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的信息素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我们会接触到写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文案方面写作需求,对于《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不熟悉、不知如何下手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是怎么写的吧。
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1
一、课程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教程分析
本课时主要介绍日本的自然环境,共有四个小标题,由“东亚的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组成,这四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后面的内容“发达的经济”和“主要的城市”作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三、学情分析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经济发达,工业产品在我国深受欢迎,近代侵略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等,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先请学生谈谈印象中的日本,激发兴趣,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导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温湿的气候特点。
根据资料和图片,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
2、能力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通过分析多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的危害、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开辟为旅游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等,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避震抗震意识,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信心与能力。用比较法,对北京与东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比较,掌握日本的`气候特征。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本古代在政治体制、文化、建筑、服装、茶道、书道等深受中国的影响,以及近代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忘国耻;激发同学们要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把祖国建设好的强烈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地图认识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点。
2、教学难点:运用有关和已有知识,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温湿的气候特点。
六、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综合比较法。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黑板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请同学们说说印象中的“日本”。同学们的答案有:日本很发达,我们市场上来自日本的商品很多,如汽车、电视、相机,食品、等;也有同学说日本很漂亮,有很多樱花,也有同学说日本很可恶,杀了我们很多同胞等等。这样既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又有效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日本,从地理角度了解日本。
(板书) 第一节 日本
一、东亚的岛国
(出示日本政区图)
思考:(1)日本是一个岛国,领土位于哪个半球?由哪几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引导学生回答(日本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组成;临海洋:太平
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提问)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8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
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请学生在课本图中找出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和东京湾及东京、横滨两个著名的港口。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 1、位置及领土组成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最北及最南的纬线读出大致纬度,找出日本四大岛、首都;了解日本地处北温带、南北狭长的领土特点,并看图片认识日本的民族、语言。
(板书)2、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让学生完成课本66页的活动题,根据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平方千米),算出日本及中国的人口密度,说明日本是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板书)3、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
(出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 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本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板书) 二、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归纳总结)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
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三、温湿的气候
1、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夏季多台风
(提问) 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
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超过66%,名列世界前茅,赢得了绿色王国的美誉;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板书)四、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同时点出日本矿产资源贫乏的特点)
从日本的传统的饮食习惯,说明日本渔业资源丰富。
(板书)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出示有关古今中日友好往来的资料和图片,说明古代日本文化深受我国的影响;近代日本又受欧美文化的广泛影响。
(板书)五、东西融合的文化
在古代,日本受我国影响很大。在近现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社会。
列举并介绍日本的文字、姓氏、和服、料理、住宅、茶道
(板书)六、发达的经济
对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出整体的概况
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从资源、人口、交通、科技、市场等多方面分析原因
(板书)日本的第一产业、大二产业、第三产业并说简单的介绍
(板书)七、主要的城市
简要概况说明日本的主要城市如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京都等
九、课堂训练
课堂练习:读日本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岛是日本领土的主要部分,其中 (填字母)为日本第一大岛,名称是 岛,领土北端的D是 岛。
2、. 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日本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
3、图中E表示 洋,F表示 海;B岛与C岛之间的狭窄海域是 海。
4、.图中数字①、②、③、④表示城市中, (填数字)为日本首都东京。
以上为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2
引导语: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风貌,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业区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3.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关于“自然地理特征”的教法建议
通过读日本政区图并填图,使学生掌握日本的领土组成和位置特征。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从日本所处的位置—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比较东京和北京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亚洲气温大陆的降水分布图,说明日本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联系地形和气候的特征,说明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降水的丰沛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点出其矿产资源贫乏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媒体】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日本政区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 第二节 日本
一、自然环境特征
(示日本政区图)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提问)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 1.群岛国家,多港湾
(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 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板书) 2.多山,多火山、地震
1610毫米
北京
— 4.7
26.1
636毫米
要求:(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 海洋性季风气候
(提问) 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转折过渡) 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丰富与否呢?
