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教学课件 >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12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1

》-------劳动的开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艰难的谋生道路的事。

  (三)细读课文,理请课文思路,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1-----8)起因

  第二段(9----28)经过---à本文重点

  第三段(29---30)结果

  (四)再读课文,概括各段段意

  1学习第一段,默读课文

  思考:这一段讲了哪三个意思?

  (1)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2)写了煤窑工人劳动的艰苦,工人像狗一样爬进爬出。

  (3)我打算去挑煤,和小赵约好准备半夜出发。

  概括段意:我要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定去挑煤。

  2学习第二段,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层。

  1)我约小赵半夜动身去挑煤,天没亮就到了挑煤的地方。

  2)天亮以后,我挑着煤艰难地赶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

  3)午后我继续挑煤赶路,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4)太阳落山了,我挑着空筐回到家。

  概括段意:我第一次去挑煤,走到半道撒了煤,挑着空筐回了家。

  3学习第3段,读课文

  概括段意:第二天,我历尽艰难,终于把煤挑到车站,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五)通读全文,完成阅读思考第3题

  1先通读这三段话

  2选择哪一段概括了课文的重要内容,并说名理由。

  ~第1种~:串连了三段的段意,没有分清主次。所以不合适。

  ~第2种~:虽然简单抓了主要的,但内容不明确,也不合适。

  ~第3种~:既抓住了主要内容,而且概括的简练,所以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课后练习

  1比较下面每组,再分组组词。

  端()胁()侮()欺()

  瑞()协()悔()期()

  棉()误()赌()栽()

  绵()娱()堵()裁()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不声不响:

  匆匆忙忙:

  3摘录课文中描写挑煤艰苦的词语

  4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5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1~先分层(前面已分过)

  ~2~按照分好的四层意思复述课文

  ~3~复述要求:要抓住主要内容,有条理、语句要通顺、用自己的口气讲。

  (七)板书设计: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2

垃圾堆里的不是垃圾,而是朵朵盛开的鲜花。……)

  师:我有这么多美好的希望,大家在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可自己读、可读给同桌的听、也可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师:大家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那老师也读一节,好吗?你们可要认真当好小评委哟。看看老师读的哪些你可借鉴的,哪些需要你们提醒的?

  (师读后让生评)

  师:孩子们说的真不错,那咱们来比赛一下好吗?

  (男女赛读、小组赛读)

  四、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五、思维拓展,总结提高

  孩子们,每一个地球人都有着同样的希望,希望有蓝天、白云、碧海为伴,希望在美丽的郊外、田野中嬉戏、留连,希望春天绿草茵茵,花团锦簇,希望冬天漫天洁白的雪花长空飞舞,把我们带入童话的世界,希望我们的好朋友——小动物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们把无数个希望都寄托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里,希望能够把美丽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小朋友们,让我们也把希望做成一首首小诗,汇成一句句动人的语言,把我们对地球母亲的愿望告诉我们今天每一位到场的客人好吗?(同座说,个人汇报),齐读课文

  同学们说得很好,让我们把希望带入到课文中去,再次读一读课文,把我们保护环境的愿望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4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答)

  二、学习课文。

  1、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

  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2、关于“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有感情地读读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生评,师注意引导学生谈感受:这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畏。(自读、竞读、齐读)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师: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高加索山,到现在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独自被锁在这里,既不能动,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还每天剖开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脏,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结合你的理解,再读读6、7、8自然段。

  忍受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也没有屈服,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善良的神,当他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

  (5)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

  3、对别的神,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拿了一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普罗米修斯。

  宙斯作文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违抗,他就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

  火神: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他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软弱,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感。

  4、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我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大概是他为正义而战,不屈服权势的原因吧。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

  三、充实所概括的主要内容。

  (出示上节课概括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能更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节课所概括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怎样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生试着添加,师作引导)

  添加后的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宙斯发现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四、课外拓展。

  1、在我们的课文中,除了普罗米修斯,还有一位正义之神——赫拉克勒斯,他也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呢!有同学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如生收集到了可由生介绍,师注意提醒学生讲故事的技巧)

  2、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众神,激发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兴趣)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练声:

  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以及各个腔体产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强弱的控制及协调各声部音量的能力。

  2、教学曲目安排:

  (1)、3周-5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6周-7周《小乐手》

  (3、)8周-10周《买菜》

  (4)、11周-12周《火车开了》

  (5)、13周-14周《我快乐》

  (6)、15周《学做解放军》

  (7)、16周-17周《螃蟹歌》

  (8)、18周《蝴蝶》

  3、兴趣训练

  根据学生表现不同定期给予参加演出比赛机会。

  [教学对象]小学初级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拓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小学生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幼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

  三、[教学教案]第3-5周

  题目: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课型: 实际型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声音状态的建立能起到复习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气息的支撑练习。

  教学重点:

  1、加强和巩固气息的支撑

  2、进一步稳定喉头。

  教学难点:

  1、对声音状态的重新建立。

  2、将正确的歌唱状态运用到歌曲作品当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训练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 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 1 — ||

  Du ———————————————

  2.. 哼鸣练习:5 4 3 2 | | — || 1 3 5 3 | 1 — ||

  m 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

  3,连音练习: 5 3 1 5 3 1 | 1 — ||

  ie-- - ma-- -

  ie--- ma---

  方法与要求:

