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语文习题 >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时间:2023-05-04

  学习语文,是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过程,读读、思思、写写多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1

  《爬山虎的脚》

  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g kū wěi yè bǐng qiáo jiàn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站( ) 嫩( ) 瞧( )

  贴( ) 漱( ) 焦(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坚固,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 )

  2.舒适。( )

  3.极其认真、仔细地看。(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1.从文中抄写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一句含有颜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学校有______,“我”家也有______。作者介绍爬山虎的叶子是抓住叶子变化的特点来讲的。从形状看,叶子由____到____;从颜色看,是由____到______。

  六、重点段落品析。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爬山虎的脚像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说说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七、请你观察身边的植物,说说它们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操场 枯萎 叶柄 瞧见

  二、站着 粘贴 嫩绿 洗漱 瞧见 焦急

  三、牢固 舒服 观察

  四、1.嫩绿嫩红灰色 2.红色的玫瑰花香味四溢。

  五、爬山虎;爬山虎;小;大;嫩红;嫩绿

  六、

  1.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七、略

  以上为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2

  《海上日出》

  一、读拼音写汉字。

  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tì( )黑云xiānɡ( )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zǐ( )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jǐn( )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二、多音字组词。

  冲chōnɡ( ) 重chónɡ( )

  chònɡ( )  zhònɡ( )

  荷hè( )  转zhuǎn( )

  hé( )  zhuàn( )

  三、按要求写句子,再写出原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句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句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日出前,天空还是(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  ),红霞的范围(  )。

  日出时,天空中出现了(  ),接着(  ),到了最后(  )。

  五、重点段落品析。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 ),慢慢地( ),到了最后,它终于( )云霞,完全( )海面,颜色(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按( )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 )变化,还抓住太阳( )和( )的变化来写。

  3.作者采用( )的写法,表现出日出时的( )美。

  4.想象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日出

  看日出需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__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__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 慢——( )

  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

  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跳 照)

  (2)本自然段共有_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________。第七句的意思是讲____________。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_________,这几句话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来写。

  参考答案:

  一、

  替(tì) 镶(xiānɡ) 紫(zǐ) 仅(jǐn)

  二、

  chōnɡ(冲动) chónɡ(重新)

  chònɡ(冲着) zhònɡ(重量)

  hè(重荷) zhuǎn(转身)

  hé(荷花) zhuàn(转动)

  三、

  1.太阳向上升 拟人

  2.这是伟大的奇观 反问

  四、

  一片浅蓝 出现了一道红霞 慢慢扩大 越来越亮。

  太阳的小半边脸 努力上升 跳出海面

  五、

  1.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 努力上升 冲破 跳出 红得非常可爱

  2.时间 动态 颜色 光线

  3.拟人 动态

  4.作者会赶紧把这些景象拍摄下来。还会说:“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啊!”

  心里会非常愉快

  六、

  1.3个、2个

  2.淡、快

  3.(1)显现 跳

  (2)7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太阳出来后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3)太阳出来的过程,整个过程

  以上为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3

  《梅兰芳蓄须》

  一、判断下面词语的读音是否正确。

  纠缠jiū chán( )

  蓄须xù xū( )

  强迫qiáng pò( )

  拒绝jǜ jué( )

  宁可níng kě( )

  妄想wàng xiǎng( )

  二、按要求做一做。

  1.填关联词语。

  (1)( )签订演出合同,( )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2)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 )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 )愁没钱花?”