读图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示意图”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外国进口所之占的百分比图”回答: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这些原料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总结)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90%以上)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日本工业原料的很广,除欧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几大洲均有。我国和日本相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13.4%,但还大量出口木材,一次性筷子等,破坏森林资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板书)4.矿产资源贫乏
(伏笔)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这对它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本如何克服这一不足呢?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日本
自然环境特征
群岛国家,多港湾
多山,多火山、地震
海洋性季风气候
矿产资源贫乏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媒体】日本工业原料和产品出口图、日本工业区分布图、日本地形图
(导入) 展示日本地形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日本的自然特征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们知道日本的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但其矿产资源贫乏。面对矿产资源的不利条件,日本人是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呢?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内容讨论以下问题:日本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日本是怎样发挥其优势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利用岛国多港湾、人力资源丰富及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等优势,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板书) 二、发达的经济
1.充分利用本国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引导学生读日本工业在世界的位次表)
(提问)日本的经济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地位如何?
产品
钢
汽车
发电量
集成电路板
磁带、录像机等电器
产量
110××万吨
1348万辆
7576亿千瓦时
在世界位次
(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和产品出口示意图)
日本经济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许多产品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日本的原料和产品对外的市场的依赖太强,不可避免地存在脆弱性。
(板书)2.工业部门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
(提问) 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从日本进口的商品有哪些?主要是什么类型的工业产品?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主要是电子产品,另外日本向我国输出的还有钢材和其它工业产品,而日本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其实,日本最大的贸易国是美国,其次才是亚洲和西欧
(板书) 3.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日本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有要销国外,日本的工业应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多,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在图上找出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并标注下来。
(板书)三、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城市附近都是日本主要的工业区。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在关中平原的南部,人口有12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国内和国际交通的枢纽。那里有高速铁路通往名古屋、大阪等城市。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进行确认)
(转折) 日本处在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相汇处,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日本的`渔业发展水平如何呢?由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带动了渔业的发展?依靠那个部门的带动?
(造船业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建立了强大的海洋捕捞船队和水产品养殖业,故渔业发达。
(板书) 四.渔业发达
(提问) 日本的工业发达,农业发展如何呢?为什么日本农业多采取小型农业机械?为了提高单产,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日本耕地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他们合理施肥,精耕细作,农业单产很高
(总结) 日本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科学技术,经过消化,成为本民族的一部分,因此,现代日本文化既有本文化的传统,又兼又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善于学习,扬长避短,重视科技和教育,保护环境,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呢?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二、发达的经济
1.充分利用本国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2.工业部门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
3.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三、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四、渔业发达
【活动】根据前面的知识计算一下日本的人口密度。
结论: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提问】从图中观察,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它的山地分布在哪里?平原分布在哪里?
对它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设问)
结论:日本境内多山少平原,并且平原分布在沿海一带狭小的区域内。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受到地形的影响,主要的城市分布在沿海地区。
【承转】我们在概论中已经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岛国,实际上日本的国土主要是由四个大的岛屿加上南部的琉球群岛及一些小岛组成的。
【展示】日本四岛空白图
【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有北向南依次确认日本四岛的名称,并标注在填充图上。教师展示四岛名称。日本的国土相当于中国的云南,但他的海岸线却比我国岸线还长,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日本海岸线的特点
【展示】日本海岸线轮廓。
【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曲折的海岸线对日本的经济及气候有什么影响?
海岸曲折,有众多的良港;岸线漫长,受海洋的影响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注重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师注意总结)
【展示】日本主要城市和地理事物示意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和最大的内海及最高峰富士山。并在相应的图册中填出。
【展示】日本的城市景观和富士山风景。
讲解日本的国花樱花。
【提问】大家在欣赏日本风景的同时有没有想到,为什么富士山的形状是圆锥形?
【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及日本的位置
【讲解】由于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这个国家境内火山众多,地震频繁。富士山实际上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火山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展示】富士山航拍图,关东大地震和坂神大地震照片 讲解灾害。(19××年9月关东大地震,震级8.2级,死亡人数15万。)
【转承】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日本的基本概况,对日本的地形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气候特征以及它带来的影响。
【展示】东亚气候类型图。
【提问】日本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
日本大部分地区在45°N~30°N,属于温带地区。同中国东部相同的是,由于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日本呈现了典型的季风气候类型。
【展示】东京、北京气候对比表
【提问】同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气候有什么自己的特点?这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讲解】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它的太平洋沿岸夏秋多台风。
【提问】日本的河流有什么特点?(注意引导学生把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联系起来思考)
(日本的降水比教丰富,加之国家狭小,山区大,使得它的河流短小但水流湍急,故水能资源丰富)
【提问】回过头来回忆一下展示,日本的风景非常优美,这中间什么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丰富)
【展示】日本的林地分布图
【讲述】日本国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名列世界前茅,赢得了绿色王国的美誉。日本20几种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林优异者。法律规定,凡在国家规定的防护林内盗伐林木者,要处以5年以下的徒刑或2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种上了花草树木。不论何处,很难看到攀折花木的坏现象。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转承】日本的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比较丰富,但对它相当不利的是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很多矿产需要进口,这对它的经济起到了制约作用。
【总结】展示本课时的知识联系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日本
一、自然特征:
1.东亚岛国,地狭人稠,港湾众多
2.平原狭小,山区广大,多火山、地震
3.季风气候,海洋性强,森林茂密,水能丰富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1.假设自己是一个日本人,想白手起家,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
2.联系日本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的规律,阐述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中国经济?
