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贝ppt课件
当今的社会为“信息化的社会”,通常我们会接触到写一只贝ppt课件文案写作需求,对于《一只贝ppt课件》格式不熟悉、无从下笔、写作不得要领、文案方向易跑偏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一只贝ppt课件》是怎么写的吧。
一只贝ppt课件 篇1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足球之王贝利教学课件,欢迎阅读。
教具:贝利的资料
教法:读中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一、导入新课:综合课文的阅读提示给学生设下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阅读后,可以进行阅读的交流。
2.交流体会请学生相互交流。
(1) 从贝利身上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3.领悟详略写法,拓展故事内容。
三、积累内化
1.认识和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复述贝利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继续搜集贝利的有关资料,看播客。
五: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板书:
世界足球之王
“足球之王”贝利 球艺精湛
为巴西足球队立下绝世功勋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足球之王”贝利精湛的球艺,总结了贝利一生对足球事业的贡献。课文按总——分——总的模式写的,表现了贝利在体育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说明体育事业属于全人类的。
学情分析:学生喜欢足球明星,尤其足球之王——贝利,学习此文,能激起学生对足球体育事业的热爱。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2个生字,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认识足球之王——贝利的高尚的体育道德。
情感目标:学习贝利在赛事上的顽强拼搏精神。。
重、难点:
1.认识贝利在足球赛事的精彩表现。
2.领悟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
以上为一只贝ppt课件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一只贝ppt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字词卡、贝壳、珍珠、挂图、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
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听写生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2.海边的贝壳很美,同学们知道这些贝壳是怎么来的吗?
3.漂亮的贝壳让人赞美,但有一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它不漂亮。后来,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形成了什么?(一只罕见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齐读第3、4段。
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形成的吗?
(不是的,珍珠的形成是因为有杂物刺激。)
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你是怎样体会的?
三.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
2.师总结: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奉献出最珍贵的东西。
3.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我们周围有这种行为的人吗?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11课。
以上为一只贝ppt课件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一只贝ppt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
□>66
35○36
61○59
□<75>□
□
3、游戏题:找朋友
四、布置作业
以上为一只贝ppt课件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一只贝ppt课件 篇4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纹样与生活教学课件,欢迎阅读。
【案例背景】
20××年10月8日,县教师发展中心发布了一则关于举行20××年中小学综合学科团队赛课的通知。根据文件要求,我们以学区为单位组建了一支5人团队,并且通过第十周的第一次团队教研会议确定了本次赛课的课题为《生活中的纹样》。
本课选自浙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十三册第四单元。本课在教学资源安排上通过日常生活切入,列举家居、服装、瓷器、工艺品等物品上的纹样,引导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关注,思考纹样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领会纹样的结构形式。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动物纹样”导入——范作赏析中领会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的特点和要求——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的创意——展示评价中认知——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等。根据教参中这一要求,我们该如何整合课内外的内容,使之成为既不花俏又要生动的一节课呢?这一问题就要在我们不断的磨课中去解决,为此,我们一次次上课、听课、评课;一次次修改;从第十一周开始总共上了五次试教课与一节展示课。回顾整个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仅是对上课教师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整个团队综合素质的一次大检验。
【案例描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成一节即不花俏又要生动的课,它离不开要有好的教学导入。就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也就是说教师在一节课的良好开端能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氛围,勾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见,一节课的成败,导课这一教学环节起着关键性作用。
本人就本次团队赛课的课堂教学导入部分进行描述:
第一次磨课
11月29日,我们在水头一中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徐老师此次的导入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展示虎、豹、斑马三种动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 发现它们身上都有漂亮的纹样。再由此引到这些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举例说明.)
使用虎纹、豹纹、斑马纹的纹样,从中感受纹样特有的魅力,所产生的别样美感。从而引入课题《生活中的纹样》
(二)欣赏图片,分析技法
1. 提问:在我们都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纹样来装饰的?
生:... ...