  (3)(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

  2.仿写词语。

  滚烫滚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写。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1.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主要写的是梅兰芳不肯为日本人唱戏,留了一把长胡子。

  写了梅兰芳的四件事:

  (1)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五、重点段落品析。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者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不去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加粗字注音。

  蓄( )须

  签( )订

  纠缠( )

  斩钉截( )铁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下面的材料是不是《梅兰芳蓄须》中的主要内容?是的画“√”,错的画“×”。

  A.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蓄起了胡须。( )

  B.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 )

  C.梅兰芳为了安全,逃到了香港,还是不演戏。( )

  D.梅兰芳忍痛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也不演戏。( )

  E.敌人的军医给梅兰芳治病。( )

  F.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情愿打针发高烧。( )

  4.“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的哪句话解释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梅兰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 × × × √

  二、1.(1)只要……就…… (2)只要……还…… (3)无论……都……

  2.雪白雪白碧蓝碧蓝嫩绿嫩绿轰轰烈烈老老实实辛辛苦苦

  3.(1)梅兰芳先生是艺术家。

  (2)梅兰芳蓄须明志。

  三、1.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

  2.梅兰芳态度很坚决、果断。他的行为表现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四、梅兰芳;(1)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播音。

  (2)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4)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坚贞不屈。

  五、

  1.xù qiān chán jié

  2.无论……都……

  3. √ √ × √ × √

  4.略

  5.最后一句话。

  6.中心句是: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六、示例:先生年未加冠,便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开创了京剧旦角的新纪元。您不但在长袖舞台,成就于梨园,更是德艺双馨,外柔内刚。温婉优雅的.外表里,蕴藏着您坚韧执著的内心。不肯与世沉浮、同流合污,不屑卑躬屈膝、攀高结贵,也不向邪恶黑暗势力低头让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您的蓄须明志,更表明了一个中国人的高风亮节和胆略气魄!您是民族的骄傲!

  以上为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4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é jiǎo  shuǐ chénɡ  shí zhōnɡ rǔ  shí sǔn  ɡōnɡ shì  shànɡ yuán

  ( )  ( )  ( )  ( )  ( )  (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时宽时窄(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宽时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说下列句子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广大会堂。(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的这样小的小船。( )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四、课文内容梳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何处飞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o)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的石刻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解释下列成语。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夺天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

  乐山城(  )(  )(  )(  )

  4.用“___”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___”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额角 水程 石钟乳 石笋 宫室 上源

  二、

  1.笨手笨脚 可亲可敬 尽心尽力

  2.承前启后 感天动地 声东击西

  三、

  1.拟人

  2.比喻

  3.设问

  4.排比

  四、

  叶圣陶 浙江金华双龙洞 4月14日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五、

  1.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B

  3.乌龙山 乌龙寺 凌云山 大佛脚下

  4.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

  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升华主题,总结全文。

  以上为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5

  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缩句)

  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写成反问句)

  难道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3、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改成比喻句)

  五六个小村庄像散落的珠子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4、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轻快好听。(用比喻手法换一种说法)

  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如同轻快的音乐一般。

  5、在同一时刻,海峡两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缩句)

  李博士走进手术室。

  6、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缩句)

  爱心架起了生命桥。

  7、周恩来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缩句)

  周恩来忘不了话。

  8、好奇心驱使着周恩来,一定要去亲自看个究竟。(改成反问句)

  好奇心驱使着周恩来,怎么能不去看个究竟呢?

  9、但是,在那个地方,谁又敢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

  但是,在那个地方,没人敢怎么样。

  10、我们必须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我们必须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以上为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6

  《芦花鞋》

  一、辨字组词。

  搓( ) 祈( ) 屑( )

  差( ) 折( ) 稍(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路人

  一( )芦花鞋

  一( )污迹

  一( )雪屑

  一( )叹息

  一( )刺骨的寒冷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 )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 )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 )再编织成鞋( )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个片段写了(   )。

  3.用“___”画出鞋的制作过程的句子。

  4.用“先……然后……再……”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搓(搓衣服) 祈(乞求) 屑(不屑)

  差(出差) 折(折合) 稍(稍微)

  二、

  一(行)路人

  一(双)芦花鞋

  一(丝)污迹

  一(蓬蓬)雪屑

  一(声)叹息

  一(股)刺骨的寒冷

  三、

  1. : , , 。

  2.芦花鞋的制作工序。

  3.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4.我先用针穿了线,然后找出碎布,最后把碎布缝在一起形成布口袋。

  以上为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全文内容,如《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二年级语文训练题100道》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