以上为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3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日本教学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 特点。
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图中的服装是哪个国家的特色?(日本。因为他们穿的.是和服,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海岸线曲折的岛国
引导读图:
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 属于世界十三大区中的哪一区?(东亚) 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3.纬度位置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
分析:读图9.1“日本的地形”
让学生讨论:
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
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 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小结: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4000个小岛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共计37.7万平方千米,其中四大岛面积就占95.4%,尤以本州岛为最大,地位也最突出。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大岛的名称。板书: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教师小结:地表崎岖,山脉纵横是日本地形的基本特征。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日本人民奉为“圣岳”。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 海一带,其中最大的关东平原只有1.68万平方千米。(闪现关东平原,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出关东平原)
日本平原面积虽小,但对经济生活有着特别重大 的意义:这里是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提问 : 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富士山附近有个符号“ ”,该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富士山为火山。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山顶常有积雪,附近有瀑布、温泉和湖泊,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但它也是一座能给人带来灾难的活火山,日本火山众多,火山爆发常伴有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二、多火山、地震
提问: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在哪儿?
日本的地理位置跟世界大的火山、地震带有何关系?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
请结合板块运动学说分析
教师小结:
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 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补充资料:日本的火山和地震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近80座,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 。
日本火山分布以富士山为中心,向各方延伸有8个火山带。其中九州岛的阿苏火山是世界上火山口最大的火山,火山口东西宽18千米,南北长24千米,方圆80千米,火山口内又有10多个火山锥。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麓分布着大小5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18次。17xx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在仍有喷气现象。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分组活动: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能为人类造福吗?( 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
通过这一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思考: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这种建筑在防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交流:防御地震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收集到的防灾方法有哪些呢?让大家一起来交流吧!
以上为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4
》,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强调生字“希”字的书写)二、郎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课文,边读边想小男孩的希望是什么,边读边勾画出来。(生读、勾画。抽生回答)
二读课文,想一想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希望?小组讨论解决。(因为烟囱里喷出的气体污染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我希望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
三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些希望中,你最喜欢哪个希望?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个希望呢?
(提示:闻到难闻的气味是你的心情怎样——不舒服,当你闻到芬芳是的心情又怎样——高兴、轻松)
(前部分语气沉重,后部分语气轻松、欢快)按刚才的理解来读读别的小节。(抽生读,齐读)
三、 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文中的小男孩有很多的希望,那小朋友你们的希望是什么呢?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生自由说,师可做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师:愿意把你的希望说给大家听听吗?
(
以上为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5
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五) 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六) 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板书设计:
16.
以上为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6
导语:老师们知道如何准备好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简析:
《正数和负数》是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74、75页的内容,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四年级初步认识正、负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可以互相抵消,计算简单的正负数相隔部分,探索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思想:本课时“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介于四年级教材中的初步认识和七年级教材中的系统认识之间,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捕捉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师生双方互动作用的历程中引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3、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正、负数的含义,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教学难点:
1、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2、计算简单的正、负数相隔部分,探索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能说明正、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关系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显示气温计,找到0℃
师述:0℃是水形态的分界线。在0℃时,水是冰水混合物。0℃以上水是液态,0℃以下水是固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冰。那么,0℃以上的温度应该怎样读?0℃以下的温度应该怎样读?
(1)学生齐谈
(2)师问:零上的温度和零下的温度表示的是具有什么意义关系的量?生回答。
(3)师问:我们把零上的温度归为什么数?零下的温度归为什么数?