2. 欣赏生活中的装饰纹样,感悟纹样的魅力。
现代生活有纹样,古代生活也有纹样。(课件展示古代、现代纹样图片,从衣食住行方面分析)
3. 教师总结纹样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有了纹样的装饰使得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
4. 引出纹样的概念:纹样也称花纹,纹饰,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
这堂课, 徐老师的教学导入共花了11分钟,反复从衣食住行方面讲纹样. 所以,学生听的很乏味,课堂气氛也低沉.同时也影响到她自己上课的激情.
课后,根据徐老师的教学导入我们进行了讨论,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 时间过长。
(正常的课堂导入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为宜。如果导入时间过长,就会显得先宾夺主,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
二、 内容繁多
(导入要有概括性忌讳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没有主次,内容繁多,应做到内容简练,语言精练。)
整合了大家的综合意见后,徐老师进行了二度教学设计。
第二次磨课
12月5日,在凤卧中学进行第二次磨课。徐老师对此次教学导入进行了调整: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展示虎、豹、斑马、奶牛四种动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学生:发现它们身上都有漂亮的纹样。
教师:在生活中有见过这些纹样装饰的物品吗?
再由此引到这些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举例说明.)引入课题《生活中的纹样》
(二)欣赏图片,分析技法
1. 提问:什么是纹样?引出纹样的概念:纹样也称花纹,纹饰,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
从衣食住行方面简单讲纹样的作用。
2.纹样的历史(图片展示古代纹样)
3纹样的种类……
课后,我们就徐老师课堂再一次进行讨论:本次教学导入徐老师花时6分钟,与第一次试教课相比较“时间长,内容繁多”等问题得到了一定解决。但由于师生完全陌生,学生显得有点拘谨。常言道“道始于情”。“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老师应当在适当时间、适当情景,用真挚的感情且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在座的学生。这点徐老师还有待改进。于是,徐老师进行了第三次试教,然后是第四次、第五次试教。难能可贵的是徐老师每次都能不厌其烦的针对前一次的问题进行修改,然后再试教,并且每次试教都能弥补前次的不足,可见她是一位基本功扎实,综合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但是,我们还是鸡蛋里挑骨头,总能挑出一点不足。可能这也是磨课的魅力:每次都有精彩,也有遗憾。正是这一次次遗憾促使我们反思、醒悟、提升。历经两个月的“磨”难,我们既忐忑又满怀期望的迎来了最后一次考验。
展示课
经过多次磨课,我们于12月25日在水头一中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展示课。这节课完成情况良好。节选导入部分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展示虎、豹、斑马三种动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 发现它们身上都有漂亮的纹样。再由此引到这些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使用虎纹、豹纹、斑马纹的纹样,从中感受纹样特有的魅力,所产生的别样美感。从而引入课题《生活中的纹样》(板书:生活中的纹样)
【设计意图】由虎、豹、斑等动物身上的纹样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要学的纹样设计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巧妙地揭示了课题。简洁、概括、直奔主题。
(二)欣赏图片,分析技法
1. 提问:什么是纹样?
生:... ...
师总结:纹样也称花纹、纹饰,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
2. 欣赏生活中的装饰纹样,感悟纹样的魅力。
教师总结纹样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有了纹样的装饰使得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
这堂课通过徐老师的精彩演绎给整个活动画上完美的句号。这节课较之前几次课各个环节设计更合理,课堂实践效果更显著,尤其是教学导入部分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好课,都会在某些地方有所进步,同时也会发现遗憾”,这就有待我们今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弥补。
【体会与反思】
通过此次赛课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完美的教学中也同样需要讲究导入的艺术。“唱戏要看开头锣”,导入是课堂上的第一个高潮。良好的导入对学生一节课的情绪和整堂课起到引领作用:
一、利于沟通。可以沟通师生情感又可沟通教学内容。
二、引导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课堂教学导入得好,可牵动学生情绪,打开思路,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学懂知识
三、调动激情。“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导入达到最佳效果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一、直接导入
教师用简捷明快的直接点题导入新课。教师一站在讲台上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用几句话引入新课。这样,使学生的情绪很快能安静下来,既起到组织教学的目的,又为后面的课程设置留下充足的时间。
二、设疑导入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
三、温故知新导入
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四、故事导入
新课开始可讲美术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或创设情境等,适当增加趣味成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总之,教学的导入法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不管是哪一种其关键就是要能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感悟】
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虽然我们历经“磨”难,但收获颇丰。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用心去体会、去斟酌,去积累。同时,通过此次的赛课活动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就如马卡连柯曾说过的:如果有5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要比10个各随己愿单独行动的优秀教师要好得多。我们5个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在这次赛课中相互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以上为一只贝ppt课件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一只贝ppt课件 篇5
平均数有 算术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平方平均值(均方根平均值,rms),调和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等。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平均数课堂教学课件 ,欢迎阅读。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进行统计或分析统计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板书课题)这节课,重点复习求平均数。
二、复习求平均数
1.平均数的含义。
(1)提问: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几个数量的平均数吗?
