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教学课件 >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时间:2023-05-23

  当今的社会为“信息化的社会”,通常我们会接触到写珍珠泉课件ppt课件文案写作需求,对于《珍珠泉课件ppt课件》格式不熟悉、无从下笔、写作不得要领、文案方向易跑偏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珍珠泉课件ppt课件》是怎么写的吧。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1

  一、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

  2.能力目标

  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觉察自己面对学习压力的各种反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望;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认识到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反应是正常的;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地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考前紧张与考试焦虑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思想认识中的误区和盲点进行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本课的知识性内容并不多,关键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理想、考试、终身学习等方面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事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调查学生有关理想的想法,并进行归类,以作为上课的“引子”。

  调查学生在压力面前的反应。可把此项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由学生组成小组,在较大范围内调查一般同学在遇到压力面前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这里的压力范围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面,总结大家在遇到压力面前有哪些共同反应,并尝试分析出现这些反应的原因,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入。

  调查不同的人对考试的看法。不同身份的人对考试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要求学生采访同学、老师、家人各两到三位,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了解家人对“我”的考试期望。课前将此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位学生调查父母、亲友对自己中考所寄予的期望是什么,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分数,也可以是某类学校等,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五、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标的具体要求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2)学生面临的问题

  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地陷入考试焦虑;缺乏选择的策略和勇气;缺乏学习积极性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框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一)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绘制自己的理想树:

  过程:

  1)让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理想。

  2)请学生谈谈自己现在的理想。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理想接龙”,每个人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理想并相互交流。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理想树。教师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棵树,留下足够的空间填写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方面的目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提醒学生保留这棵理想树,在本框最后一个活动中将会继续使用。

  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确立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

  2、“小张报考研究生”

  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小张的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在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目的是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理想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3、“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过程:

  1)呈现三个情境。

  2)分小组探讨后面的问题,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

  3)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艰辛的努力。

  4、“从老师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过程:

  1)呈现故事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对后面问题的认识。

  3)教师进行总结: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确现在做的事情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为着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既要尽可能长远,又要尽可能具体。

  5、“杨振宁的故事”

  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

  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而要掌握一定策略,特别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具体理想动态的、发展的。把理想变成现实,不仅需要长远规划,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推动理想的实现。

  6、“给理想树添枝加叶”

  过程:

  1)课前通知学生将前面画的理想树带来,并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绿色、黄色和红色彩纸。

  2)告诉学生绿色代表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黄色代表自己正在努力充实的能力;红色代表自己目前缺乏,还需要培养或学习的能力。将彩色纸剪成树叶的形状,提醒学生用树叶的大小来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

  3)将树叶贴在理想树相应的位置上,并思考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打算。

  4)在全班进行交流,请一些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理想树,教师予以鼓励,并提醒学生保留自己的理想树,让自己和这棵树一起共同成长。

  5)办一期壁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树展示出来。

  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做基础。通过这个“理想树”的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反省自己实现理想拥有能力的状况,鼓励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朝着理想一步一步迈进。

  (三)教学反思:略

  第二框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一)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在压力面前的反应”

  活动过程:

  1)请学生回忆,在什么情形下感觉到压力的存在?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面临压力心里有什么感觉?身体有什么反应?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3)教师进行总结: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因此而产生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反应,是很多同学都会遇到的。面对压力要积极应对,不必担心,更不必害怕。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因学习压力而产生一些心理、生理的反应,也是很正常的,要正确面对,积极应对。

  2、“面对考试的不同反应”

  活动过程:

  1)将三个情境呈现给学生。

  2)讨论后面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目的是是学生认识到,面对考试,态度不同对考试和考试成绩的影响不同,适当的压力非但无害反而有利。理解要使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进步,一定的压力是不可缺少的。

  3、“对压力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以往的生活中,是否有过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

  2)进一步探讨有关“压力”的说法,帮助学生认识适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有积极的一面。

  3)全班共同讨论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有时候,压力反而会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鼓励学生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4、“考试焦虑来自哪里”

  活动过程:

  1)呈现小清的故事

  2)探讨后面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找到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讨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5、“考试观念大家淡”

  活动过程:

  1)将调查任务课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调查几位学生、老师、家长,请他们谈一谈对考试的看法。

  2)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将大家对考试的看法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学生形成积极的考试观念。

  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考试的看法,了解其他人对考试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考试观念。

  6、“现实水平和家人的期望”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上的四个问题。

  2)重点探讨如果家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超过了自己的现实水平该如何正确处理。

  目的是帮助学生科学平评估自己的现实水平,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不因家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而产生老师焦虑感。

  7、“增强自身实力”

  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供的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

  2)分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些小组提供的增强实力的方法更多,更有效。

  3)提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增强自身实力的具体方法。

  以上为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2

  问题1:观察思考问题3,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通过充分讨论,类比等式性质得出不等式的性质.

  观察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通过(1)题学生容易得出不等式性质1:

  不等式基本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比较(2)、(3)题,注意观察不等号方向,并思考不等号方向的改变与什么有关?由学生概括总结,教师补充完善得出: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图形演示

  通过PPT用图形演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拓展及应用

  提问:不等式有对称性吗?