生回答,师板书
2、课件显示一组数据
-2 4 -7.08 +23 - 0 +1.5
(1)读出上面的数据
(2)分类:
A:4 、+23、+1.5(正数)
B:0
C:-2、-7.08、- (负数)
(3)强调:正号可以省略,但负号必须写上。
3、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正、负数
二、探究新知
1、举例说明正数和负数的相反意义
(1)师示范:妈妈今天收到200元,记作+200元,她今天支出200元,又该怎么记作呢?(-200元)
(2)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的相反意义。最后由记分规则引入教材。
2、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A、课件显示例题1
(1)明确记分规则
(2)指导学生观察成绩表,解决问题
问题一:三局比赛后六(1)班的得分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六(2)班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问题二:如课六 (1)班要赢六(2)班,至少还需胜多少局?说明理由。
(3)尝试应用
教材第74页 “试一试”第(1)题
(1)导入
(2)理解表中数据的意义
(3)解决问题,并说明理由
问题一: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最后小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问题二:先由学生说明自己的\'解题策略,方法可多样。
3、计算简单的正负数相隔部分。
(1)观察太空游戏时间表
提问:在这个数轴时间表上O点是什么时刻?
-3表示什么意思?太空人什么时候穿上太空衣?什么时候修正航线?什么时候做太空实验?
(2)说一说太空人的活动安排(同桌交流)
(3)太空人两餐之间相隔多长时间?
指名回答,交流解题策略。
(4)计算小明、小华相距多少米?
西 小华 小明 东
(单位:米)
-200 -100 0 +100 +200
相距?米
(5)讨论:在一些情况下,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但求小明、小华相距多少米,能抵消吗?为什么?
(6)结论:在表示数量的多少,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但求正、负数相隔的部分却不能抵消。
三、检测大过关
1、放映课件
(1)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2)填空
A、湖底( )于水平面120m,说明湖有( )米深
B、山峰( )于水平面1600m,说明山有( )米高。
C、湖底与山顶相距( )米。
2、完成“练——练”第1题
(1)理解题意,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2)小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1)理解题意,师提问:怎样求温差?
(2)求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讨论:用题目中介绍的方法你会算吗?我们该怎么算呢?
交流:北京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的部分在气温计上分了几部分?这两部分啥在一起,就是北京的温度?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灵动的心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中才能诞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力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巧妙地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着探索与应用的快乐,因此,我以认读气温计的温度为切入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全体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有目标,有层次地创设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循序渐进地让每位学生有自由发现,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不断演译精彩。
以上为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7
导语:采松果教学课件应该如何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吗?
生:好。
师:“样子像耗子,尾巴当被子,爬在树枝上,忙着采松果。”
生:松鼠。
师出示松鼠图片:你们知道松鼠喜欢吃什么吗?
生:松果。
师:今天松鼠妈妈带领小松鼠一起去采松果,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并板书课题“采松果”)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
生2: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采完了松果,松鼠妈妈想考一考小松鼠,要给它提一些数学问题,松鼠妈妈会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生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4: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帮小松鼠解答吗!
生:能。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数学问题:“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解决呢?
生:25+4=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思考一下25加4等于多少,同学们借助小棒或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怎样拨的。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
学生汇报: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离开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会口算吗?学生回答,集体评议。
师小结:教师一边演示摆小棒的过程一边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口算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同样请各小组用小棒和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汇报: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从个位上取掉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1个珠子,就是21。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从5根里取掉4根,就剩下21根。
师: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离开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会口算吗?(学生回答,集体评议。)
师一边演示摆小棒过程一边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口算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要个位减个位,不要减到十位上。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剩余的两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自己解决吧。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师:瞧!那发生什么事了?小企鹅想坐火车出去玩,可是找不到自己的车厢了,你能帮他们找到正确的车厢吗?(出示情境图)
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车厢呢?
(学生读图,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
2、师:淘气看见大家这么聪明,也想考考大家。(出示第1题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生:19-9=10(颗)。
3、瞧!大恐龙和小恐龙在讨论什么问题?(出示第2题情境图)。
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生:25-2=23(米)。
4、想一想、填一填。
(出示第4题情境图)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指名回答。
师:仔细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举例)
5、小猴看见同学们这么聪明,也想请你们帮它摘树上的桃子,你们愿意吗?
(出示小猴摘桃情境图)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
以上为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全文内容,如《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地理日本教学课件ppt》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