(2)下面说法对不对?
①前3天平均每天织布200米,就是实际每天各织200米。
②身高1.5米的人在平均水深1.2米的池塘里没有危险。
2.提问:那么,求几个数量的平均数需要哪些条件?平均数要怎样求?(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做“练—练”第1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
4.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默读题目。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提问学生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提问: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列式不一样?说明:按照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正确列式解答。(板书: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的对应关系)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第1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算式的,(总路程除以时间等于平均速度)每一步求的什么数量。追问:为什么总路程是140×2?为什么时间是4.5加5.5的和?指出:解答时要认真看题,弄清题意,理解条件和问题的意思。
2.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三人的“平均成绩是110分”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求出另一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分?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追问:110×3表示什么?为什么三人的总分数要用110乘3?
3.做练习二十三第1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统计图的意思。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追问:为什么要用12做除数?说明:要根据问题要求的结果,确定应该用哪个量做被除数,哪个量做除数。
4.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
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提问:你从图里了解了哪些情况?想到了哪些问题?请大家在小组里估计一下,平均每月水费、电费大约各要多少元,并且说说怎样想的。指名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想法。再让学生求出平均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8~10题。
以上为一只贝ppt课件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一只贝ppt课件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地说出动物的英文名字。
2、幼儿能理解短语"XX can fly(jump run).”及提问"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 幼儿能大胆地回答“I like……”I。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英语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及动物头饰。
2、动物手偶:青蛙、袋鼠、蝴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打招呼。
2、游戏《Follow Me》
二、学习动物单词:
1、出示动物手偶
T:Look,what’s this?
C:Zebra 、 Elephant 、 Deer 、 Rabbit
2、游戏复习单词
T: Let’s play a game. What’s missing?
3、 出示动物幻灯片:(斑马、大象、鹿、兔子)
T:Today,Animals will have a party.Let’s have a look.(看大屏幕)
T:Who is coming? Black and white .Yes or No? Say in English . Zebra. Zebra is coming.
T: The next one . Guess, who is coming?( 大象、鹿、兔子)
三、学习短语:……can run (jump、fly).
1.T:Look here and listen carefully.
The zebra can run.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bird can fly.
Read after me .run jump fly can
The “can” means“会、能”
Read the sentences. The zabre can run.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bird can fly.
2.T:In all of these .who can run (jump. fly).Who wants to try?
Deer{tiger} can run.Yes or No? Read it please.
四、复习短语:
T:All of animals are very lovely.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For example. I like Zebra. Think it over.
五、动物表演:
1.T:I prepare for something. Look, What animal? It’s orang. Tiger. Yes,it can run.
What animal? It’s black and white. Zebra. Yes,it can run. Too.
2.Which animal do you want to be?
C:I want to be ……
3.Here are animals’ pictures. Come here and choose one.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飞的.音乐)
Who is coming? 老师边说边飞。Bird、bee、butterfly come here.Fly. fly,Beautiful.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跑的音乐)
Who is coming? 老师边说边跑。Tiger 、elephant come here run. run ,Beautiful.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跳的音乐)
Who is coming? 老师边说边跳。Rabbit、deer come here jump. jump,Beautiful.
4. We are so happy.
Animals’ party will start. Girls come here. Let’s stand in a small cirl and hand in hand.
Boys come here . Form a big circle .Let’s have a party. Music Please.
Are you ready?
孩子们一起游戏。
以上为一只贝ppt课件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一只贝ppt课件》全文内容,如《一只贝ppt课件》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一只贝ppt课件》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一只贝ppt课件》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