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教学课件 >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时间:2023-05-15

  对于新教师,采用课件制作之前,最好应有传统教学方式的训练,通过一到二遍的传统教学方式讲授,真正理解“讲课”与“念书本”的区别,学会一定的讲课技巧。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1

  倍数和因数"的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今天在教学前,我让学生学说话,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和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能力。于是我利用课前谈话让学生在找找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课中迁移到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倍数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一步的认识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2)改动呈现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方式。我改变了例题,用杯子翻动的次数与杯口朝上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列出乘法算式,初步感知倍数关系的存在,从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为下面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沟通了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也让学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虽然学生不能有序地找出来,但是基本能全部找到,再此基础上让体会有序找一个数因数的办法学生容易接受,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觉得能起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效果。

  (4)设计有趣游戏活动,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譬如“找朋友”游戏,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手里拿了5、17、38几张数字卡片,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哪些数的倍数,是哪些数的因数,,如果学生的学号数是老师出示卡片的倍数或因数就可以站起来。最后问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站起来。出示地卡片应该是几,找的朋友应该是倍数还是因数?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

  以上为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 21和28 30和18 8和9 11和33 12和42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道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择一种边长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学生。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方砖来铺地呢?

  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选边长是1 dm、2 dm、4 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5题。

  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6题。

  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

  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

  此题检查学生当两数是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一般关系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参考答案:

  5.长方形的边长是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cm,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cm。

  6.每排人数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人。

  男生:48÷12=4(排) 女生:36÷12=3(排)

  9.(1)A (2)C (3)C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7、8、10题。


  以上为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

  2. 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学生自主完成

  (1)4的倍数有哪些?6的倍数有哪些?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   )最大的倍数。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倍数的知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观察4的倍数及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2、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4和6公有的倍数及公有的最小倍数。

  3、揭示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4、质疑: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二)教学例2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帮老师找找6和8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

  1、课件出示例2

  (1)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互相启发,全班交流。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 和8 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例举法)

  6 的倍数:6 ,12 , 18 ,24 ,30,36,42,48 ……

  8 的倍数:8 ,16,24,32,40,48 ……

  方法二:先写出8 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 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筛选法)

  8的倍数:8 , 16 , 24 , 32 , 40 ,48 ……

  方法三:先写出6 的倍数,再看6 的倍数中哪些是8 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筛选法)

  ……

  (3)引导观察: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即时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6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反馈时,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9 3和8 15和30 6和9

  4和5 1和7 4和10

  2、解决问题

  (1)有一袋糖果,不论分6人,还是分5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2)有一袋糖果,不论分6人,还是分5人,都多一块,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3)早晨,刘翰和李瑶参加课间活动。

  “咱们可以分成 4 人一组,

  也可以分成 6 人一组,都正好分完。”

  如果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 40 人以内,可能是多少人?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打开课本第68-69页。

  2、知识延伸

  师: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同学们自学第69页的“你知道吗?”,把学到方法放到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五、板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 20,24, 28, 32, 36, 40……

  6的倍数有:6,12,18, 24, 30, 36, 42……

  4和6的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共有倍数是 12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以上为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 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 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4、小声跟跟琴唱,老师带

  6、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7、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复记号。

  8、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们记住了吗?

  以上为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5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读雷雨教学课件,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以上为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6

  一、说教材

  《生命的药方》讲述了十岁的德诺因输血不幸感染了爱滋病,艾迪为他熬草药、找医生、塞球鞋、玩游戏,始终对德诺不离不弃。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才给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愈,而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只有靠生命与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才能治愈,或许根本就无法治愈。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说意图

  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和同学们分享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呢?我想走的主要还是情感路线,实施板块教学,让学生感悟、品读,激发情感共鸣,深入体会“生命的药方”的含义。同时,力争在强调人文的同时落实语文工具性。

  三、说设计

  (一)初识不幸

  简介***(认识到***的严重性,初步感知到艾迪的不幸)

  整体感知(文本挺长的,设计比较开放的填空,提供给四年级学生思路,降低难度,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把握;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则是想学以致用,因为十二课接触到了小标题)。

  (二)感知孤独(因为孤独,更显友情的可贵,这是情感表达、情感宣泄的基础。)