  1、要求口腔和鼻腔同时吸气。

  2、哼鸣时先由闭口唱再过渡到开口唱。

  3、打开口腔根部,唱“ma”时,要求口型尽量打开。

  4、注意呼吸和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曲都是一口气唱完,中途不能换气。

  二. 歌曲部分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新歌教唱 先让学生跟钢琴视唱3—5遍,再将难点提出着重练唱:

  2.艺术演唱要求:

  1、首先要求学生要投入到歌曲的情景当中,歌唱者就是歌中的主人公。

  2、语气要亲切而自然,吐字要清晰。

  3、声音要流畅、灵活、轻巧,要有年轻姑娘那种纯净、甜润的.音色。

  三. 表演动作:

  1、小小蜡笔穿花衣,(单指向前,眼看向8、1、2点看)

  2、红黄蓝绿多美丽。(右手从里向外打开)

  3、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做一个大拇指动作)

  4、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用右手指向天空,唱到飞字的时候由指变兰花掌打开。)

  5、画小草,长在春天里。(右手为兰花掌抚摸表示草在地上成长,随后扬起,表示长在春天。)

  6、你画太阳我画国旗(右手指前表示你画的是太阳,右手收回在胸前表示自己)

  7、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头向左右点,表示对祖国的热爱。)

  8、过门前奏(以四拍为一个登勾脚的动作,左右一个,再做小鸟式转身)

  9、第二段和第一段动作相同。

  第6-7周 题目: 声音训练与歌曲演唱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体会课文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突破方法:找出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突破方法:从描写母鸡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法与学法]

  师:引导教学法

  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今天我们学的是哪一篇课文?(没举手的后悔了吧!)齐读课题。这篇课文谁写的?(你举手真快!)(老舍)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还有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快打开67页看看吧。

  二、学习课文

  (一)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

  1、请同学们不发出声音,快速浏览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找出两句表示老舍对母鸡情感态度的话来。

  一向讨厌

  学生汇报,板书      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这两句话?同学们齐读一次。

  不敢再讨厌

  请你们根据老舍先生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快速地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2、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要分到第二大段,有什么理由?这一段是两种不同情感的过渡,叫过渡段,起着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所以分在第二大段。

  3、第一句话中的“一向”是什么意思?(一直、一直以来)

  “一向”说明作者讨厌母鸡的时间长,读时要重读。

  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话。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先请大家默读1-2自然段,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

  没结没完

  2、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板书 如怨如诉

  发了狂

  3、老舍先生观察母鸡十分细致,写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都是为了说明什么?(我一向讨厌母鸡),作者听到母鸡没结没完的叫声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如怨如诉的.叫声十分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发了狂的叫声再也受不了啦。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分三种叫声层层递进指导朗读(厌烦、再厌烦点、十分厌烦)。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是一次次加深,所以说“我”一向讨厌母鸡。

  (三)学习第二部分

  1、为什么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

  课文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是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大家自由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为什么说母亲是伟大的,作者为什么称母鸡为母亲呢?为什么说母亲就是英雄?……)贴出中心段。

  2、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前面4-7自然段中的一些感人的具体事例。

  (1)我们先学第四自然段,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悄悄拿起笔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思考你划的词或句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同桌互相说一说。(板书:负责、勇敢)

  (2)“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会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戒吗?可母鸡却立刻警戒起来,这说明了什么?

  “立刻警戒”用拟人的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得活灵活现。它是怎么警戒起来的?

  教师适时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我们就试着通过母鸡警戒的动作读出它的认真负责来)。谁愿意来试试?

  (3)小结学法:读 划 思 说 读

  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怎么学习第四自然段?首先,老师请大家(读),在读的同时,老师还要求大家(划),接着(思考)你划出的句子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再跟同桌(说),最后再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4)请同学们就按照这种学习该当,从5、6、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开始自学。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①品读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朗读提示:吃了食的小鸡雏身体有什么变化?看到小鸡圆圆的肚子,母鸡欣慰地笑了,可是它自己的身体却怎么样了?(消廋)它为什么会消廋许多呢?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板书:慈爱)

  是呀,母鸡的心里只装着小鸡雏们,为了小鸡雏的健康成长,它自己却消廋了许多。这一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读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读小鸡雏的变化,心情(高兴),读母鸡的变化,要带着心疼和敬佩的语气去读。指名读,齐读。

  ②读一读,比一比

  它若伏在地上,有的鸡雏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是有了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母鸡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它什么情况下一声不哼,什么情况下放声啼叫?小鸡啄,母鸡会疼吗?母鸡为什么会一声也不哼?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慈爱)夜间有了一点动静,他为什么放声啼叫,而且那么尖锐,那么凄惨?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负责、勇敢、辛苦)

  作者用对比的写法写了母鸡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它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男女生比赛读。

  3、学完了母鸡带养小鸡雏的一些感人事例,你知道母鸡为什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呢?你知道母亲为什么是英雄吗?

  是的,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英雄。(齐读)跟老师读: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让我们带着对这只母鸡的无比尊重与赞美再读这几句话。(齐读)

  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证明它当之无愧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英雄。(板书:母亲)难怪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个时候,作者对母鸡只是不再讨厌吗?作者对母鸡还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喜欢上了母鸡,而且无比地尊重这只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亲),让我们带着无比尊重的敬意齐读课文第二大段。

  三、拓展延伸

  1、学了《母鸡》一课,你想到了谁?(学生说)你想到了妈妈关心你的哪一件事

  2、小鸡雏们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回家说给妈妈听吧!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8

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

  以上为军需处长教学设计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全文内容,如《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军需处长教学设计》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军需处长教学设计》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