)西门大人到!(西门豹出场)
官绅头:(带着小官绅上前,拱手)参见西门大人。
巫婆:(带着女弟子上前,行万福礼)参见西门大人。
西门豹: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两个女弟子搀新娘出场,新娘在哭,用手抹泪。)
西门豹:这个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诉河伯,过几天我给他送一个漂亮的!(两个卫士拉巫婆下场。巫婆还叫了一声:”哎哟,我的妈呀!”。)
西门豹:(等了一会儿)这个巫婆怎么还不回来,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饭了,去,麻烦你去催她赶快回来!(卫士把官绅头拉下场)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6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明天会更好教学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知识与技能:
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切分节奏、前十六后八节奏旋律 了解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相关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范唱、默唱、听唱、感受的方法,学唱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希望与温暖,感受到希望明天给我带来的美好愿景。
教学重点:
反复记号
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曲大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希望你们的明天会是什么样的? 预设:我希望是开心的、比今天过得好、我可以……
师:你们的明天真是丰富多彩,在19×× 年,恰逢台湾光复(结束日本殖民统治)40 周年,19×× 年则是“世界和平年”,当时在台湾地区乐坛众多巨星用他们的歌声唱出明天,唱出了他们的期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由群星为公益而演唱的歌曲《明天会更好》
(二)歌曲新授
1、初听歌曲
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这几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2、再听歌曲
提问: 1)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你能试着拍一下吗?
3.听琴默唱旋律
4.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5.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6.请学生当老师,先示范读,然后再帮助读得有困难的同学。
7.全班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随机指导)
8.多种方法巩固歌曲
9.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拓展
1、罗大佑简介 台湾地区创作歌手、音乐人,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曾创作并演唱《恋曲 19××》《恋曲 19××》《童年》《光阴的故事》《你的样子》创建音乐工厂,为何取名音乐工厂:“音乐不能只靠灵感”罗大佑解释,一首歌从编曲、制作、录音、混音、宣传到行销必须经过一连串的加工包装,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要有各类专门人才共同作业,而他开的这个工厂只制造音乐或与音乐有关的声音,所以叫做“音乐工厂”。
2、歌曲《明天会更好》是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明天会更好》集合台湾地区乐坛众多巨星合唱的空前创举,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使这首歌大受欢迎,专辑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售出 25 万张以上,成为公益歌曲的典范。 19×× 年的《明天会更好》,无论就动机、调度、制作、词曲、演唱、发行,都认为那已是台湾歌坛绝无仅有的一次绝响!
3、欣赏 19×× 年演唱视频。
4、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及表演形式
预设 1:领唱与齐唱 预设 2:领唱、齐唱
5、运用学生创设的演唱形式,完整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四)结语: 让音乐走进你的生活,你的明天会更好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7
《蒙娜丽莎》(意大利语:La Gioconda;法语:La Joconde;英语:Mona Lisa)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其之代表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课件 ,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读记“探访、交涉、风采”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面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点: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影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名画《蒙娜丽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资料: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4)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
(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
2.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激情朗读:(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已经看到了蒙娜丽莎,我看到了她迷离的眼神,我看到了她迷人的微笑,我感受到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虽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但是她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灵,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相信蒙娜丽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已经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4.引入达·芬奇资料。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六)结语: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她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七)作业: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8
第一课时
中江县继光实验小学:谭慧华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材第六册第46至49页年月日。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2、记住每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闰年。
教学准备:课件、年历卡等。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讨论法、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让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想玩吗?好,仔细听,请根
据画面上的信息猜出这是我国今年将发生的那一件大事。(课件:奥运会一些场景) 师:北京奥运会是在哪年哪月哪日召开?生回答同时课件出示:xxx年8月8日,请观察这里面有时间单位吗?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 月 日
2、 师:那你们都已经知道了那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知
道的可真不少,那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课件出示:第50页的3题)
3、 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学习了这节课你就知道答案了
二、讲授新知。
1、 认识年月日
师:(课件出示: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31天?3、那几个月是30天?4、二月有多少天?)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年历卡,同桌合作并思考这四个问题。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大月(31天):1,3,5,7,8,10,12 7个
小月(30天):4,6,9,11 4个
平年 28天
二月 1个
闰年 29天
2、 怎样记每月的天数。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年,知道一年有12个月,那么怎样才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1) 出示拳头。师:这是什么?你们有吗?它能帮我们记住每月的天数,怎样帮呢?
自学数学书48页的上面部分。
(2) 引导看课件:拳头图。(从哪里起)
(3) 介绍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师生共同玩游戏。
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师:二月为什么没人起立,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 认识平年、闰年。
(1) 为什么有的年份2月是28天,而有的年份2月是29天呢?
(2) 出示课件:你知道吗?
(3) 给你一张年历卡或一副挂历,你怎样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板书:
看:年历上二月的天数)
(4) 根据二月的天数,学生在各自的年历卡上写上“平年”或“闰年”二字。
4、 怎样判断平年、闰年。
5、 如果你身边没有年历卡或挂历,又怎样去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下面就来
学习这个问题。
(1) 课件出示19××——20××年连续年份数。
指出哪些是闰年?哪些是平年?
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你猜猜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想一想,闰年的年份数有什么特点?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2) 师课件演示这些年份除以4的情况。
(3) 师:公历年份除以4而没有余数,也就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如果除以
4有余数的就是平年。
(4) 师小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一是看二月的天数。二是算。
(5) 反馈练习。
判断下面的这几个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9××19×× 20××20××20××19××
(6)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6、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1)我们已经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了,那么怎样计算平年全年有多少天呢?
生汇报并用展示台展示学生的算法: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你能根据平年全年365天,很快说出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吗?
师补充板书。
(5) 反馈练习。下面各年份全年共有多少天?
19×× 19×× 20×× 20×× 20×× 19××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 填空:
2、 判断正误。
(1)凡单数的月都是大月。()
(2)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3)二月份只有28天。 ( )
(4)每年都有365天。 ( )
(5)如果年份数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定是闰年。 ( )
2、课件出示:第50页的3题)
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你现在知道我是哪一天出生的吗?
四、总结知识。
1、 交流: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总结:结合板书,总结、梳理本课的知识。
3、 延伸: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年历,看,(课件:各种不同类型的年历)这些形形色色的年历,既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更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愿同学们做一个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以后,年历将会把更多的秘密告诉你。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7个
小月(30天):4,6,9,11 4个
平年 28天
二月 1个
闰年 29天
教学反思:《认识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教学这么多新的知识点呢?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呢?怎样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怎样让学生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课进行了两次教学设计。
导入部分:按照教材思路通过奥运会的一些精彩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快速导入新课。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因此,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形象地展示出年月日的来历,并朗读: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日。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大约是365天,也就是一年。 通过媒体演示,学生能更生动形象地理解这些知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在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的规律时,我选择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规律。并且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出一种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了“拳头记忆法”,紧接着出现形象又直观的课件演示,学生记忆深刻。然后我再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口诀记忆法”,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
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课外再去搜寻记忆方法。 最后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巩固了大月小月。
在教学四年一闰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观察、发现和交流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上完这节课有几个遗憾,一是在教学生判断整百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怎样计算应该再处理慢些、细些。二是让学生讨论平年、闰年与4的关系时应该再多给学生计算与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习到更有价值的数学。
以上为穷人教学课件ppt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穷人教学课件ppt》全文内容,如《穷人教学课件ppt》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穷人教学课件ppt》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穷人教学课件ppt》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