  不等式有传递性吗?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不等式有对称性,但要注意其不等号方向的变化;不等式也有传递性,但要注意的是同向传递性。】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1、(1) a - 3____b - 3;

  (2) a÷3____b÷3

  (3) 0.1a____0.1b;

  (4) -4a____-4b

  (5) 2a+3____2b+3;

  (6) (2+1) a ____ (2+1)b (为常数)

  【本题目采用提问的方式,因为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可以迅速得到结论。要让提问者说清楚答案,并说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几来进行判定的。】

  2、判断下列各题的推导是否正确?为什么

  (1)因为7.5>5.7,所以-7.5<-5.7;

  (2)因为a+8>4,所以a>-4;

  (3)因为4a>4b,所以a>b;

  (4)因为-1>-2,所以-a-1>-a-2;

  (5)因为3>2,所以3a>2a.

  【学生口答,并说明为什么。本题重点是第5小题,要引导学生总结出a的取值会影响到答案。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2)

  当 a=0时,3a=2a.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3) 】

  3、独立完成习题

  学生自己完成以下题目,之后进行集体讲解。

  (1)如果x-5>-1,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x>4

  (2)如果-2x>3,那么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X=______

  四、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

  五、作业、

  习题2.2

  以上为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3

  《列子》二则

  备课时间 .6.14 执教时间 .6.15~16教案总序号:63、64

  教学目标 :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正音。

  二、解释重点字词

  三、个别学生朗读、翻译,边明确。

  四、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讨论: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2、讨论: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3、讨论: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第二课时

  一、全班齐读,正音。

  二、解释重点词语

  三、串讲课文。

  四讨论:

  如何理解“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你难道会不觉得奇怪吗?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所以,《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后记:寓言深刻的寓意要讲明,讲通,让学生理解。

  以上为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板书设计】(略)

  以上为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5

  在小学生需要学关于水果的英文时应该如何设置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小学英语水果教学课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预设目标:

  1、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单词“watermelon”,并在适当的场合熟练运用。

  2、要求幼儿能够听懂老师的指示语,并按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

  3、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在自然的语境中用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4、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英语游戏活动。

  5、让幼儿在情境活动中,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单词卡片、电脑幻灯片、实物(水果——香蕉、苹果、梨、橘子;文具——钢笔、铅笔、格尺、文具盒、书、橡皮)、挂图(西瓜)。

  活动重点:

  掌握并熟练运用单词“watermelon”。

  活动流程:

  1、Greeting.(师生用英语相互问候.)

  2、Call their English names.(点幼儿的英文名字与他们逐一问候、自由对话,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3、Count numbers from zero to thirty.(用英文数数,从零数到三十)

  4、Review.(复习)

  (1)复习句型“What’s this ?”及答语。(包括有关学习用品的单词:pen 、pencil、book、ruler、bag、eraser。)

  (2)提问(教师出示已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进行提问)

  T: What’s this ? S: It’s a book.

  T: What’s this ? S: It’s a pen.

  T: What’s this ? S: It’s a ruler.

  5、New knowledge.(新知)

  (1)唱生日歌,出示生日蛋糕幻灯片。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们送来了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 ? (Happy Birthday song)

  (2)出示幻灯片(请幼儿说出单词)monkey、tiger、elephant、bear、dog等。那看看朋友们送来了哪些礼物吧?出示实物(请幼儿说出单词)apple、pear、banana、orange。(follow the teacher to read these words)

  (3)观看挂图,出示“watermelon”的图片。听教师发音,幼儿模仿跟读,通过各种小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eating watermelon)

  (4)出示“watermelon”的卡片,分组跟读。幼儿边说边数出共有多少“watermelon”,A、B两组,表现好的组就可得到“watermelon”。(stick the cards to the blackboard)

  (5)英文小律动。

  (6)出示卡片,巩固操练句型What color is it?及答语。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yellow.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ack.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purple.

  6、表演英文儿歌。(Bingo)

  活动延伸:与家人品尝水果时能够说出它的英文名字。

  以上为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6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看能想出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全班交流解答方法:

  生1:先算出每小时汽车行驶的千米数,再算5小时汽车行驶的千米数。列成算式是:14025。

  生2:先算出5小时是2小时的多少倍,再把140千米扩大相同的倍数。列式是:140(52)

  如果学生想出用比例解的方法,教师可以直接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解?让学生说出解题的理由后再归纳其方法;如果学生没想到用比例解,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教师:除了以上的解题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研究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比例知识思考,题中有用种量?是哪几种量?这几种量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题中的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的板书:因为速度一定,所以路和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X千米。

  140:2 = X:5(依据:速度一定)

  注意:① 灵活选择解法。

  ② 比例解时要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

  ③ 解完后注意检验。

  3、想一想:如果把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已知公路长35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该怎样解答?

  4、教学例2:跟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教学,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重在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5、比较例1和例2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如果把例2改为: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⑴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钱?(用比例知识解答)

  ⑵2.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

  2、对比练习:

  ① 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张18平方米要用618块砖。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

  ② 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必用面积是4平方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1~4题。

  板书设计

  

  以上为珍珠泉课件ppt课件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珍珠泉课件ppt课件》全文内容,如《珍珠泉课件ppt课件》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珍珠泉课件ppt课件》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珍珠泉课件ppt课件》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