  ▲艾迪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矛盾冲突,以求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但只作朗读的初步训练,则考虑到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如果此时进行理解,那也比较空洞,是浮于表面的。)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四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

  ▲这天夜里,德诺冷得值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没有身临其境,设计想象策略,通过现实与往昔的对比,感受德诺内心的孤独)

  (三)理解友情

  随机交流

  ▲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诺的身体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德诺又回到家乡。

  ▲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说:“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双球鞋。

  ▲他们有时还会合伙玩装死游戏吓医院的护士,看见护士们上当的样子,两个人都会忍不住地大笑。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多人交流,以体现学生的多元感知;在交流过程中有取舍地进行研读,是本文学习的需要;教师语言的融合,则是为了加强情感熏陶;)

  ▲“不,艾迪,你找到了。”“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请学生谈感受应该是水到渠成,经历了友情体验的过程,才能明白德诺在孤独中,在恐惧中平静地死去是那样的和谐;同时,也领会了课题的含义,“生命的药方”在不经意间已显现在大家的眼前。)

  (四)倾诉心声

  (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表现,语言和情感得到了有机的整和。)

  四、说反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教师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缘故,因为教师自身风格的关系,在引领学生感受孤独,体验友情策略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在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还落实得不到位;特别是选学课文该如何定位上思考得很少,于是非常肤浅……愿聆听批评和指教,求不断改善和提高。

  以上为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选择ppt板式,会在ppt中插入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等基本方法。

  2.会保存ppt文件。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人交流合作,让学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审美能力。

  2.在制作制作与完善幻灯片作品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整合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与文本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powerpoint插入及处理图片文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及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示主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特殊的礼物,那就是老师亲自制作的一段短片,同学们想不想看?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视频)。看完这个短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个成语、一句诗词或一句话来表达。(学生争着举手回答对春天的感受、描述春天的语句)

  引出主题: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春天,想不想把美丽的春天留住呢?(想)今天老师就来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那就是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方式来留住春天,展示春天的美。同学们说好不好?(好)出示课题---制作幻灯片。

  二、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启动PowerPoint,建立一个空演示文稿,选择空白版式。(学生上机操作)

  (一)捕捉美景,插入图片

  出示任务一:在空白幻灯片中插入你喜欢的\'春天的图片,并进行大小、位置的调整。

  1.选择图片,尝试插入: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学生尝试操作)哪位同学能为大家演示一下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学生边讲解边演示。师不断质疑,插入的图片如果太大怎么办?怎么来调整?位置不合适怎么来改变位置呢?如果图片不想要了怎么删除图片等,让学生上机操作并探究讨论。随时请探究出来的同学上机演示。

  2.学生动手操作:下面就请同学将你喜爱的图片插入到幻灯片中,并加以处理。教师巡视、指导,并注意发现好的作品。作品完成后,先自我评价,小组内评价,最后教师点评部分作品。

  (二)触景生情,看图写话

  同学们已经将自己喜爱的图片插入到幻灯片来了,对着这样美的图片,同学们肯定会在旁边写上几句,让它图文并茂吧!

  出示任务二:请你根据所插的图片在幻灯片中合适的位置插入恰当的文字。

  1.组织学生分小组上机探讨,看哪一小组最先得出结果(学生上机探究),请学生上台演示插入文本框。师质疑:怎样将文本框内的文本进行一些适当的修饰?怎么移动文本?怎么删除文本框?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

  2.学生上机实践。下面赶紧为自己的图片插入文字吧。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好的作品。

  最后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展示学生作品。

  (三)美化细节,完善作品

  出示任务三: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所学来美化完善自己的作品,展示春天的美。(引导学生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如内容是否丰富,颜色搭配是否恰当、布局是否合理等。)

  1.组织学生上机操作,美化完善作品,教师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三、总结概括,引导学习

  1.组织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遇到的困惑。

  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如没有声音,作品还需进一步丰富、美化等。

  四、大胆想象,拓展创作

  刚才我们用幻灯片展示了春天的美,一年四季大家只喜爱春天吗?(不,还喜欢秋天,冬天等)大家想不想把你最喜爱的季节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其他同学呀?(想)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利用课余的时间制作一张幻灯片将你最喜爱的季节的美展示出来。可以小组内合作,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一组的作品最优秀。

  以上为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全文内容,如《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因数与倍数教学课件》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